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神山玉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公共汽车停下来的时候,售票员告诉倪艾和吴良心,这里就是玉龙山。倪艾和吴良心急忙地走下车来。这时,那位在地上躺着的哭着妈妈老子的红脸大叔他们也下了车。倪艾以为他是痛得受不了啦。就问:“大叔,你的伤痛得厉害吗?”老头子咧着嘴,半天也没有说什么来。他的同伴,帮着这位想通过赌博赢钱却被人捅了一刀的可怜人的行李包裹拿下了车,然后帮着他背起来。一下公路,便是很窄的小山区石子路,上面坑洼不平。倪艾是第一次走这样的路,身子歪歪扭扭。这几个人一下子认出,她是城里的姑娘,第一次到山区来。
那位提着行李的大叔把头凑近吴良心,“你是在城里上学的?”
吴良心点点头。
那人又问:“把媳妇也混到手了?”
吴良心点点头又摇摇头。
那个人呵呵地笑了,“快回家吧,你爸你妈要知道了这事,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吴良心赶忙解释说,“我家不是这里的,父母也在城里。”
那人奇怪了,“那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倪艾回答,“玩的,我们是来春游的。借着五一假,出来逛一圈。”
那个人一脸地奇怪,“人家都是到城里逛公园,逛大街,你们到这个穷山破沟来干什么?这里有什么好玩的?”
倪艾说:“这里不是玉龙山森林公园吗?”
那人说道,“这里有玉龙山,没有公园,你们怕是给人骗了,可要小心,现在的人贩子特别多,象你这样的小闺女,一个能卖好几千呢?”
倪艾一下子吓得在那里站着不敢走了。
红脸的大叔这时一手捂着自己的伤,一手指着同伴的鼻子说,“你不知道就别胡说,咱们县上不是和西安一家公司在玉龙山那打石头修路哩。那里就是森林公园。已经弄了一年多了,听说花了几千万,现在路修到山顶了。”
跟倪艾说话的大叔一脸惊奇地说,“那深山老岭就叫森林公园?”
红脸大叔说,“对。”
吴良心急心问:“离这里有多远?”
红脸大叔说,“跟我们走,到了玉龙镇,再坐小三轮,一会就到。那里有直接到玉龙山的蹦蹦车。”
倪艾不明白什么叫蹦蹦车。吴良心解释道,“就是拐的。”
担着担子的大叔走一会就换一回肩,看样子他是担不动了。吴良心便要帮他提着。那人笑着推让了一下,就让吴良心提着。
倪艾笑着问,“大叔,你不怕他是坏人,提了你的包跑了。”
红脸汉子说,“他是个好孩子,一脸的老实模样,谁一看就是好人。”
同伴立即讥笑他道,“你的眼睛毒,你的眼睛有水,刚才怎么在车上给人抢了?”一揭到红脸大叔的短处,他立即低了头,嘴里小声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你怎么这样说话哩。”
几个人立即停止了说话。吴良心和倪艾跟在他们的后头,快步地走着。
镇子到了。
担行李的大叔对吴良心和倪艾说,“这就是玉龙镇。我们家在西边。你们要去的玉龙山在南边。我们先要到镇上的医院给他包一下伤。你们在镇上也吃点饭,然后再上山玩,下山了,要回不了西安,镇子上有宿社,可以住的,明天回去吧。”
倪艾说,“我们一定要回去的。要去不家,我妈会打死我的。”
吴良心一拉她,“别怕,要回不去,给家里打个电话,就说在同学家过生日,明天回去没事。”那几个半老的人,看见俩个孩子模样的人说这样的话,立即摇着头,表示不能理解。把脸背到一边,好象他们一点也没有听见。
吴良心见这几个人要走,问再问道,“三轮车要到那里坐?”
红脸汉子用手一指南边,“从前边的这条小路出去,有座石桥,那里有许多三轮车。”然后,他急忙地跟上同伴,向西边走了。看得出,他们确实是本地人,因为他们从镇子上经过时,已有人和他们打招呼,问他们在四川铁路上干得怎么样,是挣了大钱才回来的吗?还问胳膊上的伤是工伤吗?
