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楚贤出言谏出明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提供文字章节) 第五十九章楚贤出言谏出明路
王青出在军方又失去冯勤这个猛将正沮丧时楚贤上门向他直言不讳地开始分析如今的政局形势。书.书.网
楚贤见王青出点头认可自己的说法便继续讲了下去:“看来将军心里是对这种微妙变化已经有所感触不过似乎依旧犹豫不决未曾下定决心重新处理与太子、忠君侯的关系。但是今日生之事正是这种变化在加剧、加深的征兆将军将不得不正视这个变化接受这个变化并适应这个变化。太子越来越有主见依附于他的各方势力也越来越多恕楚某直言将军过去为太子所做出的一切贡献、成绩以及那些姻亲关系只怕只能为将军守身不可为家族立业。”
是的今日之事从忠君侯当时的神情看太子并没有提前与他商量同时太子也没有知会王青出。他们二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代名将就被太子扳倒当场认了罪他的生死悬在太子的唇齿之间罗万轻一心想救也无能为力。王青出明白上官飞确实不再是当初冲动单纯的十皇子他已经开始变得对于政治与权术驾轻就熟。书.书.网
楚贤观察了王青出的神情看他若有所思便停顿下来。王青出注意到轻轻一笑示意自己无事请他继续讲下去。
楚贤继续道:“楚某认为将军若要成就功业在皇上、太子的眼中保住地位依旧做有份量的人拥有自己的势力是必需的。..和乐公主与将军地联姻一定可以带给将军老派一脉的鼎力支持。这很重要。“可是……”冯勤一倒罗万轻又失左臂老派的势力还能有多少余威。真不可知。而且谁能保证冯勤会是最后一个被太子铲除地老派势力呢?
“将军其实不需要为冯勤的事感觉到过于遗憾。在楚贤看来这件事对将军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地好机会。将军的身世、背景无可挑衅婉妃之弟太子妃的舅舅。皇亲国戚尊贵非凡即便楚贤身在江湖不在朝堂却也早已经听闻王将军的美名。楚贤为了小小生意相识的官员不在少数他们对将军都是赞誉非常推崇备至。将军一直未入仕但在世人心目中。却早就胜过许多封疆大吏。可是将军楚贤又要直言了。书.书.网你地弱点正是缺少实绩。虽然前次剿寇一役办得漂亮干净但依旧稍嫌单薄。尚不足以服众。”
王青出知道楚贤说的是实话。他当初听从父亲的意见。在时机成熟之前暂不出仕虽然躲过了一些明枪暗箭。可是也少了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如今他若只能以皇亲的身份立于朝中如何能够服众?说话的份量又怎么可能重呢?他不禁问道:“那楚公子所说的这个机会是什么?”
“请将军主动向皇上请命愿意为皇上解忧前往北库镇守。”楚贤正色道。

“请命去北库镇守?”王青出一楞。北库环境恶劣近几年受灾粮草不继是谁都不想去的地方避犹不及。所以尚东明当初才把唐世兵调回把冯勤调去并借机铲除了冯勤。楚贤怎么反而要他去趟这个浑水?
“将军莫急。听我讲来。云照原有各地权力、势力范围的划分已经成了定局绝非轻易可以改变。而冯勤一倒忠君侯尚东明在军方地地位更加无法撼动他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势力已经深入细枝末节这不是皇上一纸升迁令就可以改变。”楚贤细细分析道。
这一点王青出深有体会他在海岛一役一直在尚侯爷的控制中早就刻骨铭心不由点头称是。
“但是云照现在的国土并不止于本土日熹国来日熹原境国土面积并不小于云照。人口数量即使经过连年灾害饿毙不断依旧不可小视。这个地方尚未有人可以控制地。之前冯勤在那里搞得民不聊生正是在不经意中为后来者在那里得到民心获得民意的打下了最好地基础。而将军就应该做这个后来者。”楚贤凝视着王青出一字一顿地说出最后一句话。
“楚公子地分析确实精到我也承认民心民意是很重要可是光有这些又能如何?日熹旧地若是能有国灭前一半的繁荣冯勤也不至于会到今日地步。我一旦去了便被忠君侯捏在手中他若限制粮草军队地粮草补充不上青出只怕难逃冯勤的老路。现下只有忠君侯的军队去了那军饷供给才会充足吧。如此的机会又有什么用处?”王青出对心中的疑惑直言不讳。他与尚东明在微妙的变化之后确实已经成了对手如果他此次去北库镇守尚东明不可能不为他创造困难只怕冯勤之难又要重演在他的身上。
楚贤自信一笑:“民心民意会只是最初的收获。王将军一定还记得日熹旧地其实不是个穷苦地方。它的富饶它的繁华都曾经让云照国垂涎三尺。日熹灭国后流年不利老天捉弄才连年灾害。一旦灾害结束日熹恢复往日的富庶景象那么云照绝不会再象现在这样忽略于它而必定将要在各地设置重兵甚至从本地招兵买马。如果将军镇守了北库并等待到这个良机那么到时还能有谁比将军更有权威来统帅这支军队吗?”
王青出犹豫道:“此话不假。日熹一向以富庶闻名所以当初灭国后尚东明才第一时间派其心腹大将唐世兵前去可没有想到日熹连年灾害早不可与过去同日而语。现在更是成了烫手山芋。我便是有耐心愿意等待这天灾之事我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即便是真的有机会恢复富庶我又拿什么熬到那时?只怕在此之前已经重蹈覆辙了。”
这两天是男人戏哦.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