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在中都的韩璐羽于金正大二年,宋正隆八年,西历1243年,宋国十月初四日接到了两淮全部沦陷的消息。自从攻取中都后,他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改善情报组织在金国内部的传输情况,使得身在中都的他可以更加迅捷的了解金国各地发生的事情。
两淮沦陷,早就在韩璐羽预料之中。当初进取中都的时候,若是宋国趁火打劫,进攻河南、陕西、四川、两淮应当如何是好?关于这个问题,在韩璐羽的谋士之间发生了些许争执。
第一个被排除的是陕西,因为陕西虽然兵力薄弱,可宋军若是进攻陕西,必然会遭到四川金军与河南金军的夹击,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兵败的下场。而四川、河南、两淮三地呢?
四川只有万余忠孝军驻守,东北方向虽是陕西,可是由于蜀道艰辛,若是陕西的金军增援四川,只怕还没有进川,溯大江之流而上的宋军就会攻克了成都府。再者,四川西面是吐蕃诸部,自己尚且打个不休,更没有可能出兵来增援四川的金军。加之守在重庆府的曹友闻天天整兵备武窥视四川,是以,宋国进攻四川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那么,河南与两淮,宋国又会进攻哪里呢?韩璐羽最怕的是宋国郑损发疯,一边派孟珙自荆襄进攻河南,一边自己从临安府出兵进攻两淮。如此一来,纵是两淮、河南两地留守有二十万兵马,要想挡住宋军的进攻,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就算是最后战事以韩璐羽的胜利而告终,那么他自己倚为财赋来源的河南只怕也会被打烂了,那个时候,韩璐羽自己哭都来不及。
“决不能允许出现这种情况,”韩璐羽当即否定了部将们要求分兵拒之的建议,“若是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嗯……不,只要宋军进攻两淮,我们就让给他们好了,宋军来了不必抵抗,两淮所有军队退出两淮,到河南驻扎,必须将宋军对河南的破坏降低到最小。”他的命令不容置疑。
于是乎,两淮大地便上演了一场不交战的战争,数十万大军之间保持着两日的路程,彼此始终看不到对方的旗帜。当然了,韩璐羽也没有那样好心,六年前那次搬家行动没有作成,这次自是不会放过,宋军所到之处,府库之中空空如也,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而淮水之上,由彭义斌指挥的水军们却忙碌的很。
“呵呵,”随手将两淮战报丢在书案上,韩璐羽笑着对此时已经是户部尚书的刘楚材说道,“这个孟珙还真是不客气,我吐出来的骨头他就这么吞下去了,就不怕自己无法下咽?”
“只怕现在的孟珙是饥不择食了,不然,他怎么会违抗圣旨进攻两淮呢。”刘楚材虽掌握了金国财赋大权,但是,私下里仍是韩璐羽得力参谋。
孟珙出临安之初,韩璐羽就已经知晓这位宋国左丞相兼枢密副使出征的目的,还得到了那道圣旨的抄稿。所以,韩璐羽特地下令将两淮半数以上的留守部队调往河南,并要求彭义斌的水军在荆襄与河南之间的河道上加强盘查。谁知,孟珙北伐的声势造的蛮大,进攻目标上竟公然违抗圣旨的命令,放弃进攻河南,转而攻打两淮。
满腹狐疑的韩璐羽有些吃不准孟珙的行动是不是与郑损私下里商量好的计谋,虽有机会分兵保住两淮,但他仍然放弃了,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将两淮的驻军全部撤出了淮水以南。就是为了这一点,金国朝中针对韩璐羽的不满之声甚嚣尘上,许多大臣甚至当着韩璐羽的面就指责其不战而逃、丢失国土,实在是一个逃跑将军,更要求朝廷处置丢失两淮的主要将领,连坐与这次战败有关的所有人员,这些人的矛头已经明里暗里的指向了身为参知政事的韩璐羽。
“那郑损岂是如此好相与的,孟珙公开抗命,又自领了两淮镇抚使,郑损会有什么动作呢?”韩璐羽双手抱拳支住下巴,有些神往的样子说道,“希望他不要让我太失望了……”
“只怕大哥真的要失望了,”走进门的方子谦刚好听到了韩璐羽的话,笑着对他这位义兄道,“这是宋国最新的情报,看来郑损并不准备追究孟珙呢。”
“哦?”韩璐羽有些奇怪的坐直身子,接过了那份书写在薄纸上的情报。