红脸汉子吱唔着,快步走了。
倪艾和吴良心回过神来,仔细地打量眼前的这位镇子。
这显然是百年老镇了。说是一个镇子,其实就是两排队街房构成。说是街房,那是本地人的说法。象吴良心和倪艾这种从大城市里来的人,把这样的小街只能叫小巷。它的宽窄,也正好能过一辆汽车。街面是用石头彻成的。门前没有排水沟,挖一条很窄的小沟,就算是排水的地方。那里的水积的时间有些长了,闻起来有点臭。下了雨的街面上,有些滑,一走上去,发出很大的声音。街面的房子,也是百年物事。门是白木门,很矮,可一律是很宽的大门,一看就是做生意用的。门上有雕花的窗子,很象古代的建筑。就是这么矮的房子,居然也有二楼,很矮的二楼。倪艾想,“这所是古代小姐的绣楼了。”走进一家小饭馆,里边卖的只有面和大饼。吴良心和倪艾要了两碗面。
这里的饭馆,和城里的大不相同。人进了门,便出来一个小伙子招呼了一句来了,吃面还是馍,完了走了进去,再不见出来。面前没有茶水,也没有服务员小姐来抹桌子一类的。倪艾好奇怪,这里的生意人,怎么这么牛呢?
等了好久,饭端上来了。原来面是挂面。里边没有菜。白白一大海碗。吴良心在农村还见过这种碗。不过他爷爷家是用这种碗来盛菜的。倪艾从来没有见过。以为是个小盆子。里面的面也太多了,在碗里堆起了很高。
小伙子端上了面,自己就蹲在一边,嘴里说着,吃吧吃吧,你们民早饿了。
这怎么吃呀。
倪艾看着不敢动。
吴良心说,“吃吧,咱们俩一人一碗。”
小伙子在地上说,“看缺什么,自己调。”
倪艾问,“这是多少面。”
小伙子回答,“一碗一斤,咱做生意实在,量要给足,一碗两块,只赚你几毛钱的手工钱。”老天,一斤持面倪艾家三人吃。在这里,他要倪艾一人吃。这怎么吃得了。倪艾急忙叫小伙子拿碗出来,拔出去一些。小伙子拿来碗,拔了面,笑嬉嬉地问,“你们是城里的细活人吧。一碗面都吃不了?是来走亲戚的?是谁家,这方圆几十里的人,没有人不认识的。

当吴良心告诉他,他们是来玉龙山玩的。并问玉龙山有什么好玩的时,小伙子一下子变得健谈起来,告诉了吴良心和倪艾玉龙山的典故和传说。听得倪艾和吴良心好不高兴。玉龙山竟是这么地神奇!
山水地名,多是以形象而得。可这玉龙山,山形并不象龙,也不是白的。玉龙山其实是三座山,环拱而成。象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三座山上的水流下来,汇成一条溪,流入黄河。远远看去,象一只鸡爪子。那么为什么叫玉龙山呢?没人知道。不过这个地方,有名的时间很早。翻开史书,竟在秦汉时期就有三次记截这里曾有玉龙现身之说。因为玉龙出现,乃是祥瑞之兆,所以本县县志上记得明明白白的。都来王都东移,这里玉龙现身的记载少了。不过本地人时常在山中见到白色巨蟒的记载还是有的。时到今日,这里的小溪中,生长有娃娃鱼,倒是真的。这东西能做婴儿哭叫,也是真的。就在这条公路的两边,以前有人经常提了娃娃鱼叫卖,过往的司机都多次遇过。国家把娃娃鱼列为了保护动物,这种现象才少了。这里山林,多是原始森林。树木茂密,多生松柏。松为油松康松两种。油松结松子,康松为贵重木材,本地人以它做盖房的檩椽,也用它做家俱。在最深的林子里,多长一些杂木,是什么树,本地人也不清楚。外地人更看不明白。进入这里,地上的落叶没人膝盖,一脚踩下去,比钢丝床还要软和。这些树叶腐烂了,都是上好的肥料,又滋养着成千上万的树木。本地人把这里叫做老林。意思是树木都是从古代留下来的。老林时以前说是人野人。传说这种野人红毛高身材,见了人说用两手抓紧,乐得直笑,直到笑死晕过去,因些本地人教育孩子,特别是女孩的,就是要出门带的竹筒,套在自己的手上,说是遇见野人了,让它抓去,等野人笑晕过去时,从竹筒中抽出手来,转身就跑。