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小别胜新婚(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在一八八二年,就已经证明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超越数。尽管以现代的科技水平而言,可以将其计算到小数点后数千亿位,但是依旧没有完结的迹象。一千五百多年前,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这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数字,但是受当时数学水平的限制,他只能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这已经相当难能可贵,后来人们就把他计算出的近似值称为祖率。而对于小数点后无限不循环的数位,祖冲之无奈地借用一个佛教的称谓,将它们唤作恒河沙,意思是像恒河的沙子一样无限。至于宋代,民间便借用佛教中另外一个更加通俗、也更加形象的的象征——千手观音!”
通过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印章密码,来到少林寺之后,秦长江向众人们阐述了他的观点。对于从小生长在基督教环境下,并不是很了解佛教的杨朱莉迷惑地问道:“为什么,千手观音就是无限的象征?明明有一千个手臂可以计算出的啊!”
秦长江哈哈大笑,也不嘲讽杨朱莉的孤陋寡闻,说道:“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有很多数词可以象征无限。比如三,一而再,再而三。这里的三就是无限的象征。比如九,九九归一,也是无限的象征。而千手观音的千手,只是虚指,真正的含义是她拥有无限多的手臂。”
杨朱莉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忽然灵光一闪,又问道:“那么,奥秘是不是在少林寺的某个千手观音塑像的第七个手臂上?因为祖率只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秦长江点点头回答:“正是如此。由于千手观音的造型是无数手臂都在身后竖起来,类似一个圆圈,长久以后,逐渐成为圆周率的象征。宋代科技发达,皇帝多是聪慧的文人,多半知道这个含义。所以就采用了祖率作为谜题。”
胡乔治说道:“但是我就奇怪,为什么宋朝的皇帝,利用少林寺收藏他们的秘密呢?以我的盗墓经验来看,还是修建一个大墓,或者是一个宝库最为安全。”
柳亦文摇摇头说道:“大墓和宝库,这才不安全,你身为盗墓高手,我是夺宝人。咱俩去过的坟墓、宝库不知道有多少,说到底,都给人破了。无论坟墓和宝库,都是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因此还不如选择少林寺。这里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以中国的文化传统,宗教较少受到干涉,又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保护寺庙。还有一点,就是少林寺在政治上的超然中立,少林寺自从南北朝建立,历经五百多年而不衰,就是靠着在政治上保持中立,选择胜利者投靠。你看看一千五百年前的东西,还有多少留下?就剩下少林寺了。”
忽听远处一声叫喊:“找到了,找到了。”
飞奔过来一个光头和尚,众人顿时大喜,慌忙从蒲团上站起来。那过来的和尚笑道:“找到了千手观音了!”
原来,这一行人来到少林寺之后,明明已经破解了奥秘,但是一看少林寺如此庞大,若是细细找起来实在耗费时间精力。恰好此间的少林寺,已非往日的少林寺了,不问禅宗,一心参拜金钱佛。于是杨朱莉拿出大把的钞票,招呼众多僧人寻找千手观音,每人得钱一叠,若是找到者,加倍奉上。有了金钱做动力,众多和尚无不戮力搜寻,偌大的寺院搞得鸡飞狗跳,花了半天时间,却终于找到了。

杨朱莉急急忙忙问道:“和尚,在哪里,快快告诉我!”
那和尚法号释永德,双手合十说道:“女施主,莫急莫急。那少林寺千手观音多之如牛毛,符合你们要求,在宋代或者宋代以前的不多,要不就多有损毁。小僧独辟蹊径,终于在塔林里找到了。”
秦长江问道:“塔林,在哪里?”
释永德回答:“随我来就是,于山脚三百米左右,不是很远。”
众人随释永德来到了少林寺以西约三百米的山脚下,这个塔林,是自唐以后少林寺历代主持安葬的地方,计有佛塔二百余座,其塔形状不一,大小各异,反映了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杨朱莉看那塔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问道:“我听说佛教徒以火化为主,为何还有修建佛塔?”
释永德说道:“塔本是高僧的埋骨建筑,信佛之人,不一定火化,也有肉身存放,化为肉身佛。嗯,千手观音便在此处。”
释永德带着大家来到一座佛塔前,塔身斑斑驳驳,破烂不堪,砖石裸露,不下有千年的历史。他指着塔身一面的浮雕说道:“这便是于宋朝靖康年间修筑的佛塔,但是哪位高僧圆寂在此,却是不知道了。”
秦长江蹲下身子,细细钻研上面的千手观音浮雕。浮雕带有明显的宋代雕塑风格,虽然已经腐朽不堪,但是基本上保持了原貌,观音的上百只手臂清清楚楚,甚至连手指都看得见。不过这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秦长江以外,千手观音便是一尊塑像,奥秘就收藏在手臂的空管里面,哪知眼前却是一个浮雕,在里面谈何收藏?他叹了一口气,向众人说明情况,胡乔治不解地说道:“这很简单啊,这个千手观音,并不是真正收藏秘密的地方,而只是一个指路的路标。看看她的第七只手,呦,指向地面的!”
秦长江定睛一看,果然发现那第七只手,斜斜地指着地面,若是顺势延伸过去,便是一块空地了。难道他们要的东西,就藏在这里吗?
杨朱莉见机行事,飞快地从口袋里抓出一笔花花绿绿的钞票来,塞到和尚手里,说道:“小师傅,我们还有在这里参观参观,就不必你相陪了。这些小意思,不必客气。”
“善哉善哉,贫僧收下了。”
释永德眉开眼笑地收下了钱,正要转身离开,置之不理,柳亦文突然说道:“等等。”
他把身上背着的一个画筒拿下来,递给释永德,说道:“师傅,就麻烦你把这个东西给我寄出去,寄到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面的东西,你可不许偷看,要是看一眼,我就罚钱一百,看两眼两百!”
释永德吓了一跳,那多看几眼,岂不是把今天的钱罚光了吗?他掂掂画筒,轻飘飘的,估计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顶多几张纸了。他根本想不到,这里面乃是价值连城的《清明上河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