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压抑的释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压抑的释放
楚历二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夜。楚国皇帝楚棣驾临九江府,整个江南西路的官场为之大震。
两江总督姚辰启和江南西路巡抚杜名礼得到消息,连夜便带领几十位官员赶往九江城。楚棣已经有些年没有巡视地方了,可他选在九江大堤屡出状况的时候出现九江府,意味着什么?
姚辰启和杜名礼等人一路忧心忡忡地赶到九江府,这天还没亮……
翌日,皇帝的行宫。
其实九江府内一直未曾兴建过皇帝的行宫,那是因为九江府离梁国太近了,又是战事多发之地。可皇帝居然来了……
楚棣下榻的行宫,其实是九江城内一位富商闻讯后把自家那座在九江城算得上最为奢华的宅子给空了出来,愿意献为皇帝的临时行宫。而楚棣不知为何没有选择容王府,竟然点头同意了。
九五之尊的皇帝居然能把一个商人家的宅子作为自己临时的行宫,这商人老家的祖坟上不知道连着冒了多少道青烟。
此时楚棣这临时行宫的前堂大厅内,黑压压地跪着江南西路的一众官员,为首的正是两江总督姚辰启和江南西路巡抚杜名礼。
而容王楚楠却是一脸恬淡地坐在众人的右边,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冷笑连连地望着一脸惶恐之sè的姚辰启和杜名礼二人。
而上首的那张属于楚棣的大位上,却空空如也,不知道楚棣此时是因为昨夜太过疲劳贪睡在chuáng上,还是故意要把这些官员晾在这里。
众人惶惶不可终日地跪着,不敢轻易地开口,皇帝虽然没到,可他的亲弟容王楚楠却面sè不善地注视着他们。
正当众人跪得双膝疼痛难忍,汗流浃背之时,只听堂内后面的屏风内一声公鸭嗓的尖叫:“陛下驾到……!”
众人忙抖擞精神,跪直了身子,在姚辰启和杜名礼的带领下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只见楚棣面含笑意地从屏风内转了出来,来到众人面前,微微打量了一眼,一脸意味地笑道:“都到齐了?姚辰启到了,杜名礼也到了,这九江大提的一场大水没把你们吓跑,却都上赶着到这九江府来了,好啊……好,诸位卿家为国为民之心,着实难得啊……!”楚棣说着往那大位上沉身一坐,斜眼瞥了躬身立于一旁的楚楠一眼,朝他摆了摆手。
楚楠心中微微一松,却也不敢放肆,tún间贴着圈椅的边缘一靠,便算是坐了下来。
楚棣依旧淡淡地笑望着众人,可谁都知道他心中压抑着多大的怒火,即便是之前他们不知道楚棣为何而来,可此时此刻若是再不知道,那便被禁卫拉出去把脑袋砍了,也是应该的。
“臣惶恐,臣有罪……,请陛下责罚!”那姚辰启如何听不出楚棣言语中的意味,忙倒头请罪道。
“哦……?”楚棣浓眉一挑,探出身子,戏谑般地望着姚辰启道,“姚卿你所犯何罪?说给朕听听……!”
那姚辰启四十来岁的模样,一脸的黝黑,那双原本颇为狡黠的眼睛此时充满了惶惧之sè。他原是户部左shì郎,后经丞相傅齐轩鼎立举荐下,才调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这两路总督。虽然是正二品平阶调动,可一个在朝中,一个在地方,这其中的差异却有天地之别。
朝中且不说皇帝和那些正一品文武大员了,便是那品阶只有三品的九寺九卿,他也不敢轻易招惹,那些个老头子都是人精,又是前朝的老臣,便是皇帝有时也要谦让他们。况且如今这京城中还有一位身居四品便敢去招惹一品都统的许言,真是龙潭虎xùe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而在地方上,这总督便是天一般的存在了,虽然以前有御史的监察,如今又有疏密院监察处的官员,可总好过在京城战战兢兢地过活太多!