当然,要给野人抓去了,那就只好给野人当媳妇了,将来生一窝红毛的怪物,然后生跟野人过活。这里的野人,到了民国年间还有,当地曾有一汪家女人,在饥荒年出去到老林里采一种名叫麻线菜的野菜,被野人掳去,生下一红毛小儿,后来带着这野人儿子逃回来,已是三年以后。可带回来的儿子,没有喜欢,丈夫觉得丢人,族人脸上无光,后来是活活饿死的。没有了失掉贞洁的证据,后来这女人的儿子也长大了,谁也不敢再提那一段往事。汪家的女人,是八十岁上没有了的。她的坟现在还好好地存着。前几年有人炒作神农架的野人,本地有人想起汪家女人带回来的儿子埋的地方,要写信告诉北京的科学家,这事给汪家的小儿子知道了,正好当地这时传一种教叫旷野教,属于邪教一类,害得许多人不种庄稼跟传教人乱跑,汪家的小儿子虽然已经退休,可威信还是有的,于是给派出所的熟人一说,传教的人和想叫北京的科学家的人一起被叫到了派出所,一顿皮带,传教的老实了,想请科学家发点小财的也不敢了。汪家的事没有人再敢提了。到了快解放那几年,当时的土匪很多,这些白天是保安团,晚上是土匪的家伙们,拉人绑票撕票全在老岭上。因为害怕,就胡乱打枪,据说野人就是从那时起少了。再到了七十年代,时兴修大寨田,到处开山放炮,野人再也不见出来了。不单野人不见了,连这里常有的豹子,野猪,熊,狼,狐狸也少了。到了八十年代,本地人要猎,只能打鹿、獐子这一类善物了。不过后来又以飞机播种,植经过二十年恢复,现在原始森林又恢复了。经常可以听见狼的叫声,也可以看见一群一群的野猪在农人地里糟蹋庄稼。不能打,也不能抓的农人们,只好晚上在地里搭一窝棚,拿一面铜锣,见野猪来了,又敲又喊,把野猪吓跑。
在陕西,地震多。所以西安人就传说,西安有一蛟龙,被锁在钟楼下面,是用铁链子锁好的。因为锁得太紧了,每当龙一翻身,便是一大地震。最大是的在明清时的地震,华阴一带到关中,军民死伤九十万之众。可玉龙山的人以为,这个传说是西安人把他们的传说偷过去了。想西安那么大的地方,又都是平原,地下一有龙,早已闷死了。本地人以为,有龙,也在玉龙山。因为玉龙山的顶上,有一井,里面的水老是满面的。因这一井,也不知谁在这里修了一座庙,这座庙到现在,香火也没有断过。没儿的人,都上这里来。先许愿,然后在井中掏钱,掏到了,准生儿子。生了儿子,便来还愿。还愿时村人多扯一丈二尺的红布,挂在树上。一到三六九日,这里红布挂满了。远远一看,还以为是某个单位挂的彩旗哩。本地有龙的另一证据是站在山顶,一喊,老天立时下雨。所以本地的孩子,家长让上山砍柴,不想砍了,就在山顶乱喊,老天立时下雨,他们也免了劳作的辛苦。可惜好景不长,本地的雨,下得快,也去得快。他们常常刚回家,天又睛了。于是又被家长赶到了山上。正因此,本地只怕涝灾,从来没有旱灾。虽说这里是深山区,可水不缺,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本地又多飞冰瀑布,常在山间一缕缕的,到处都是。这么高的山,这么多的水,可水中偏偏有许多鱼,大的半斤,小的指长。这鱼不可能是从山下跳到半山的瀑布上的。结论是只可能是从地上冰眼钻出来的。所以当地人这这玉龙山通着大海。水这么奇怪,山也不平凡,当地产玉,到处都是。玉的性质和蓝田玉差不多。可当时人不认识,只叫这玉为明石。叫大理石为白麻石。一直到现在,也没有人开发。好在这个森林公园有人看中了,修了路,铺了台级,外界的人又慢慢来的。当地的物产,也会慢慢为外界人所知的。
倪艾和吴良心在饭馆中吃着挂面,听着小老板兼伙记服务员的小伙子讲着这玉龙山的传说,身上的劲立时大了。他们吃了一点饭,买了些矿泉水背在身上的书包里,打着小花伞,急忙地跑向镇南的桥边,找要搭剩的三轮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