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定策御书房(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草民还是拿剩余的粮食为例!”许言笑了笑道,“陛下也知道,粮食可以用来酿酒,想必如今楚国的粮商很大部分都是把粮食卖给了酿酒的作坊,如果我楚国能创新出一种口味区别于当下的酒种,那么能把更多多余的粮食转换为此酒,如此还能贩卖到全国各地,以至他国!如此,百姓能把更多的粮食置换为钱币,商家又能把新的酒种四处贩卖,商家把别国的白银带回我国,再把白银按税收上缴一部分国家,一部分用来购买百姓的粮食,如此百姓口袋钱币增多,便能购置自己需要的物资,生活才能更进一步!”
“而且!”许言意犹未尽道,“创新一个新事物,要大规模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人cào作,如此百姓农闲之时,亦能到各处开办的作坊间劳作,得到另外一份收入!”
“正是!”楚棣击节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却有这般见解!”
“如今北面商道被梁国封锁,那么我们只能暂时把目光对准海外,如今东南海盗盛行,沿海各地商家到琉球国的船队屡屡被劫,我楚国遭梁国北禁所困下,原已损失惨重,如果东南商道再停,那么对我楚国的打击将更为沉重,所以臣以为南蛮之事可以稍缓安排,缉捕东南海盗却是刻不容缓,如此才能恢复商家的船道,以至今后出海南下,寻访各处岛国,开辟新的海上商道!”许言铿锵道。
“哈哈!”楚棣一声朗笑,满面chūn风地走下来,拍了拍许言的肩膀赞赏道,“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之前一番言论,让朕茅塞顿开啊!”
“陛下过奖了!”许言站起来,谦虚一躬!
“不过,南蛮之事也多有困扰,你可有办法缓和?”楚棣询问道。
“陛下,据臣所知,南蛮部落屡屡做luàn,并非蛮人生性残暴,好烧杀之道!却是因为南面山中物资匮乏,蛮人生活困苦,而朝廷又禁止百姓与蛮人交易!蛮人不得已才下山抢夺百姓的物资!如此几番冲突之下,才有今日诸多恩怨!臣以为,可以放宽百姓与蛮人交易,陛下甚至可以专门安排官员到南蛮与蛮人商议交易一事,南蛮群山间,虽然粮食匮乏,但却盛产动物的máo皮、铁矿,这些对我楚国来说亦是大有需求!如此当可暂缓南蛮一事,于我楚国亦有好处!”许言思索了片刻沉声道。
“如此倒也是一个办法!”楚棣犹豫道,“但太祖爷所定的祖制之中,有一条便是不允楚国百姓与南面蛮人结交往来,更惶说易物!如果朕执意下令放宽百姓与蛮人交易,大臣们又要拿祖制来反对朕,这又如何是好!”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太祖初创我楚国江山,人心新定,恐蛮人结交我楚国百姓后,蛊huò人心,聚众谋反。所以才和蛮人划界分治,互不往来!如今我楚国盛世已逾两百年,百姓早已归心,即便是蛮人如何蛊huò,百姓又如何会撇下安定的生活,谋反作luàn!”许言笑着,轻声附到楚棣的耳边又说了一通!
楚棣闻后,愁眉渐渐展,拈须微笑不已!走到许言身后的案几上端起一碗茶,送到许言面前喊笑道:“说了一晌午,想必也口渴了!”
“多谢陛下!”许言躬身接过茶碗,却不知本朝能得皇帝亲自端茶相送的,许言还是第一人!许言接过茶碗,却是一惊!那茶碗搁在案几已这么长时间,却仍然温热!

楚帝知许言在思索什么,便指着那案几说道,“朕让人在这里面烧了炭火,所以这茶是一直热着的!”
“哦!”许言恍然一笑,那案几四周都用红木围实,还真是想不到,里面放了炭盆!这皇帝也不怕里面的火会把这案几给烧了起来!
楚棣缓缓走回座塌上,凝眉思索了一会便说道,“这梁国北禁之后,我楚国在梁国的细作网被清除半空,消息已不似早前那般准确!”
许言一听几乎要笑出声来,楚国目前在梁国的消息来源却是不怎么样,说自己和梁国太子争风吃醋,那真是荒诞之极了!
楚棣兀自沉yín,也不见许言表情的变化,继续道:“之前,我楚国安排在各处的细作,都是由兵部的疏密阁联络,如今方之湟年纪老迈,已经没有余力再掌管疏密阁的事务。当今天下动luàn,各处消息的探听和反馈愈加重要,朕先前和几位内阁大臣仔细协商了一番,想把这疏密阁单独从兵部独立出来,成立一个疏密院。朕想让你掌管,外管四处细作安排与联络,内查朝廷各处官员不法之事,你以为如何?”
“陛下!”许言一听忙跪倒在地推辞道,“草民才疏学浅,不堪如此重任,还请陛下另寻他人!”许言心知外管四处细作还好,这内查朝廷各处官员却是有极大的权利,他怕自己初来乍到便荣登高位,所谓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到时一帮看他不顺眼的大臣联合起来对付他,虽说许言有皇帝和老子做后台也不害怕,但总会多了很多麻烦!
“朕说可以就可以!”楚棣挥了挥手,强硬道,“此事我与方之湟已商谈过,他对你亦是称赞不已!明日早朝朕便要诏告天下,命你为疏密院掌院,官居四品!”
“谢陛下!”许言见推托不得,无奈之下,只能拜谢领命。
“那日,在灵隐寺外你的几个朋友,如今可都有了着落?”楚棣突然想到便问道,“多亏后来他们赶到,否则你我恐还难以幸免!”
“哦!”许言忙道,“那何机本是梁国贡生,因梁国朝廷败luàn,不得其志,才随我流落楚国,何机有经纬之才,可堪大用。那宋启本是梁国民间镖局的镖师,有一身过硬的本事,草民本想托付方老大人,在军中给他寻份差使!”
“恩,如此也好!如今东南沿海正需这勇武有谋之士,朕就让方之湟做个推荐,给他在台州府任个守备。那何机朕想想,先让他到礼部任一郎中,主管你适才所言研创新事物,开辟新商道的事宜,你以为如何?”
“陛下隆恩,草民等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许言高声道。
“呵呵!”楚棣满意一笑,“你起来吧,如今你已有官职在身,就不用再草民来草民去了!午膳时辰即到,你且留在宫中陪我用完午膳后,再回府。”又是一番恩宠,与皇帝共用午膳,这朝中的许多臣子却不敢奢望的!
--------------------------------
又是三更,票票何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