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古时,有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说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至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不理会她。
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然置若罔闻。
妇人终于缄默了,高僧这才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道:“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又怎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个时辰,高僧走过来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道。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那是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时,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再次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然领悟,叩谢而去。
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愚行,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骄傲地昂起头,“嘿嘿!简单吧!这就是哲学的反思性。”她得意地扫视瞠目结舌的众人一眼,“至于,哲学的评判性,也不难,就是……”

翌日,校内开始广传在梅座A班美少年讲学事件。
“听说,他好像是我们的学弟,在菊区似的?”
“菊区?那个全校最恐怖的地方?”
“有什么好奇怪的,古书中不是写了,环境造就人才嘛!环境越恐怖,人才也就越拔尖啦!”
“也许吧!我听说他用了一个很棒的事例来分析哲学的反思性哦!
“不止啦!他所讲的关于哲学的评判性也很好,好像是关于日本什么什么的?”
“咳咳。”有人清清嗓子,朗声念道:“是说——”
日本富士山下,曾住过一个猎户。在那富士山上终年积满厚重的皑皑白雪。冬至那天,猎户在半夜时分再次被冻醒,他扛起猎枪,准备打匹野狼,做件温暖的狼皮大衣,他缩紧单薄的身子,走在寒冷的雪地中,行了好一阵,忽然,他发现眼前有一匹落单的母狼,它似乎怀孕了,又与它的狼群走散,在这冰天雪地中,它已没有丝毫的力气与猎户抵抗。
猎户举起手中的枪,瞄准……
母娘一动也不动,张大的眼绝望而又哀伤地盯着他。
在猎户将要开枪的刹那,它开口了:“求您!亲爱的猎人!求您不要伤害我好吗?我的孩子们即将出世,求您了!”它不断哀求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