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如水 4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龙刚辞职出来,他正作好去飘泊一段时间的准备,突然有两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一个是一家猎头公司主动打电话约他到当地赫赫有名的‘金城汇’房开公司,一个是当地A级资质的设计院,现在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人才。
小龙在大学里时是很想当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所以工民建专业的他在学校是很认真和刻苦的,画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工程是死的,出来后,他感觉建筑却不是死的。在他看来,每一幢建筑物应该是有思想,会说话的东西。因为建筑物可以传达一个建筑师或是凝结着建筑者的心血。在这一点,小龙是想进设计院,既然已经辞职出来了,他当然想选择他真正喜欢的工作,去设计院工作一下子成为了他心中的向往。他已经熟悉的掌握了建筑工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结构与情感。这一点,他觉得对他作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会有帮助。
告诉小龙设计招聘的是他原单位的同事小华。
“小龙,我知道你一直想进设计院,你的资料我通过网上已经发过去了。你的条件完全符合他们的招聘要求。”原单位的同事小华给小龙打电话。他怕时间来不及,已经给小龙报了名。
考试那天是早上,小龙一大早出门,但是还是遇到了赌车。由于着急参加考试,小龙从赌着不动的车跳下来,一路小跑去到考场。
考试很顺利,小龙理论成绩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面试。这让小龙很有信心,因为按设计院招聘的说法,理论占八成,面试是二成。
成绩出来了后,小龙的朋友,主要是他以前单位的几个朋友都在祝贺他,相信也面试也会一举成功,提前叫他请客。
面试那天,小龙以设计院的会议室见了院长及主任组成的面试团。他们一张口就直接问小龙。“设计理论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设计理论,我更趋向民族化的底子配上时尚化的设计,让人有一种非常职业化的感觉。比如这次省民族博物馆的的公开设计招标时我就想,如果外表上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凝聚力,让大楼就有了一种内敛深度的体现,设计作品的理念从实用性的角度,并加以民族化细腻的表现展示中国走向时尚的一种建筑变迁,而无展示炫耀之嫌……”小龙口若悬河地说。
很显然,小龙的回答让在场几位主考官满意的点了点头。他们也知道小龙之前一直在建筑基层从事施工了好几年。
“你从基层的角度考试问题,从实用性出发,到是体现一个设计作品最精髓的满足供能而美观特点。”主考的院长颇为赞赏的说。
但这时,小龙也看见其它主考官有一些异样的眼神。这是一种感觉。就像这所设计院接待室有一个大大金黄色的元宝有一种俗味在周围弥漫,与眼之所及的写字柜台里,紧张、快速、高效的紧迫和兑争感在他身前身后翻飞飘荡的空气显出一种异样的气味。
“我们设计院是事业编制,不比那么小设计院,来到我们这里除了业务强,还要政治合格。”有一位主考官在旁边说着。
来参加这次面试,小龙打足了精神,头脑保持着高度的清醒。旁边说话的这个主考话是乎话外有话,小龙隐隐的有了一丝不详的感觉。
小龙认真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认真回答着,还有暗自的思考着。
接着然后他们又问了小龙一些设计的专业问题及小龙手上所拥有的建造师资格等。问到小龙的专业及实际业务水平的问题,小龙极尽发挥之能事。
在又攀谈了十多分钟后,一个主考官点着头对他说:“你回去等信儿吧。”
小龙离开设计院时,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他回头看了看这所在幽深林木中的大楼,楼的举架很高,但窗户很窄。走在幽深的铺着红地毯的走廊里,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森严和神秘。走出来的小龙回头留恋的又看了看。
漫长的半个月等待的时间到了之后,设计院在网上公布了最终入围的四个的指标,其中却没有小龙。小龙的朋友觉得很奇怪,小龙却找已有感觉,似乎那里面还存在因为他没有关系之缘故。