姚辰启趴伏在地面上,浑身瑟瑟发抖,他这两江总督的位置坐了好不到两年,眼看是要不保了。
“臣身为两江总督,在九江府百姓面临生死存亡之刻,却没能与百姓风雨同行,臣愧对陛下,愧对治下的百姓!”那姚辰启颤声道。
“唔!”楚棣不见喜怒地点了点头,转向姚辰启身旁的杜名礼问道:“杜卿呢?可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臣亦有罪,臣不应该听从姚总督的劝阻,只顾着洪州城(今南昌)的水患,抛下九江府的百姓,臣应该早日便赶至九江府,与大堤上抗洪的将士奋战在一起,与撤离的百姓携手在一起!”那杜名礼痛声高呼着,却毫不留情地把姚辰启给出卖了。
姚辰启胆颤心惊地伏在地上,面对杜名礼的出卖却不敢有一丝辩驳,他心中虽然对杜名礼的作为痛恨不已,可眼下如何渡过这关才是最为紧要的。
楚棣闻言冷冷一笑,捋须而立,抬脚踢了踢面如土sè的姚辰启,长声叹道:“还是洪州城好啊,终日莺歌燕舞、纸醉金mí、逍遥得很哪,连朕都羡慕……!”
“朕的子民在哀嚎痛泣的时候,你们却烟huā柳巷、把手寻欢;朕的将士在浴血抗洪的时候,你们却清风明月、对酒当歌,好啊……朕这太平盛世多亏了你们这般亲力亲为的颂扬。”楚棣嘲笑着说道,却毫无预兆地抬脚便把匍匐在地上的姚辰启狠狠地踹倒在了地上,猛然怒喝道:“来人,把这二人押下去,待朕回京之后,打入天牢,再行发落!”
四位虎背熊腰的禁卫便从一旁走了上来,一把拽起吓得魂不附体的姚辰启和已经昏厥过去的杜名礼,架着便拖出了堂外。
跟着姚杜二人跪在大堂内的众位江南西路的官员,已经吓得胆颤心惊,面无人sè的伏在地上,颤颤发抖。
楚棣眯着眼冷冷地打量着这些官员,开口道:“除了九江府知府张绅,诸位这渎职之罪可当得?”
堂内鸦雀无声,无人敢回应。
楚棣朝立在一便的童兴招了招手道:“传朕旨意,今日堂内所属官员,除九江府知府外,其余人等皆官降一级,罚俸半年,留职察看,以儆效尤!”

“奴才领旨!”童兴躬身退后,漠然地望着这些表面惶恐内心却庆幸不已的官员。
“滚吧……!”楚棣厌恶地看了他们一眼,说道,“都给朕滚到长江大堤上去,什么时候洪水退干净了,什么时候再回洪州城去。”
“谢陛下……!”众人高呼一声,快速退出大堂,却各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楚棣待众人退净,便转向神情悲戚的楚楠,面目复杂地望着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楚楠却是坦然而起,跟着跪倒在地愧疚道:“陛下,臣弟有负陛下所托,臣弟愧对陛下,愧对子均兄,请陛下赐罪!”
楚棣无力地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起身走到楚楠身边,亲自把他扶了起来,怅然道:“朕这一路上在心里不知骂了你多少遍,可朕到了九江府之后,却是不想再骂了,朕知道你虽然有所疏忽了,却也怪那孩子性子太过执拗了,像啊……真是太像了……!”
“陛下……!”楚棣这番话却是比怒叱还要让楚楠难受,强硬如楚楠,也忍不住眼中泪huā闪动。楚棣后面的话,他便是听不明白,也无心去理会了。
许言的身世楚棣和许腾却是一直瞒着他,就是怕他心直口快,不知道何时便给吐lù了出来。
“走……随朕去你营中看看,将士们劳累多日,朕要亲自去探望一番!”楚棣说着紧紧拉起楚楠的手,便一同走出了大堂,往行宫外走去……
入夜,那鄱阳湖中的是山是岛的大孤山中,那间小屋的油灯再次点了起来,那一身青衣的妙龄女子如时走进了小屋的里间,缓缓地关上房门。
她缓缓地走到chuáng边坐下,仔细地端详着眼前这位依旧沉睡中的男子,心中对他的好奇与日俱增,他究竟是何身份,为何会受了这么重的伤,又为何昏mí至此……?
