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公司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月份,公司做的具体宣传方案已经出来了,各种宣传物品资料也到了位。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马越又回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去了。
这次的销售策略是主抓投资客户,这栋8层的酒店是由投资商也就是鸿运房产公司委托人来经营的,内设共有400多套房间,包括单人间,标间,套房。针对JZ周边拥有特有的众多旅游景点,餐饮住宿业异常火暴的特点,这次推出的方案是出售这些房间的分红权。即如果你购得一套房间,那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你将拥有该套房间除开支,修缮等各种费用外,这三十年的75%赢利。
换句话说,也就是酒店将每年的75%利润作为红利反还给购房客户。这是马越在JZ做了调查后提出来的办法。他在调查中发现,JZ市内所有的宾馆旅店在一年里最少有280天以上属于爆满状态。甚至有的旅店在旺季里拿张木版在楼道角落一挡,再拿张木板往地上一支,就变出了一个单间。而且这样的都要收费100元一天!
马越当时算了一笔帐,如果把8层的写字楼改为宾馆的话,就算是一个标间,一年的收入就能达到3万,这都是抛了各种费用的,至于单间套房就更不用说了。30年下来就是90万,75%也有60多万,一套标间定价12万应该很好卖,而面积只有不到20平米。这样一算单价将超出6000,就算除了装修一平米也有5000。
从三层到八层的400多个房间就可以销售近6000万!不要忘了,一,二层作为酒店,同样也会有回报的。
这次公司出的推广方案的确比马越的详细,连一些马越没注意到的细节都一一阐述到了,而且把建议定价做到了,标间15万,单间18万,套房28万。马越对别的都觉得满意,惟独对定价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JZ对接近6000的价位已经有点难以接受,如果按公司的定价,就会超出7000。这么一来,销售的难度将非常的大。于是他看完推广方案后,就向公司反映。
在那天的公司会议上,刘成有点纳闷。以前的张红总是揪着马越的小辨子不放,凡是马越的事,他都是没事说成有事,小事说成大事,可这次张红却大张旗鼓地表扬马越的敬业,说这才是真心为公司去考虑。
刘成自然赞同马越这种相对公司更有利的建议,黄兴表示无所谓,只有李明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无奈势单力薄,最终通过的是马越的低开高走的办法。李明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就到策划部狠狠地批评了部门经理一番。
刘成开完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没有去琢磨张红对马越是如何转变的,就马上给马越打电话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
马越听了心劲更足了。所以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他始终带着同事们奔走在宣传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二期销售任务虽然没有开盘时那么火暴,但到了6月底居然也售出去200多套。
相比马越在JZ这边,公司的其他项目就不是这样顺利了。
侯马的王丽现在非常苦恼。这里的项目经理是总公司从BZ招聘的,叫李军。李军在工作上非常的认真,王丽在都宝的时候就轻松惯了,来到这里自然很不适应。再加上侯马的方言很难懂,王丽连个说话的都没有。本来还有王芳做伴,可这个月因为临汾还有个项目要开盘,王芳让公司给调过去了。

与人交流有困难不说,售楼处的任务这两个月也老完不成。究其原因是因为李军,李军原来是在一家大营销公司做销售主管。他是奔着项目经理职位来刘成这家公司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嘛。可他在大公司做惯了,就想当然地以为项目经理只需要按公司的推广方案去推广,销售由售楼处主管带领售楼人员去做,一切就OK了。
他也不想想,小公司和大公司的策划队伍能去相比吗?更何况原来的公司拥有的一支专业销售队伍,而这里都是刚招聘的。所以他自以为是地在公司开盘前就向张红下了军令状,拍胸脯保证一个月销售40%,三个月达到80%以上。张红自然不会怀疑他的能力,毕竟是大公司的销售主力嘛。
当时在李军看来,这还是说少了,但考虑刚来这家公司要低调不是?所以他信心十足地就对售楼处下达了销售任务。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到了5月底才售出去70多套房子,仅占项目的20%。其实在侯马这地,这已经算不错的成绩了,毕竟这70多套都是100平以上的住宅,一套都有30多万呢。公司也并没有说什么不是,但李军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又加上听说JZ的马越一个月就销售到70%,心里更不舒服了。
他没有把原因归纳在自己身上,而是严厉地批评王丽没做好销售工作。并把没完成的任务加到了6月份的任务里。结果可想而知,到了6月底才完成了项目35%。这下李军可急坏了,加班加点地开始给业务员们进行培训考核。王丽做为主管当然责无旁贷,这下王丽就累惨了。她回想着都宝的快乐,心中的苦恼就不必提了。
再看临汾那边的王芳。
现在张红大权在握,就把被自己送到北京接受销售经理培训刚结业的方芳招回了公司,来负责临汾这个项目。
刘成自是不同意,但张红说他不要用老眼光看人,方芳现在已经今非昔比了。并说自己不是唯亲是用,而是认真考虑过她能担得起,才聘用的云云。刘成想到他对马越的转变,也看到了自张红上台后公司业绩的提升,就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不过刘成提出对方芳进行三个月的考核期,通过则用,通不过的话从那来还到那去。张红只是笑他太谨慎,也没有反对,这样方芳就做了临汾项目的试用经理。
方芳确实变了,操作起项目来游刃有余。不过她以前的屈辱可没忘记,所以对手下的人变得不再随和。王芳是从都宝出来的,又没有王丽小惠她们那样和方芳的交情,方芳对她的态度可想而知。
方芳也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还在试用期,倒也没有对王芳太过份。但是王芳不是业务员,她作为主管,就少不了和方芳汇报工作,接受方芳的批评对她来说就成了家常便饭。
于是王丽和王芳经常通电话来述说彼此的委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