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岔路》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已经在下面列出,那么本书的名字继续使用第一部的名称已经不大合适,是以,锅锅向起点方面提出了更改书名的要求,要求正式将本书的书名修改为——《岔路》。
希望诸位书友以后能继续支持《岔路》。
※※※※※※※※※※※※※※※※※※
韩承宪和向世诚不知道老爹所说的大旱是个什么意思,在他们还不老成的计算中,尚无法将天灾和**联系在一起,而且两人此时再不是当初的相府公子,而是武卫军中的两名低级军官,金国左丞相所说的话事关军国方略,又怎么可能是两个小小的百户所能了解的。倒是屋中其余几人立时在脸上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情,显是领会了韩璐羽话中的谋划。
不过,作为两人的“老爹”,韩璐羽很快就将话题转到他们身上,“承宪、世诚,你们两个过来,”金国左丞相大人招来两个儿子,指着严实对二人道,“见过严伯父。”两个小子对视一眼,对着严实就是躬身一礼。
严实乃是韩璐羽部将,而眼前这两个小子乃是韩璐羽的儿子,如何敢受韩承宪、向世诚两人这躬身行礼?没等两人拜下来,他已经是一个激灵自座位上站起身子躲闪到了一边,双手直摆,口中还忙不迭的叫道,“两位公子千万不要这样作,这如何使得?两位公子快快起来……”
见到严实如此作态,韩璐羽脸色一整,肃然对他道,“武叔不要推辞,我让这两个小混蛋与你施礼,也是想托求武叔一事。”严实哪敢对韩璐羽说个“不”字,刚要开口,却被金国左丞相大人摇手制止道,“武叔且听璐羽说完。”说话,韩璐羽指着两个孩子道,“这两个小子胡闹,竟然在我岳父那里混来了一个百户的出身,不是我韩璐羽看不上百户的军阶,只是这两个小子的一点军功实在是取巧,是以我才将他们两人送到武卫军中磨砺磨砺。但是,好兵不是靠训练可以练出来的,只有上了战场,真正和敌人一对一的拼杀,见过鲜血的士兵才能成为精锐之师……”
严实有些迷惑的看着韩璐羽,金国左丞相所说的这些他都清楚,只是不明白,左丞相大人今天突然说起这些有什么用意。他望望站在身前不远处的两个小子,忽然之间似乎有些明白了韩璐羽的心思。可是,另外一个疑问又爬上了他的心头:两个公子,韩承宪必然是未来的世子,继承韩璐羽的大位,向世诚也不会仅仅当个百户那样简单,韩璐羽要这两个已经将来可以笃定是朝中大官的孩子上战场学普通士兵般拼杀作什么?他就不怕两个孩子有什么闪失么?
果然,韩璐羽继续道,“所以,我想让这两个混蛋随着武叔一同出征,好好在军中磨砺一下,让他们身上也沾染些敌人和自己的鲜血,见见战场上的尸山血海。”说到这里,韩璐羽回身对站在身边的韩承宪和向世诚道,“你们两个小混蛋,还不快快见过严元帅!”
由于是下属军官给元帅见礼,严实不得不侧身站着,算是受了两个大孩子的半礼。脑筋急转之间,他已经可以确定,这是韩璐羽在为两个小子以后接掌军权作准备。
要知道,军中最重军功,若是一个没有军功的人突然好像从天而降般掌握兵权,无论普通兵卒或者各级军官们都不会作到心服口服。就好像是韩璐羽一般,当年韩璐羽初到南京路的时候,虽然有炮杀铁木真的功绩,却也不大被南京的军队所看重,直到他亲自领兵平灭了李全的红袄军后,谋略深远、行事果断的韩璐羽才被南京的军官和士兵们所接受。军队对于统帅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要求能有一个可以带领他们打胜仗的统帅而已。这个要求很简单,又很难做到。统帅的胜绩也只能依靠不断的军功来体现。
有了这样的认知,严实心中大略有了计较,开始默默盘算着应当将这两位小祖宗安排到哪里才好。
谁知,韩璐羽突然大喝一声道,“韩承宪,向世诚!”
