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情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狗醒来的时候,眼前出现的一张面孔,正是容光焕发的李兆麟将军,他带着刚刚被授的中校红肩牌,注视着七狗。
马洛夫卡中校来了,他的大胡子不住地抖动,称赞着每一个小队的队员,轮到七狗时,他一把抱住了七狗的肩头,亲吻了他的颊,让七狗不禁羞得老脸通红,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这个礼节。
李兆麟将军与马洛夫中校带领小队队员一起参加了一个情报分析会,与会的还有另几个从江南返回的情报小队,他们有的带回了抗联的战士,有的画出了日军沿江的局部防御图,但七狗小队无疑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他们居然楞是扛回了日本鬼子的一个保险柜,并且采用了一个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渡过了黑龙江,这让苏联远东地区最高长官华西列夫大将都感到了震惊与不可思议。签于此次的情报十分重要,他特意赶到了伯力城,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华西列夫大将身材又高又壮,几乎能把大头都装下,但是他的长相十分清秀斯文,在他的主持下,会议开始了。
苏联远东军区情报部派出了一个主任参谋,首先介绍了目前整理完毕的一些日本军事情报。
日本军在黑龙江延境驻扎有近四十五万军队,加上几个屯兵所的移民、伪军、伪警察共约七十五万。
日本军在几个沿江的主要据点,修筑的几个号称永久式防御体系的“山洞”已经完成,其主要分布在虎口、逊克、漠河、呼玛等地,每个工事内的粮食与武器,竟然可供鬼子一年的需用!
其间的火力配备与指挥官名册,参谋主任只提了个大概。最后一条消息让七狗瞪红了眼睛。
原来,在杨靖宇司令英勇就义的过程中,竟是由于有叛徒始终在向鬼子通报情况,最后才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叛徒名字叫作丁守龙,是警卫旅第1团参谋。最后报告了杨靖宇司令位置的,名字叫张秀凤。因为在鬼子情报中,找到了他们两个的情况通报:
一、丁守龙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警卫旅第一团参谋,当年33岁。
二、杨靖宇匪团最近行动(以下为丁守龙提供的情报内容)
“11月末由通、吉省境地区开始南下部队集结及分散情况:
在蒙江壅圈之李参谋与在金川县回头沟之曹亚范及临江西南岔之林参谋合流;12月24日于1162高地交战后,在蒙江县头道老爷岭南方,李参谋与曹亚范分离,在头道花园与林参谋离别。在蒙江县双山子附近与韩仁和合流;1月11日与韩仁和、黄海峰匪团分离。
三、杨匪南下之主因为集合11月23日在蒙江县下小西头与满军交战后分散各地之部下;与分散之部下联络及侦察各部队匪之粮秣收集情况。计划一举夺其渡冬衣帽袜食粮;目标在林子头、白水泉子、八道江铁道工程现场。
四、青江岗北之杨匪行动
1月6日暗夜,侵入青岗北方西岗地区,受日军小滨队及通化省警察队程崔大队击破,参谋韩仁和及政委黄海峰等60名争离北上,自己巧隐足变迹潜行于西岗阵地,杨靖宇拟长期隐于此,似有事必须与第1路军军需处长全光匪相会,未得相会,虽知于小地域内,长期潜伏,易受危险,却大胆冒之。
五、匪团行动推测
(一)令韩仁和一队北上,掩护杨匪主力北上;使讨伐部队集中全力于韩匪,乘此与全光相会。
(二)令韩仁和北上,误认为杨匪主力,于讨伐部队北上途中或粮秣输送途中邀击之。
(三)令韩仁和在北方蒙江准备粮秣,同时寻找全光。
六、与杨匪主力行动之干部
除徐哲(医官)外,无高级干部;仅有如下之中级干部,其幕僚阵容诚为贫弱,此特须注意者。徐中队长、张指导员、朴指导员、机枪连长。
七、杨匪今后盘踞或逃避地点如下:
(一)抚松蒙江县境干饭盒(此次须与全光安联络之地点)
(二)蒙江县那尔轰东方江岸
(三)蒙辉桦三县境草帽顶子
(四)磐石桦甸县境石板河子
八、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编成表(略)”
担任其警卫队机关枪队长的张秀凤,该日竟至携现金9960元、手枪4支及机密文件多件投降了讨伐队。张自15岁起为杨抚育**,是一个得力的部下,集杨之信任于一身,对杨打击,犹为重大。”
七狗的眼睛一下子又被泪水充满,再也听不清那个参谋主任在讲什么,1939年的那一幕幕又在眼前闪显:不知怎么的,杨靖宇司令到那里,鬼子的大部队马上就会到,而且跟得特紧,甩都甩不掉。大小二十余战,让杨司令身边的战士从一千余人最后只剩下了二百多个。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难怪杨司令只要一与部队分开(部队南下),就没人再管南下的小队了,还是紧追杨司令不放。”七狗在想。
在张秀凤投敌的那个晚上,杨司令一夜未眠,对七狗说的那一翻话,又响起在了七狗耳边:“我估计这次鬼子的扫荡,是对准我来的,我们内部……”杨司令没有向下说,“但不管到哪,我们抗联的精神不能丢,要坚持下去,总有小鬼子灭亡的那一天!”正是这股**,一直让七狗坚持到今天!
会后,华西列夫大将与李将军又一道看望了小队队员,望着七狗充血的眼睛,李将军知道七狗在想什么,他常情地说:“我们的仇是永远与鬼子算不完的,知道了谁是狗,让我们一把清算更好!”
