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古之壮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合无奈后退设防,高顺便命军士移开张合堵塞的城门,张毅大军源源从南门入城,便在城上弓弩的保护下,展开阵形与守军对射。
张毅一一慰问过诸路将士,然后回到帅帐,请出何太后令众将拜见。何太后毕竟曾临朝两个月,高坐于帅位,竟然威仪不凡,看得张毅又忍不住色心暗起。何太后嘉勉众将几句,鼓励众将尽快擒拿袁绍反贼,虽然众将基本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却也小受鼓舞。
太后回帐休息之后,众人都向张毅道喜,只言破城全是张毅雷火之功。张毅欢喜大笑,却令幕僚记录众将功劳,众将见之大喜。今日之战,高顺陷阵营登城破敌,又硬抗张合铁骑扑杀,自然居于首功,立即升为裨将军。
甘宁奋不顾身,与文丑一场雷火罐之战不亚古之豪杰,众将有目共睹,都对甘宁胆气武艺佩服不已。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可能看出文丑与甘宁拼雷火罐的绝技,只能叹服,便是王越也大赞甘宁后生可畏。因此,甘宁居次功,暂且记下不提。其余贾诩谋划之功,郭嘉制雷火之功,甚至关羽张飞登城之功,张毅都一一提及,只等破城一并封赏。
若是原来,张毅未必会有如此细心,可是经历壶关感悟,张毅深切感悟到眼前的一切是如此真实。原本演戏之心尽去,再不敢疏忽人事,于人于己都认真不少。
又商议攻城之计,贾诩道:“敌依民居而守,我精兵全无用处,必用火攻才可破敌!”
张毅将不忍百姓死伤的理由一说,然后道:“我非是宋襄公之愚仁,亦非妇人之仁,然则因袁绍一人而伤数十万百姓,我于心何忍?火攻之计暂且放下,文和此前曾说城内或有变化,且保持攻势以迫其变,如果三日之后再无变化,再依文和之计行事吧!”
张毅决心既下,又没到最后关头,众人便不再多言,退了出去组织攻势以待袁绍之变。
却说袁绍救了文丑急急回府,文丑全身多处烧伤,陷入昏迷之中,袁绍急命郎中检视完毕,又亲送其入房养息,有感时局艰难,不由地一声长叹。若非张合麴义死守,暂时阻住张毅攻势,只怕邺城已一战而失。然则张毅军士精锐难当,二则太后大义名份难抗,三则雷火之威无敌。能否守住邺城,袁绍只能长叹一声,随从之人亦是黯然。
审配见众人士气低迷,起身挥臂,奋然道:“张毅区区阉贼,何足为惧!可设置引火之物,然后引张毅夜攻南城,张毅军占领南城之后引发大火,如此张毅大军必灰飞烟灭!”
沮授当即反驳道:“不可!主公以公义守冀州,以仁义抗张毅,如果引发大火必然蔓延全城,如此张毅之军未必能败,而主公之名必败。如果主公失了正义之名,而张毅以骠骑之位,挟太后之尊,主公何以相抗?”
审配反问道:“你是何意?莫非要让出邺城?”
沮授择着语言道:“所谓存人而失地,人地两存;存地而失人,人地两失!退出邺城亦未必不可!张毅兵威赫赫,又挟太后至尊,主公以草草之众抵抗,兵力不敌,大义又失,实在得不偿失。如今主公虽然名为冀州牧,实则只有邺城一地,何不退让而收冀州百万之众,整合精兵再战张毅?张毅既有董卓虎视一旁,必不敢轻图冀州,他之重心在并州!即便他全据并州,实力仍逊于主公,到时一战可擒之,岂不胜于今日无力而强拒之?”
郭图早谋退路,只是他为人圆滑,不肯第一个说出退让的想法。见沮授做了出头鸟,立即接言道:“主公,各位,邺城不可轻弃,冀州亦不可不收!主公何不率军至广平郡邯郸城镇守,向北可收冀州各郡,向南可援助邺城,一举而两得!”所谓援助邺城,只是放弃邺城的另一种说法,全军在邺城尚且无法坚守,退出之后如何能援助?