有朋友叫他去找设计院问问是怎么回事?小龙不去,他知道去了也没有,人家不要你,你去问了又有何意义。毕竟小胳膊拧不过大腿。
那是一段很灰色的日子。小龙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冥思苦想般面壁思过,真有了一点厌世的感觉。有一天,他接到设计院一位副院长的电话。说要找他谈点事。
于是,小龙再次走进设计院的办公大楼,走进大楼里那条铺着红地毯的幽深的走廊。

在那位副院长的办公室,他亲自给小龙倒了一杯水。这是一个看上去和蔼可亲的慈祥老人。
“方小龙,我们设计院的指标就只有四个,实不相瞒,和你同等条件,甚至要差一些的进了,但是他们是关系户。我们院和其它院也有竞争。我们也需要面上的关系罩着,很多软的东西,不是实力就可以比拼,所以这次对你没能入选我们也表示遗憾。不过,老院长对你还是记忆犹新。很难得,如果你愿意来,只是没有编制,我们院还是欢迎你的。”
副院长的话让小龙很震动,他还有选择,虽然没有编制,他一样还可以进入设计院从事他理想的发展之路。看上去好像他变成了有些来路不明,但方式又合情合情。临别时,副院长说了一句唐人的诗:‘平生不解掩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代表着他愿意作一个伯乐,不放弃小龙这个人才。
但是小龙此时觉得很奇怪。也许在这种事业编制的单位讲关系,内行人已经“司空见惯浑无事”,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而他小龙则一直有一种看似幼稚但却淳朴无蔽的看透一切了这一切的感觉。
他想起他以前国营的X局时一个年轻经理看不惯另一个老经理,说他要把他踩到脚下,有一次聚会拿了一瓶酒叫他的手下人猛灌那位头发有些花白的老经理,老经理喝醉了,然后莫名其妙不回家,睡在他办公室的宿舍,第二天在冰冷的地下死去。
真的是酒精中毒?
单位有人私底上说,酒里有迷幻药,但是谁敢说,谁能了解内情到内情?官方的结论都是:酒精中毒,受冷猝然而死。
似乎有些真的事是不能说的。一切平静的表面,内底是极其尖锐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人生的路该怎么走,就是一念之间。小龙闭上眼,心里一片宁静,他听得见他心里的声音。不去,不去这个设计院,虽然他很想去。
他最后决定不进这个设计院。
他离开的时候,设计院要参加市里的运动会,正组织院里各位人士排练方队。方队人人拿了一把羽毛扇,好像人人都是诸葛亮一样。
这个设计院的,走出来,在外挂个名也在捞外水的大有人在,而且就是这个牌子,就是建筑行业里水平和身份的象征。
小龙走过这个方队,只要他点头,他也可以进入里面。但是他是匆匆地走过。他侧眼看见方队里新进的四个年轻的设计师,他们其中就有顶了小龙位置的关系户。小龙看见他们得意的神色。
回来后,那家猎头继续在坚持不懈地给小给打电话,叫他把简历投给那个私营性质的‘金城汇’房开公司。
这次,小龙没有谢绝,他按着他们的意思直接填上技术部总工的职位把简历投给了那家房开公司。那个职位的工资开得颇高,小龙已经没有进设计院的理想成分,他也在注重物质的东西。
很顺利,他直接来到了金城房开上班。
不管在什么单位,小龙知道,他现在位置,都是朝白领级起步。而作为白领,作为一个一个成功人士必须要学会多种规则,很多直接就是潜规则,并能在万变中如鱼得水方可。小龙深感自已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法似乎使他无法合乎那些潜规则。但他也无所谓了,因为这个不合乎理想,他也不期待或奢望有多大的前途。
金城集团年副总也挺年轻,对小龙也他很关心。他思维清晰,言语锋利,观点让人深思。他的水平任你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他告诉小龙,他也是一个外聘人员,从业务熟练,处理事件的开始起步,在‘金城汇’这个大房开很快升职,做到副经理的位置。确实,来到这个私营房开,小龙有一种新鲜感。眼前这个副总才30几,年轻出众,位置高。这和小龙以前呆的那家国企业不一样,当了总的毫无例个几乎都是45以上,30几的都找不到。
小龙现在是这家公司的最后的职位是副总工程师。他一来到,一下子就很多的事涌过来,大到团队管理,技术提升层,小到对公司开发的楼盘某一间屋或一个用处的具体解释。
来到这里,还不容他细想,工作就像潮水一样涌来。他只有做事的份,考虑工作问题的份,没有自己的思想。这到是私企和国营的懒散之风鲜明的对比。
忽然,小龙爱上了这份的工作,充实他让身体似乎鼓涨得饱满起来。他认为,他与‘金城’房开曾经有一个历史性的误会,现在公司对他是知遇知恩的一个结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