华丁列夫大将不明所以,耐心听翻译把七狗的经历讲给了他听,将军也是十分动容,感动的他说:“对日本鬼子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我们英勇的苏联红军已经在各个战线上开始了全线反攻,统帅部马上就能研究对日作战的问题,等着吧,到时候你可以与苏联红军战士一起,打回到杨司令的军区去,找到那几个该死的叛徒,不许他投降,绞死他!记住,我们苏联人就是这么对待那些个叛徒的!”
最后,华西列夫大将对小队成员进行了表彰,七狗与刘铁石一道,被授予了中尉军衔;小柳子三皮大头大炮也都成了88混成旋的一级士官。大将亲自给小队成员带上了肩章,这让周围的苏联军官们都妒忌的发了狂,并且,小队的装备也全部换成了苏制的精良武器,竟与苏军的旅级侦察营统一标准!

七狗对这些并不十分热衷,他心里只有一件事,打回濠江去,找到那几个叛徒,用大将的方法,不许他们投降,吊死他们!把他们的头,象栓柱一样挂起来,也挂在濠江的城门上!
1945年5月5日,苏军攻入柏林,德国法西斯投降。其后不久,那些从伯力来的北野营的人便开始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向大家说起他们在伯力城里看到的事情了:“苏联红军正在大量地向这边开过来,用火车运到伯力来的飞机、大炮,还有坦克可是老鼻子啦!”
大家一听,顿时都来了精神:“苏联红军把这些家伙式都整到这边来了,那不就是说,苏联马上就要到东北去打日本子了吗?”
“那可不是咋的!你不记得今年4月份他们那个莫洛托夫跟日本驻莫斯科的大使说,他们两国那个中立条约到期就不再延长了吗?”
“唉呀!那个条约好像还有一年有效期呢,要真是这样,那还得等到一年以后他们才出兵去打日本呀!”
一听这话,大家又着起急来了,心里都在算计着:什么时候才能回东北打日本呢?大家都盼着马上就能接到回国的命令。
然而,他们却迟迟没有接到这样的命令。
回国的命令没来,可情况却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6月份,部队的伙食标准提高了,原来需要交钱吃饭的军官们现在也不要交钱了——伙食费全免了!于是溜子与七狗就能省下一部分津贴(由苏联提供并统一发放,三皮他们没有),让小队能不时改善一下伙食了。
搞不清楚苏军供给制度的三皮悄悄去问马洛夫:“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马洛夫中校告诉他们说:“这就是战争二线部队的供应标准”。
“那不就是说要打仗了吗?!太好了!”三皮一下子又高兴起来了。可是到了7月份的时候,小队队员们又有点着急了——从伯力回来的人说,现在已经很难在那里看到前两个月当中那种繁忙的军事运输场面了,原来满大街的军官也不知道都哪去了!
战士们哪里知道,这正是大战到来前那段特有的寂静!此时,他们的领导人周保中等正在一起制定配合苏军反攻东北的作战计划:他们挑选了100多人组成了一支空降部队,携带电台,执行侦察任务,二是确定在苏军指挥机关任向导,待苏军进攻时随同苏军执行任务;三是抗联主力部队随苏军一道进攻东北,消灭敌人、保护交通、发动群众、扩大军队、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政权。上述计划在征得苏军的同意后,他们便加紧了各项准备工作。大家枕戈待旦,心早就飞回东北去了。
8月8日下午,从苏联军军官那里传来了小道消息:“苏联和日本的军队在乌苏里江边上打起来了!”
“啊?!是真的吗?”听到的人有点吃惊地问道。尽管谁也不知道这事是否是真的,但谁都忍不住要把这个小道消息悄悄地向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人透露一下。没过多一会,这个小道消息便在野营里转了好几圈,那几个最初向外发布消息的人又被别人极神秘地拉到一边,说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对谁也别说……
8月9日一大早起来,从收音机里传来的“大道消息”终于证实了前一天在野营里广为流传的小道消息:8月8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召见日本驻苏大使佐滕,当面向他宣读了苏联政府对日宣战的宣言。告诉他说:“苏联政府宣布:从明天即8月9日起,苏联政府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目前,苏军已经进入中国东北,正在向腹地顺利推进!
“小日本快完蛋啦!”
“我们就要打回老家喽!”
野营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早饭后,周保中在北野营国际旅全体军人大会上做了报告。在讲了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抗联的现状,表达了对向斯大林、苏联政府、苏联红军的感激之情后,他告诉大家,从现在起,每个人都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要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解放东北、光复家乡,完成抗日战争的历史使命!
在谈到反攻后的任务时,周保中专门讲了要迅速恢复与**中央的联系,要与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东北会师;抗联要贯彻党的七大路线,放手发动群众,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准备与国民党反动派做长期的斗争。最后,他再一次告诉大家,一定要做好随时投入战斗的准备。具体的行动方案则由旅里另行通知。
周保中讲完话后,大家便开始对具体行动方案翘首盼望。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这个具体方案就是不下来。一直等到8月下旬了,上级的命令倒是来了,可那不是让他们立即回东北参战的命令,而是通知他们,原定的作战任务有了改变,苏军最高司令部命令独立步兵第88旅原地待命,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这一下又把他们搞糊涂了,大家纷纷向自己的上级发问:这到底是咋回事呀?
原来,这道令人感到突然的命令的到来和任务的改变,是由于当时苏军在东北战场上的迅猛推进引起的。当初苏联红军在确定反攻计划时之所以决定让抗联教导旅与苏军一同行动,主要是估计到日本可能会在中国东北做殊死抵抗,对日作战将会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残酷斗争阶段才能结束。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几乎就在苏军刚一进入东北,日本人就告饶了。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了“乞降照会”,5天后,日本天皇正式发布投降昭书,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条款,向盟军投降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