第六章 简陋的国家机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收藏!感谢推荐!今日感动老友榜:《一票支持!》!!!
“打官司上衙门不就解决了吗?怎么会既费力又烧钱?公门的衙役要很多小费?”玉帝一脸的疑惑
“是这样,下面打官司已经不由市长或者县长做主,也不在县衙门断案了。”岐伯还是那么认真,难怪他能一直跟玉帝到天庭。
“为什么不在市长或者县长的衙门断案?”玉帝又多了一个新鲜的“不解”。
“在市长或者县长的衙门断案收不了手续费,况且市长或者县长的衙门随时都准备搬迁。”岐伯的回答真让神摸不着头脑。
“不是打败了资产阶级了吗?怎么还被赶来赶去的不成体统?”玉帝说的却是那么个理,在古代一般是垮台或者被攻陷了衙门才搬迁。而且衙门的所在地一般都是看过风水的,怎么可能轻易地挪动?
“哦,不是打仗,谁敢打?已经不可能在再有什么反清复明之类的余孽了。就连皇帝也永远成为了历史。时代变了,现在那些玩政治的腕们图的已经不再是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了。”岐伯一副意味深长的样子,他又想说什么?
“哦?现在的那些个政治家们都图上了什么玩意了啊?”玉帝更觉得新鲜了。
“他们图的是如何把土地卖出个大价钱来?他们还管这个叫‘发展经济’。”说到“经济”时,岐伯终于笑了。
“奶奶的,过去咱们辛辛苦苦地琢磨着把地盘搞得大大的,现在倒好了,他们全反过来了,在拿我们的地皮大大的去发财了啊。”大嗓门听后哭笑不得。
“正是如此,现在的县太爷把地卖了,得的钱又另盖了一个新衙门,几十层,有电梯的。”岐伯接着越讲越离奇了。
“花费都比上皇宫了?”大嗓门眼睛睁得大大的。
“差不多吧。而后来的新县太爷上任后,又想着怎样再把楼给卖了。”岐伯的回答让大伙的见识更上一层楼。
“一定得卖吗?”大嗓门不理解,可能那个时候的官府还没有“经济”这个词吧。
“不卖楼卖地这GDP上不去啊?”岐伯的说法又再次出乎大伙的意料,简直是石破天惊了。
“这‘鸡的屁’可以升官?”是猪部长插话,原来他也在想着升官,可他还没说完,大臣们都笑了:“哈哈!”
但猪部长不理会大伙的笑声,继续认真的问道:“鸡的屁都抄到什么价钱了?猪的屁值钱不?”
开始大伙为什么笑?岐伯没有反应过来,现在总算是明白了,原来是包含了这么龌龊的想法,于是赶紧纠正道:“‘GDP’是洋文‘国民经济总量’的意思,不是‘鸡放的屁’!”
“猪部长,别怪我没有事先声明,这里禁止出售大嗓门宣读法令及时阻止了可能的ZDP泄露事件发生。
“老猪,玉帝不喜欢ZDP,你去别的地方抄作吧!”是一个还不知名字的大人在起哄,听声音有点象上海某个栏目的主持人。
“哈哈!”大伙又都大笑起来,搞得猪部长很难堪,不得不把手放在以示安全。
等大伙平静后,玉帝才接着问道:“他们现在的建设都不看八卦了吗?”
“现在整个世界都不相信我们这些‘封建迷信分子’搞出来的风水。”岐伯说得很无奈。
“不信八卦?那地球人类是如何搞国家系统机器的?”玉帝见八卦没有了粉丝后很失望,同时也很着急。
“他们好像认为能管完所有的地区就是国家机器了,国家建设都是各搞个的,好像没有系统的规划。”岐伯说的是现实,但这与八卦有何关系?
“衙门都把‘中心’转让了还怎么搞统一了啊?”玉帝长长叹了口气。
“他们把新搬的衙门地址又炒作成为未来的国际经济文化中心。”岐伯的回答也越来越阿拉伯了。
玉帝先是一惊,接着才哈哈大笑起来:“太有才了!哈哈!”他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但总算都还是异彩纷呈,波澜壮阔。
“那些个县太爷都搞建设去了,还管得了民情吗?”大嗓门来问了,所不同的是语气很谦虚,是啊?不谦虚行嘛?他曾经引以为豪的治国方略都让诸如“GDP”这样的新玩意给取代了。
“他们不是另外设立了一个专门断案的衙门——法院吗?”岐伯又有新章节更新了。(读者们,记得要投推荐票哦!)
