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孝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外,舒涵被人从灌木丛中发现摇醒。
“抓刺客!有刺客啊!”她立刻呼救,一边向院内冲来,却被一众虎着脸的靖卫挡在门前。
秦韶收回望向院外的目光,若有所思。
舒涵不会无故大叫,除非……
容宿脸上果然闪过一丝怫意,又笑嘻嘻道:“这丫头在院前撞破我,不得已之下将她藏在草丛里,王爷亦可见我并无害人之心,否则岂会留她活口?”
巧言诡辩!
裕王冷哼,分明是知道草丛里的舒涵不多时就会被巡逻侍卫发现,这才不得已现身,却硬生生被他说成“证明清白”的证据。
谁会想到那初见时处处无能的容四,竟如此机变。
这个事实也让裕王看向秦韶。
说起来,当初第一个识破容宿真面目的人,还是她。
却见秦韶低头盯着地砖,嘴里囫囵不清地似在嘟囔着什么。
“绍儿?”裕王唤了声。
“是,父王。”秦韶抬头回应,眼底也渐渐有了几分底气。
原来容宿也不是神,他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
既然舒涵都能坏他好事,自己又为何不能拼上一拼?
再不济,也不会比前世更坏了。
一盘落子成局的棋在她脑海中渐渐成型。
“你身体不适,就先回房休息吧,这些课业,耽误了也无妨。”裕王给她一个“带病读书”的理由。
这世上也不只有容宿一个聪明人。
秦韶瞬间会意。
裕王这是要让她继续称病,而且要“一病到底”,病到不能去长安,更不能继承皇位。
这也算是对皇帝和长安那群眼巴巴观望着的朝臣们一个交代。
可她现在,不想病,也不能病了。
“咳,”秦韶捂着胸口喘气,瞄一眼容宿,朝裕王拱手道:“儿子方才读到第四卷颇有些疑惑,还未同先生请教,实在于心不安。”
容宿挑眉笑了。
裕王则顺水推舟道:“身体要紧,其他的容后再议,来人,送世子去后堂休息。”
秦韶边喘边走,出房门时还咳了三声,做足了姿态。
至于裕王和容宿到底说了什么,她倒不甚关心,左不过又是那些扯皮条的话。
眼见着方昭然就要抵达渝州,父王就是撕破脸,也不会把她交出去的,容宿便是巧舌如簧也无用武之地。
回到后堂,秦韶立即见了舒涵。
舒涵只说自己发现他模样面生,刚想叫人就被容宿一手捂住嘴打晕拖入灌木从中,还眼泪汪汪地自责没能及时报信,让秦韶受惊。
秦韶挥挥手道无妨,又命人送她一些首饰压惊。
“大嫂那边,你还是要去的,尤其是骋儿,我尚在病中恐过了病气给孩子,你便每日都替我逗一逗他,记得,是每日。”
舒涵此处才觉秦绍抬举她,用意颇深。
但这正是她想要的。
对于绍爷来说,她就该是那个独一无二的。
“舒涵明白了,一定为骋爷裁制新衣,与大夫人说话解闷。”她屈膝一礼。
明白就好。
秦韶心中石头落地,府中算是稍稍平静一些。
再说容宿在裕王那儿碰了钉子,回到别院,就见周斌一脸怪笑:“四爷见着那‘惧您如虎’的世子爷了?”
容宿知道,周斌是在打趣他那夜的话,便径直走向上座。
“还未听说过哪个软蛋竟敢对虎挥剑的,怕别是秦世子要做那打虎的武松了吧。”周斌大着胆子嘲笑。

“看来周先生此行不虚。”容宿经过时拍了拍周斌胸口,有意无意落在那中箭之处。
周斌忆起当晚失算,竟被小世子一箭破功,脸色颇臊也没心情再打趣容宿。
“诚如四爷所料,经喜儿一事,裕王果然将秦骋挪到了距他最近的东和苑,顾氏身边的人也大换,咱们布下的两条线都不中用了。”周斌越说脸色越沉。
裕王这是将两条路都堵死了。
“裕王这些年卧薪尝胆,明里暗里也网罗了不少能人,只怕这次,我们占不着什么便宜了。”容宿转了转手上黑黄油亮的琥珀珠串。
“这可如何是好,若是等方昭然来了——”
“来了岂不更好?”容宿打断他,意味深长地摸了摸下巴:“更何况,如今我们很可能不是在孤军奋战……”
周斌颇有疑色:“您发现了什么?”
……
渝州城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一夜滴答不停,晨起时仍是雾气弥漫,加之多林多水,依山而建的吊脚楼若隐若现,偶尔飞起一排惊鹭,颇有水墨画的恬淡意境。
入画的小路上,一行行人车马匆匆。
为首的男子藏蓝长衫不加坠饰,脸上胡须荏苒,面色青白,可见有些日子没休息好,身后十多个仆役家丁也是一身疲惫。
赶在渝州城门打开之时,一行人递引子入城,直奔裕王府而去。
裕王府坐落城北偏东处,十几年前便是一处富贾家宅,这些年依着亲王规制扩建早已是最气派之处,远远望去便能锁定方向。
王府门前,小厮还在清扫昨夜积水,瞧见这一行人不由好奇地伸头张望。
只见蓝衫男子率先下马,径直跪倒在门前。
这可是天大的奇闻。
敢来王府拜会的,哪个不是官家子弟,盛门贵子,便是真有事相求,也不会径直跪到大门前,除非是他们一族都彻底不要脸面了。
王府前门管事拎着衣角小跑过去。
倒是真眼生。
“小子扬州柴氏,家中世代经商,空有财帛千匹,却不能治好老母重疾,令母亲受苦颠簸,实是羞愧难当。”男子声声泣血,竟真哭出一脸鼻涕眼泪。
至此,管事也将情况报入府内。
原是这位江南巨贾柴孝子是来求医的。
论说就是求医也求不到王府头上,奈何这位柴孝子的老母亲身患的是痈症,一路从江南求医问药也不见好,听闻胶州柳氏传人玉成先生就在裕王府,最擅医这痈肿之症,这才不远千里带着老母登门求医。
“这还真是孝感动天啊。”容宿闻听那柴孝子现在还跪在王府门前,不由嗤笑:“就是蠢了些。”
周斌也摇摇头:“官场上但凡知道些旧事的人都晓得,那位玉成先生早在二十年前就立誓不再医此症,可惜了他的一片孝心啊。”
他们这种文士一向爱惜羽毛,立下诺言便断然不会更改,否则岂不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
至于是否草菅人命,周斌不以为意。
果然,玉成先生闻讯径直拒绝,还劝他早些寻访其他名医,莫要耽搁老母病情。
柴孝子痛哭流涕,在王府门前磕了二十多个响头,玉成先生却再也没有递话出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