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刘楚材一家安顿在扬州城内,韩璐羽看到刘楚材的两个儿子刘铉和刘铸,二十出头的年纪,身体强健又颇有乃父的儒者风范,大是满意,当即提出让两人出仕于他,入韩璐羽的亲军,以百户衔作了亲军的正副参议官。刘楚材这次将妻儿家小带到两淮,就是为了能在韩璐羽手下光兴家门,又如何会拒绝,自是高高兴兴的让两个儿子拜见了主公。
刘楚材到两淮后不过三五日时光,又有西京的急报送到,言“完颜合达听闻先帝皇后与两位皇子尽皆被害,大是悲痛,全军戴孝的同时,与诸镇商议嗣位人选,最后推出故升王完颜珣的三子、现为温国公的完颜守礼,即刻朝拜新君。第二日,完颜守礼继监国位,改名为完颜守绪,七日后将要正式在西京登基,继承大位。”
随手将情报交给正与他对弈的刘楚材手中,韩璐羽乘着对手仔细观看情报的时候,悄悄在棋盘上布下两粒黑子,以扭转自己大龙被困的危局,嘴上却不闲着,带着一丝不经意的口气问道,“晋卿公,这个完颜守绪是何等样人?”
对自己主公的小动作佯作未见,刘楚材一手捋着他那长长的美髯,一手轻轻敲击着放着棋盘的紫檀木小几,心中却对两淮的情报能力大是吃惊,看看日子,完颜守绪改名继监国不过距离今天才三日,韩璐羽安坐两淮就已经得到千里之外西京的消息,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就是当初先帝完颜从彝也没有这样的快捷传讯。单看这情报一面,就知韩璐羽此人其志不小。
思索一阵,刘楚材整理下脑中的信息后,才用他那四平八稳的声音说道,“都帅,完颜守礼此人……哦,现在应该叫他守绪了……嗯,守绪此人,儒雅有礼,喜好我汉家经典,颇有才学,且风骨不凡,若是在承平之世,倒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说罢,他看到韩璐羽脸上略有忧色,张嘴笑起来,又继续道,“都帅不必担心,此人虽有才学,却还有两个弱点,让他无法成为朝廷的又一位中兴之君。”
“哦?弱点?”韩璐羽本来就担心再出现一个中兴皇帝,将先帝完颜从彝那未尽的削藩大业继续进行,使自己地位不保,此时听闻刘楚材还有下文,心神一振,微微将身子挺起,竖起耳朵生怕漏了一个字。
“完颜守绪此人生性有些软弱,”刘楚材看到韩璐羽一脸的专注,自尊心得到满足,也不废话,直奔主题的说道,“这些只怕是当初章宗皇帝以及先帝桓宗皇帝在世时每个皇室宗族都有的通病了。”完颜从彝过世,虽然永济父子登基的背后异常诡异,却无法否认从彝的皇帝地位,只好上庙号“桓宗”。
“章宗皇帝盛怒之下连太子都敢杀,更何况那些个血缘略远的诸王了。桓宗皇帝虽是中兴皇帝,但不知为什么对于诸王的防备也很重,直到桓宗朝末年才开始依赖宗室将帅节制我们这些汉人。”韩璐羽点头道,他已经将改了汉姓的刘楚材当作是汉人来看待,尤其是站在一同对抗女真显贵这个立场上。
“嘿嘿……”刘楚材冷笑,他比韩璐羽年长二十几岁,自是知道当初章宗皇帝死后发生在中都的那档子事情,只是,他作臣子的,不愿主动说起此事罢了。
“难道……”看着刘楚材这副表情,再想想那一直流传在中都的谣言,虽是身坐在自家后园,桓宗皇帝从彝也已经死去一些时日,韩璐羽仍不自觉的压低声音的问道,“难道那个传闻是真的,章宗皇帝驾崩前真的指定的是那个永济即位?”
“这个么……”毕竟已经五十二岁,刘楚材捋着胡须没有正面回答,“我们都是金国朝廷的臣子,况且事情已经过去数十年,都帅还是不要关心此事的好。”说着,他话锋一转,“完颜守绪性子软弱是第一,其次么,他是被一群藩将推举上台的,手中会有多少实权,完颜合达会给他留下多少实权,很不好说啊。那合达还没有皇帝在手的时候就开始大封天下,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我怕汉末的事情在本朝重现啊……”
“嗯……”韩璐羽点头道,“由此看来,完颜守绪想要成为中兴皇帝,却是千难万难呢。只是……”说着,他顿了顿,才有些怀疑的说道,“只是要完颜合达行那魏文帝之事,不太可能吧,完颜合达似乎不是那样的人啊……”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由不得主帅。就是完颜合达不想作,难道他的手下当中就没有想作开国功臣的人了么?”说着,刘楚材用眼睛瞄了瞄韩璐羽,又接着说道,“就算完颜合达上下一心,难道其他那些诸镇藩将中就没有想要登上那个位置的人么?人心难测啊……”
看到刘楚材那道诡异的目光,韩璐羽坦然接受,且对眼前这个参谋如此擅长揣摩上司心意感到高兴,毕竟是文人出身,又在官场中混迹半生,虽然官位始终不高,却对上司的想法异常敏感,又十分了解中都以及各地大员的情况,刘楚材可说是个再好不过的活资料了。没有半分想要躲闪那道目光的意思,他只是调转话题说道,“现在完颜合达已经拥立新君,自是要讨伐逆臣,就是不知道中都内的二位会作怎样的准备?”