两个半大孩子立刻大步走到金国左丞相的身前,依着军礼对左丞相大人施礼道,“回大帅,末将在。”
“军中无父子,你二人虽是我韩璐羽之子,但是到了军队中,你们就只是我手下两个骑兵百户,若是让我听到你们的部下或者同僚知晓你们是我韩璐羽的儿子,小心军法严办。若是让我知道你们怯阵畏敌,你们也就不必回来见我,直接自杀好了。”说完话,不理会两个孩子脸上有些兴奋有些担忧的神情,金国左丞相转身对萧锐道,“萧叔叔,这两人就是你军中小将,本次发兵,请萧叔叔担任前锋,而他们两个,就带上本队人马作为前锋的前锋好了。”
直到这时,严实才明白,韩璐羽这次是真的下了狠心要将两个儿子送到军中锻造,不是简单的混些军功而已。他的脑门上有些见汗了,要是真的按照韩璐羽所说,这两位公子的安全没有人可以保证,虽然宋军、或者说是伪唐军队的战斗力与金军差上一大截,可是,只要是打仗就得死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手下不会在战斗中出现伤亡,更不要说是前锋部队中的前锋部队……

“大人三思啊……”一边的刘楚材也看出了严实的为难之处,急忙站出来劝谏着。
“不必,事情就这样决定了,”韩璐羽打手一摆,制止了刘楚材的话,接着对那面遮挡住通向内室房门的屏风道,“文浩,出来。”
“是,大人。”不高的男声在屏风后面响起,随即,一个身材高挑的年轻男子走了出来,对着屋内众人行了个罗圈礼,“叔父,刘文浩见过叔父以及各位大人。”
诸人抬眼看去,竟是那个韩璐羽亲信中的亲信、自韩璐羽府上走出去为官的刘文浩。无论朝廷中其他官员对于刘文浩怎样评价,对于站在其身后的那位左丞相大人在其升官过程中所起到作用有怎样的猜测,可是刘文浩这几年也升到了枢密院的从五品经历,而且他本人的干练和豁达,得到了每一个曾经与他共事的官员的好评。
指着刘文浩,韩璐羽对严实道,“刘文浩,武叔你应该见过的,现在是枢密院的从五品经历,这次作为枢密院派在军中的知法,帮助武叔你参赞一下军事,也让他长长见识,不要老是在中都窝着。”
韩璐羽说完,刘文浩立刻走到严实面前,对着严实深深一礼,“刘文浩见过严帅。”
这时的严实哭的想法都有。乖乖,不过是十万人的军队而已,韩璐羽竟然将左丞相府四位公子中的三位安排了进来!还好,那位四公子韩弘范年纪还小,不能上战场,否则的话,一旦出事,他严实就要考虑是不是直接抹脖子、上吊了。可是,就眼前这三位,也让严实欲哭无泪……可是韩璐羽的命令又不能违抗,只得自我麻痹似的安慰起他自己来,“还好,这位刘文浩刘公子是个书生,不必上战场厮杀……”
事与愿违,韩璐羽的几句话让严实彻底掉进了冰窟窿里,“文浩虽是文人儒生,但是,北地男儿么,怎么能不会弓马骑射呢?相反,文浩的弓马极其娴熟,又擅长火铳射击,就是上了战场也不需要别人来保护啊,哈哈哈哈……”
“笑什么呢?这样开心。”一个声音将韩承宪自回忆中惊醒,原来是好弟弟向世诚,“呵呵,我想起那晚严帅的表情,还真是好笑……”
向世诚没有韩璐羽幸灾乐祸的本事,小心的看看道路两旁的的树林,看着那已经被难民们将树皮拨的干干净净的树木,有些沉重的道,“这次宋国的大旱,只怕比想象中的要严重的多啊……”
“嗯……”提起这个话题,韩承宪的好心情也烟消云散,看着那些倒在路边的尸体道,“他们都是听到我军在随州放粮的消息才赶过来的,可惜,就差那么几十里的路了,竟没有挺过去,倒在了这里,更不要提那些没有听到消息的难民了。这场大旱,还不知有多少人饿死呢?”
“听说,李全那厮竟然将自己境内的难民向荆襄两路驱赶,不走的就地杀死,而且尸体也当场被人抢到生生吃掉了……”谈起伪唐境内的惨状,虽然只是经由南来难民的转述,却已经让两个自小锦衣玉食的公子感到可怖,“李全那厮简直就是畜生,根本不是人,当年爹爹为什么没有将他抓住呢”向世诚遗憾的道。
“可是,我们这样行军,每到一处州县就开始放粮,设置粥棚赈济百姓,分摊下来,一天只能走上十几里路,如此走法,要走到何年何月才能见到伪唐的军队呢?”韩承宪有些焦虑的道,他已经开始不耐于这样的行军方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识下战场的滋味。
“这是老头子的计划,我们必须遵守。”向世诚无奈的答道,“况且,我们是前锋的前锋,若是与大队脱离太远,就是失职,那个时候老头子饶不了我们。你忘了老头子当初是怎么惩罚我们的了?”
提到自家老子,韩承宪背脊上一阵发凉,好似那个现在应该远在千里之外中都城内的左丞相大人出现在眼前般在马上坐直,挺挺腰板,“我们现在是军官了,要听从将令不是?而我们两个接到的将领就是在前锋大队前二十里处提前为我军探察情况。这个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去完成……”
向世诚看到自己那个一向不服管教的哥哥如今这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憋不住就想笑出声来。这时,一阵急匆匆的马蹄声自远处传来。仅仅是四五个弹指的时间,那匹战马就到了两人的眼前,却是派出去的侦骑。只见这个探子趴在马上大气直喘,有些焦急的对二人道,“两……两位……大人……前面……前面十五里外……发现……发现伪唐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