原来,早在孟珙违命进攻两淮的时候,郑损就已经派出了使者,以宋国皇帝的名义向孟珙问罪。谁知接见了天使的孟珙振振有辞的说,圣旨只是要他北伐金国,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地点,他看到原本想要进兵的河南此时兵精粮足一时不可能拿下,就自作主张转向进攻了两淮。就在使者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孟珙搬出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说辞,将使者“送出”了两淮地界。

那使者回去后向郑损如此陈述,其中自是少不了一番添油加醋,将孟珙一副“飞扬跋扈、目无君上”的样子描绘的淋漓尽致。可此人的心思算是白费了,郑损听了他的汇报后没有丝毫反应,只是淡淡的说了句“知道了”便打发他走人。其后,郑损对于孟珙自领“两淮镇抚使”的行为既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用宋国朝廷的名义发出对孟珙的降罪诏书,似乎根本就没有这码事一般。
看着情报,刘楚材的眉头微微皱起,抬眼望望坐在书案后的韩璐羽,金国参知政事大人没有说话,双眼好像死死盯住什么东西似的看着眼前的虚无。“参政,”刘楚材试探着张口说道,“参政,南朝的事情有些奇怪啊,好像这次郑损急急忙忙将孟珙赶出临安的样子。”
“我觉得我们似乎作了一笔赔本买卖。”方子谦虽没有朝廷官职在身,却始终居于韩系人马的二号人物,在韩璐羽面前有着说一不二的特权,更可贵的是,这位韩系崛起的大功臣从不居功自傲,也不利用自己与韩璐羽的关系欺凌下边的将领、官员,相反的,他经常以一副后辈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正是如此,让方子谦得到了韩系上下人等的一致尊敬,包括比他年长许多的刘楚材、史天倪等人。
“子谦不妨仔细说说,”刘楚材大有同感的对他说道。
“这个……”方子谦思索下,才有些迟疑的说道,“似乎郑损不需要孟珙待在临安了,他将孟珙派出北伐的举动完全是为了将此人赶出宋国中央朝廷,并消耗他的实力。因为一向阻止孟珙出京的李全这次竟然带头支持郑损的举动。李全是郑损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的话就是郑损要在朝堂上发出的声音,如此一来,郑损的目的就可以清晰辨别了。若真是这样的话,我想,为了保存实力,孟珙决不会轻易拿出自己手中的军队与我们对决。果真如此,我们只要加强在两淮与河南的防备,就可以打消孟珙进军北伐的想法。”
刘楚材看看一边阴沉着脸的韩璐羽,看着显然心情极为不好的参知政事大人。只见韩璐羽手中用力,竟一把折断了握着的笔杆,墨汁崩溅了他一身,参知政事大人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来,“郑损……孟珙……李全……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一边的方子谦、刘楚材可以理解韩璐羽此时的心理,这是一种算计失误的羞辱感与挥出的拳头打在空处的无力感,二者相互交织,内中苦涩也只有身为主君的韩璐羽才能完全体会出来。
坐在太师椅上,韩璐羽定定的看着眼前的地图,看着被宋国……嗯……或许说是被孟珙才对……生生夺走的两淮地界,想起六年里在两淮的点滴往事,都让这位金国朝廷的权臣、参知政事大人心中感到无比的颓丧与气愤。
就在这时,一个人影从门外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来不及通报,边走还边大声对屋内的人说道,“大人,事情不妙,出事了……”
韩璐羽的眼睛猛的一抬,沉声道,“张柔,稳重些,你还是朝廷的刑部尚书么?为何如此毛躁?”
那急匆匆走了进来的张柔一眼看到韩璐羽双目之中蕴涵的怒火,心中一团急火倏的凉了下来,双手拱起对韩璐羽行了一礼,才尽量放慢语速的说道,“禀告大人,朝中有大事发生。”
“朝中?大事?”韩璐羽有些奇怪了,他人还在自己的参政府,朝廷中没了他说话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呢?摆摆手示意张柔站直身子,“德刚不必惊惶,你且慢慢说来。”
“是,”看到韩璐羽一副镇定的样子,张柔也慢慢稳定住了情绪,深吸两口气后,才用平常那种四平八稳的声音说道,“回禀参政,今日尚书省的议政聚会大人因为军情原因并没有出席。在议政上,兵部侍郎爱申忙哥以大人损兵失地为由,要求尚书令完颜阿喜将兵部交由能吏掌管。完颜阿喜顺势下令,以咸平路都总管陀满胡土门为兵部尚书,加参知政事衔,又升上京留守赤盏合喜为上京制置使,加尚书左丞衔。”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