“其实,现在事情的发展,人力已经无法扭转,面对西京五十万人马,永济父子不过三条路可走罢了。”刘楚材捋着胡须不文不火的说道。
“哦?哪三条路可走?还请晋卿先生试言。”作为主人的韩璐羽尚未说话,一个声音立刻在刘楚材的背后接口道。
刘楚材显然有些吃惊,转身看去,原来是韩璐羽的老弟方子谦带着史天倪、彭义斌、严实、张君佐等人涌进后园,正好听到他最后一番话,于是方子谦笑着接了一句。耶律那是契丹大姓,东丹王一脉自辽国景宗后稳居帝位,是以刘楚材在契丹人中间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加之刘楚材是韩璐羽一众幕僚、部下中的第一个文人,金国世风承袭宋国,重文轻武,就是韩璐羽这样的高官,也以结交文人而自诩。是以在韩璐羽部下之中,对于刘楚材还是很尊重的,开口闭口皆以“先生”称呼,极大的满足了新加入者的虚荣心。
看到韩系一派主要干将都在此地,刘楚材意识到下面的对答将会决定他在韩系中是否得到信任与重视,是以并没有着急回答,先拿起小几上那碗吓煞人香,仔细品尝一口,又在脑中整理一下,才张口说道,“西京势大,广有兵员五十万,而中都城内不过兵马十万上下,虽是朝廷精锐,仍显力弱,以楚材看来,从恪现在第一件事就是要选择,是战还是逃?若是要逃,自是好办,脱下龙袍打开城门亡命就是。不过,那个时候,一个普通的捕快都可以将他们父子拘押,天下之大,又有谁敢冒着五十万大军压境的危险收留他们父子呢?”
说着,刘楚材好像觉得口干,又喝上一口茶水,才继续解说,“若是战,那么从恪就要立刻整备兵马、加强中都的战力。中都虽然兵力不足,但是当初海陵王与世宗时曾迁徙大批女真猛安、谋克户入中原,就在中都周边安置。这些人多为军屯形式耕种,若是派人加以整顿,旬日内可收兵马二三十万,如此看来,中都方面并非没有一搏之力。”
看着部将中露出恍然的神情,刘楚材又道,“有了兵马,从恪就要选择,是主动出战还是凭借中都城防固守。以楚材所见,前番南朝内乱尚未过去太久,史弥远就是派兵主动接战,一战而败,造成临安防守薄弱,才如此迅速的败亡。从恪此人小有聪明,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加上那些女真猛安谋克户,虽是军户,也和普通农夫百姓相差不多,未经训练,岂是合达、陈和尚、高德玉等人百战之师的对手,出城决战,不过自找速亡罢了。况且,中都城防坚固,就是那蒙酋铁木真,以精锐蒙古铁骑攻打了十余年,都没有攻破,足可依赖。我想,从恪必然是闭门固守,以待西京方面自乱。”
“内乱?”张君佐疑惑的问道,“西京方面一心讨贼,以便成就拥立大功,又如何会出现内乱?”
“呵呵,功名、权欲、军心、粮草,”一边的史天倪冷笑道,“只要久战不利,什么事情不会出现,说起来,西京的军势虽盛,也不过是利益的结合而已,若是永济父子开价更高,说不定那些镇将中谁就会变心呢……”
忽然,史天倪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要知道,韩璐羽的岳丈高德玉可就是他所谓的“利益结合”中的一员,而他们的顶头上司、两淮制置副使大人也正等待时机,好加入到这群“利益结合”之中去。霎时,他的脸变得异常苍白,嘴张的大大的,不知应该如何才能闭上了。
看到自己最为倚重的部将出现如此情形,韩璐羽大度的笑笑,又拍拍史天倪的肩膀,才对众人道,“若是从恪坚守中都,则此战的胜负还很难说,甚至连他们何时可能分出胜负的无法预料,我们么……”说着,他展出一副无辜的表情道,“我们么,还要继续谨守边防,以备南朝。”
“哈哈……”众将大笑出声,就是刘楚材也在脸上现出微笑,在座所有人都清楚,韩璐羽的话不过是搪塞之词而已,说不定,决定中都城下双方命运的力量,就是他们这支远在两淮的精锐武安军呢。
看到众人谈笑起来,韩璐羽突然站起身。上司起身,那些部将们自是不敢再坐,也纷纷站起来。当刘楚材刚要随着众人站起时,却猛然被韩璐羽一双大手按住肩膀,牢牢的钉在竹椅上。
只见韩璐羽对手下部将们大声道,“古人云,国之将战,必先决算于庙堂,‘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今有晋卿公为我庙算,璐羽犹如虎添翼,晋卿公之能不亚于周之吕尚、汉之张良。”说罢,他对刘楚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后,才又对手下道,“今后你等众人,不得对晋卿公无礼,无礼者——重罚!”
《血玫瑰—风之岚》正式更名为《青龙血裔》,于冒险者天堂首发,敬请关注——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tw/index.php?fn=story&sid=27511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