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他 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生活开始了,很快,七狗与队员们发现,这里与国内的军区没什么两样,同样的训练科目,同样的管理内容,只是在训练中多了几个苏联大胡子的骑兵军官在作监督。唯一不同的是,不许外出,但也很快就没了异议,在这无人的蛤蚂塘,外出去干吗?
每个人的军装上,都被绣上了红军的军徵,好在都有五角星,很快也就被大家习以为常了,但是国内的老问题,重新又出现了。
队列是全营倒数第一没跑了,瘸的瘸胖的胖大家也认了,可苛刻的苏联考官老用队列来衡量一个班组战斗力的办法,让七狗受不。不管是小柳子的射击成绩全营无双,还是三皮格斗“天下第一”(三皮自己认为),或是大头投弹惊人的五十米三中(距离五十米,三次投弹全部命中投入目标区域),都不能让那个大胡子瘦军官的头向着七狗小队点一下他那僵直的头颅。
让马洛夫同志改变观点的机会终于到了,十月初,南野营的抗联战士与红军88骑兵师的混成旅进行了一次战术对抗演习,双方在远离驻地百公里之外的苏联广袤的原野上,搭起帐篷,进行许多课目的训练对抗:战斗行军队形的编成、行军警戒的派出,搜索、伏击、遭遇战斗等。还包括了宿营后要组织宿营警戒、侦察、偷袭、实弹射击。炊事班学习野炊,这次可是让七狗小队出足了风头。
何冲(小柳子)在射击对抗中用他不太熟悉的马步枪(比三八式短,弹管长,近距离威胁大而远射不太准)战胜了混成旅射击教官,让苏联红军的长官们十分惊诧,更出色的是,刘铁石表现出的一系列的战斗指挥官的特色,让每一个中国队员喜出望外。
张大炮用苏式迫击炮,一个人压过了苏军的一个连的打击精度,首发命中率达到了惊人的75%,大头也投出了73米的抗联最佳投弹距离,让苏军也没几个能赶得上。最精彩的数三皮了,他在行军警戒搜索中,伏击了要偷袭抗联的一个苏军小队,抓到了一个俘虏,当时天黑没在意,大头扛回营地一看,竟是江边那个缴他们枪的少尉!
最后的两军联欢会上,苏联远东军区索尔根少将通过翻译,表达了对中国抗联队伍的敬意,他向抗联南野营的战士们送上了一批礼物,其中让小柳子喜出往外的是,有一支正是他那久违了的狙击步枪,枪被重新校过,并且还配上了三百多发(一铁箱)的子弹!
苏联红军少尉军官,拉着三皮畅饮,三皮不想示弱,可是自己的脑袋不争气,一碗酒下去,马上昏昏沉沉了,他与小柳子一道,醉了三天。
回营的路上,马洛夫少校,头一次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并郑重地向他们敬了一个军礼!
入冬,在滑雪训练中,南北野营的两队抗联队伍终于碰面了,两队人马的欢呼声,震翻了整个远东的林海,
训练取得成绩是显著的,滑雪非常适用于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进行冬季游击战争。
1942年年底,周保中和张寿篯向野营的抗联干部们宣布:为了加强军事训练工作,提高战斗力,随时准备给敢于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关东军以有力的回击,根据共产国际的决定,抗联的队伍要全部按照苏军的编制和制度进行改编,经共产国际同意,抗联南北野营的将士们改编成为了抗联国际教导旅。
旅长:周保中;政治委员:张寿篯(李兆麟将军);副旅长:什林斯基少校;参谋长:马尔钦科少校(即原来的北野营主任杨林大尉);后勤部长为金牙少校;第1营营长金日成、政委安吉;第2营营长王效明、政委金策;第3营营长王明贵、政委朴吉松;第4营营长柴世荣、政委季青。

苏联人办事喜欢讲个“正规”二字,他们既然把野营里的抗联队伍编成了国际旅,也就很自然地要给他们授予军衔了。于是,抗联的干部们的肩上便有了被东北人称为“大军杠”的军衔标志。当然,他们戴的是苏军军衔。虽然周保中、张寿篯等人想当初都是当过军长、总指挥的人,特别是周保中,多年前就被正儿八经地授过少将军衔,但苏联人可不管你这些,他们看的是你现在手上掌握着多少部队。既然野营里就那么多人,所以身为旅长的周保中和旅政委张寿篯就只能得到个少校军衔(一年后周保中晋升为中校),金日成等各营营长和政委被授予大尉军衔,各连连长等被授中尉军衔。
刘铁石排长被授了个准尉,就一条红线,这让三皮十分解气,他连个班长都没当上,心里不平衡。
七狗还是班长。
转眼1943年就到来了,七狗小队得到了一个回国的机会,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苏联将军即将到来的对苏战役,苏联通过各种渠道,在力图打探日本军队在边境线上的布防情况。在刘铁石参加的一次情报通报会上,大会发布了一份由苏联情报部门整理而成的对岸日军机要人员机构图,刘铁石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日本松、鹤、北警备司令:汤显和—菜馅包子。
七狗小队由溜子向周保中将军进行了汇报,听完这个特殊的“渊缘”,周保中将军陷入了沉思。
确实,已经近一年没有国内的消息了,有必要派遣一批精干的队员潜回国内,一是收集情报,二是寻找失散的抗联战士,这二项工作在面临着将来的大战时,显得十分迫切。
抗联南营指挥官紧急开会协商了这一个新情况(其中教导旅军官中有一半是苏军),会后做了决定,派遣六个战术小组分散潜回东北,相机收集日本边境防卫情报,同时寻找国内的失散的抗联队员。六个小组做好准备,五个小组当夜马上换枪出发,七狗小队明天夜里行动。
能回到自己祖国的兴奋感染着每一个人,每一个被点到名的潜入小队队员像过节一样兴奋,必竟,有些人已经三四年没有踏上过祖国的土地了。
三皮有些不满,为啥让我们晚走一天,人多才好突击过江,人少万一遇上鬼子,一开火,自保都成问题,还谈何潜入。
第二天,全队人包括刘铁石被拉上车,送到了一个简易机场(那时很多战斗机可以在平地起降,所以野地简易机场很好建),马洛夫告诉他们,要在一天内学会跳伞!
“啥,从那么高的飞机上往下跳!疯了吧,我不干!”三皮胆战心惊地说。
大头也是不愿意,由于七狗小队来野营较晚,没赶上去年的跳伞训练,现在让他们一天内补上近一个月的训练内容,确实有点困难。更何况,小队队员,都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飞机,别说坐过了。
李兆麟将军赶到了机场,他的到来让小队每一个人都感到了一阵鼓舞,更受到一翻大战前特有的压力。李兆麟将军真是个作政治工作的绝代高手(如果不是牺牲,那么建国后中央领导集团中,会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不是高岗),根本不与小队队员们多谈,他到来的本身就说明了国际教导旅与苏军对这件事的重视。
“我可是压上了我最精锐的尖子小队啊,活着回来!”他向每一个人凝视着。
队员的心热乎乎地,好像被点燃了一团火,三皮第一个窜上了训练高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