竟是连平日里料理菜圃时的那份恬静也偶然会被这个念头打扰。她自小双亲死得早,性子有些自闭,或是童年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惨痛记忆,不愿与人说话,便是和这么多年来一直跟随着她的丫鬟莲儿,也是极少说话。
说话在她看来只是为了应付别人的询问,在她的心中反而是和山上的这些huā草、菜苗相处得要来得亲切些,什么都不用说,可好像它们什么都知道。
chuáng榻上这个男子是这么多年来第一个走进她生活中的男子,而且这个男子和那些她种在园圃里的huā木一样,看不见她,也不会和她说话。
给他施针,便像给那些绿苗拔草浇水一般,简单而快乐。
她嘴角慢慢地浮起了丝笑意,抬手掀去他身上的被单,缓缓地退去他的亵kù……,便是每夜这一出,让她心中颇为纠结,那看不得的地方,却还要用手去触mō。
银针刺下,她便心无旁骛地捻动起来。果然,他体内的真气一直如chūn蚕吐丝一般,缓慢地在他破损的经脉处修复着,今夜只要再给他施针一次,明日他的经脉破损处便能初步愈合了。
当她把最后一根银针拔出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两个时辰过去了,比昨夜又多耗费了半个时辰。
她疲惫地拿起máo巾擦了一把脸,瘫靠在chuáng边,大口地喘着气。斜眼看到那男子一身的汗腻,才想起他自从被救下之后,如今已有六天了,却一直没有清洗。
她这般想着,便自然而然地拿起máo巾为那男子仔细地擦拭起来……。
等她做完这一切,却已经是深夜了,可她丝毫没有困意。俯身端着铜盆刚想走出里间,却无意间看到了摆在窗前的那架瑶琴。
那是她父亲留给她的遗物,对她来说,除了父亲的那几本医书,便是这架瑶琴最为珍贵了。她看到这架瑶琴,便想起了父亲小时候手把手教她抚琴的情景,心中一热,便放下铜盆,行到那置放瑶琴的木案后,抬起双手浮在琴弦上,缓缓的拨动起来……
琴声渐起,她的手法有些生涩,音sè微显嘈luàn,曲调断断续续,她的技艺实为一般,堪堪入耳。可此时她已经完全沉浸其中,手中撩拨的分明不是琴弦,而是她童年时的回忆……
“嫦儿……!”chuáng榻上的男子好似梦呓般,轻呼了一声。
那青衣少女一惊,有些忐忑地微微侧过身来,却发现那男子依然昏mí着,可那一声分明是从他嘴中呼唤而出。
嫦儿?这应是他对一名女子的昵称。
青衣女子默默地走到那男子的身边,那双星眸愈加好奇地打量着他,他终于有转醒的迹象了吗?好似是感知到了自己的琴声,他对音律有与众不同的感触吗?
青衣女子思量着,这名男子与之前她所医治的百姓截然不同,无论她施针深浅他都不会喊上一句痛,他就一直睡着,睡得那么安静,那么mí人,让人忍不住就像躲进他的怀里,随他一同入梦。
她也犹豫着,要不要继续抚琴下去,如果他醒了,会是这样静静地躺着,还是会很快便离去?她一想到此心中便浮起一层淡淡的惆怅,那种感觉便如同那些她悉心料理的huā儿败去,草儿枯萎了一般。
她终究还是dàng回瑶琴之后,轻轻地拨动开来。
她虽医术精湛却心思单纯,不谙世事,她简单地喜欢一些美好平静的事物,显然chuáng榻上的这个男子便是如此,俊朗清秀的面貌,而且从来不会出言问她,所以她想把他留下。可她也知道这不是huā草,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他有家人在等待着他,有他口中的那位嫦儿在等待着他……,他只是一位她的病人而已,所以她还是想着他能早日醒来。
琴声在夜sè中一层层蔓延而去,而chuáng榻上的男子似乎真的能感知到音律的变化,口中不时的呼唤着,或是母亲、或是嫦儿,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浮上他的额头。
那青衣女子一脸安详地坐在窗前,对身后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只有琴声依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