袁绍既不想失了邺城,又不想将大军与张毅在邺城拼光,郭图之言正合袁绍之意。袁绍心动,却问道:“只是邺城世家百姓恐遭张毅祸乱,我既受众人之托而守冀州,如何肯弃他们而去?”
审配明知退才是出路,无奈道:“百姓留给张毅,世家随军迁走,邺城世家谁若有异议,配自当处理了他!”
沮授一听袁绍之语,便知袁绍亦是这意思,大急道:“主公不可!主公高义大名卓着,士人奔走相投,豪杰竟相报效,于是保有冀州!然则,强迁冀州世家之名传出,天下士人谁敢归附?正南之言切不可行!莫如召世家明言北上收冀州之意,只言愿意相随者必偿以损失。世家惧张毅兵匪,又得主公仁义承诺,自当相随北迁。如此既保有世家之心,又可传扬张毅恶名,岂非一举两得?”
袁绍听了沮授之言,大笑道:“则注之言正合我意!如此,请正南与则注邀约世家之人,我当亲自向他们明言此事!”
可怜袁绍信使未归,袁绍尚不知张毅上党有失,董卓大军全力进逼之事,以为张毅会拼死进攻邺城,竟然首先退让。正如当年中国镇南关大捷,可惜八百里加急快报快不过法国人的电报,与法国人签订不败而败的和约之后,大捷的消息才传回北京。如果袁绍知道张毅上党有失,恐怕不仅不会生出让邺城之心,还将誓死拖住张毅大军,让他不能全师而还,结局或将两样。
袁绍决定了进退大计,又思量起留守之事来,如今高览已死,颜良已残,文丑重伤,袁绍竟不知让何人留守。
袁绍坐于帅位沉思,一众文武都不敢打扰。忽然脚步响处,只见文丑全身甲胄,昂首挺胸而入。袁绍见了文丑,惊道:“子美如何不在床休息,却着甲来此?”
丑头发如同野火燎过的秋草,黑黄卷曲,好在脸上没落下伤痕。文丑放声豪壮而笑,乱发带来的萧瑟之感全被一扫而空,然后文丑振声道:“区区小火,焉能伤我?所谓国难思良将,当此危急之时,某当为主公分忧效死,且请主公吩咐!”
丑豪爽大笑,众人无不钦佩,文丑的身体众人都亲眼见了,所谓遍体鳞伤正是其状。然而刚刚从昏迷中醒来,便披甲入帐,如此可谓古之壮士!铁甲覆伤之痛,袁绍感同身受,上去拉文丑之手,然而文丑之手却拢在袖中没有伸出。袁绍想起文丑双手无一块好肉,不由潸然泪下,泣道:“子美,我已有成全之策,你可先回去养息!”
丑忍住动荡之中的痛楚,咬牙下拜道:“主公所议之事,末将已经尽知,请让末将留守邺城,必不让张毅夺我寸地!”
袁绍摇头道:“子美重伤在身,当静养要紧,此事提也休提!”
颜良下拜道:“主公,请让末将留守,末将愿与张毅决一死战,以雪前耻!”
袁绍见颜良空悬的一臂仍重重裹着,如何放心让他留守,可是其余将领都是新收,袁绍实在无法放心。一念至此,袁绍只好道:“既然如此,请子真带伤留守,总统邺城军事!只是子真不可亲自出战,随行必多带卫士!”
颜良豪勇更在文丑之上,亦大笑道:“主公,末将虽断一臂,可当初临死搏命,武艺不降反升。此时虽少一臂,战力未必下降,便是吕布某亦敢放胆一战,主公勿忧!”
三天下来,袁绍军只余七万人,当下袁绍重新分配各军,中军仍保持五万人,颜良率张合、赵浮程涣两万人留守。袁绍做好一切撤退准备,然后决定大军再坚守邺城三天,观看情形以定最终进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