“这样有什么优越性吗?”玉帝本来就对体制感兴趣,分内事嘛。
“一来可以防止市长或者县长一手遮天;-----”岐伯还没有说完----------
“那谁去管法官一手遮天?”玉帝马上就打断岐伯的说话。
“哎!这容易,再搞个管法局不就成为了吗?哈哈!”是大嗓门在插话,没错,这严格的层层监管制度本来就是他的拿手好戏嘛。
“这就是法制国家矛盾的地方,不仅是老家如此,全世界的国家基本都如此,如美国现在连对小孩大声喝话都有公务员来管。”岐伯的回答是事实。

“如此层层发展下去,那现在岂不是有许多的官了?”玉帝有点坐不住了,因为官多意味着税赋的增加。
“据网络说,北京街头随便扔块石子都能砸中个部长。”岐伯回答的句子在网络很流行。
“哎哟!得需要多少税银哟?”玉帝说着又转对另一个大臣说道:“世民,你当初有这么多官吗?”(李世民要登场了。)
“我贞观之治的时候也不过三千民众一个官吧?”李世民出来如实禀报。
“刘邦今天没上朝?”玉帝想起了刘邦。
“他出巡去了,玉帝。”一个陌生的官员出来回答。
“哦,那司马迁你来说说各朝的官民比例如何?”玉帝问刚才说话的大臣,显然这神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迁!
“好的,”司马迁开始介绍了:“据史记,西汉是1比7945,东汉是1比7464,明朝是1比2299,清朝是马迁果然是思万千。
“那你认为官员与民的比例多少为合适?”玉帝考问起司马迁来。
“具体为多少才合适?这个问题涉及到阴阳和八卦数,可能岐伯宰相比较清楚。”司马迁很老实,马嘛,不知道就不知道。
“岐伯你说说?”玉帝要求岐伯回答。
“从古到今,官员的数目在增加,主要的原因是人民的产业由原来单一的农业逐渐向手工业、服务员、信息业等多元化发展,行业增加就意味着管理的复杂化,必然要适当增加管理的部门和与之对应的官员,也就是说太极社会官员最少,六十四卦社会官员最多。”岐伯回答得很有专业水平,但不知道清华的教授同意吗?
“那现在的中土是多少啊?”玉帝是真的在乎这些数字。
“据网络说是伯的回答又与网络联系上了。
“1比40?都快管到生孩子了。”玉帝惊呼。
“现在就管到生孩子了。”岐伯没有夸大。
“真管到了?”玉帝不是不信,而是无法信。
“是的,现在规定每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岐伯接着补充说明。
“岐伯你不是说现在的中土政府才六十年历史吗?怎么他们的政体已经发展到了几乎六十四卦的阶段?”玉帝真有点怀疑是岐伯在忽悠他,因为自从二人转火后,大伙的说话方式好像都很有玄机。
“还没有到六十四卦这么有条理的高级系统构造,不是才能生一个吗?”岐伯很耐心地介绍道:“比如,他们领导号召搞高科技开发区,结果下面有的官员不顾实际情况,统统都一窝风大搞高科技开发区,结果有许多的开发区后来只能用来研究牛。”
“哦,是了,确实是才发展到太极阶段.。”玉帝同意了岐伯关于太极的定论。
“是的,太极阶段的特征就是地方官员没有主见,做什么都是跟风。”岐伯原来是这么个理论,他接着还补充道:“不过,刚成立的国家都是如此,首先得确立中央集权嘛。”
“是的,如果在中央集权没有稳定的情况下就放手给诸侯是会乱的。”是李世民出来补充。
“但是,如果都不用我们这些老古董的八卦,那城市建设岂不是乱七八糟的?”玉帝还是不满他的八卦被冷落。
“是这样,现在全世界的建设都是自由发挥,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尤其是咱们的老家,他们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从南到北都一个模样,来到上海人家还以为是座错车到深圳了。”岐伯这说的很幽默嘛,但他还是一脸的认真样。
“确实是乱七八糟的,还有得他们不断地摸索啊。”玉帝觉得可惜,但这能比吗?一个是先知,而咱们是婴儿。
“是的,才建国多久不是?肯定是有不完善地方的。”岐伯的回答很宽容。
“那些县太爷不成了‘包工头’?看来现在的县太爷,他们的油水门路很广耶,是的多发区。”是个嗓音象中土某个主持人的的官员插话了,而且回答得很搞逗。
“哦,是和申,和预防司司长,你有什么要预防的?”玉帝本来就希望个个官员都踊跃发言献策。(他是和申?又多一个人物登场了。)
“哦,正在考虑当中。”和申回答得很滑。
“你怎么这么清楚?”又是一个没有发言过的官员,嗓门有点张国立的味道。
“乾隆爱卿,你有本要奏?”玉帝见一下子有这么多大臣出来发言很高兴。(他是乾隆?又再多一个人物登场了。)
“哦,暂时没有,我是被和大人的专业水平触动了第六感觉。”乾隆可能有点怀疑和大人过去的忠诚问题。
强推榜:《天城守罗门》、《夭野双星》、《传奇之丰利刀剑》、《肥妹艳遇》、《甲子风云》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