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文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朔曾经说他的作品的读者群只可能是跟他同一个年龄段的,还分析说七十年代中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绝大多数是靠流行音乐和热门影视剧来抒发内心共鸣情感的,他们中已经很少有人真正去看一些作家写的东西了。其实,他是想解释为何当代中国文坛从八十年代末始,便走向了低潮,而且是一蹶不振。当然也有言外之意是说,现在青年人喜欢和追求的东西太过于肤浅,只不过是为了赶时髦和盲目流行。其实,这是时代附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特征,也是一种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的,问题是文学就真的这样消声隐退了吗?
www.xiaoshuodaquan.com发布
上个世纪最后一两年里,随着网络地迅猛发展,同时它作为一种新鲜的流行的东西出现,对青年人的影响和吸引力自然是巨大的,它不仅集合了流行音乐、热门影视,网上聊天,游戏娱乐,乃至含盖及推广至各个方面和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学等等。加上它的信息全方位及时又十分详尽。所以,青年人的目光也很快转移到了这上面。于是,似乎可以断言文学也找到了重振旗鼓的切入点了。随之,网络作家、网络文学叫法相应呼之而出,几部网络文学作品问市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这说明文字没有死去,它只是一直在寻找着机会而已。现在这个机会到来了----它便是网络。
www.xiaoshuodaquan.com发布
也许当代中国文学的再度昌盛就靠网络了。网络作品都是新的流行的东西。它也最能够带动青年人。于是文学人再抓住机会灌入一些令他们感兴趣的文字。这样文学也就补冲动力了。这也可能再由网络手段重新回到原始的以刊印刊物的形式到真正恢复文学自身表现形式。即文学之所以叫文学,就因为它有文字,由文字构成。当然我们得感谢发明以网络作为文学复兴手段的天才们。又或许这本是一种规律发展的必然吧!
www.xiaoshuodaquan.com发布
一部堪称经典网络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影响是巨大的,据说它先是出现在台湾岛内各大网站上,被人互相传阅和转载。后来又进入内地,其影响更是非同一般,因为内地人多。它几乎一下子吸引了所有青年人的目光,当然我们不管倒底是先有这部已经刊印出版的小说而引起许多人上网的兴致,还是先因为它在网被人看到,然后再被更多的人传阅。总之两者谁先谁后,在大陆是说不清楚的,但我们可以了解到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其实,我也想真接说:网络作为一种工具,作为一种文学宣传及文学复兴手段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正确的。我们国内现在不是正在狂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吗?复兴什幺呢?除了经济,政治再便是文化了。而且文化复兴是举足轻重的。任何商品都有自身的标签,以示区别于其它商品。中国的东西走向世界也应作为一种代表中国个性、一种品牌标签一样,而别于世界他国的东西,所以自身文化便是这个个性与标签。打出品牌还得靠文化,靠中国传统文化。网络上不是动不动就拿周星驰《大话西游》的经典对白作为消遣吗?《大话西游》虽不是《西游记》但它却取源于《西游记》。《西游记》是什幺?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古文学明清小说史上最繁盛杰出的作品之一,它便是一种文化品牌,代表中国的文学文化,网络以它为出发点,似乎是一种复兴中华文学文化的手段与技巧,我们也真应该为最先发明这个智能的人干杯。

www.xiaoshuodaquan.com发布
紧接着,随着网络文学《大话西游》之后,书市上便很快出现了《悟空传》、《大话三国》、《大话水浒》等等刊印书籍,还有好多类似《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网络爱情小说上市,虽有点依葫芦画瓢,但也是一种GO NO作用,以及使这种复兴技巧不致于过快的断电,而又使人有充足时间去思考其它新东西来继续这个复兴。
www.xiaoshuodaquan.com发布
所以说网络作为文学复兴作用是巨大的,但是你不能不说,网络只是一种手段,虽然它的信息传播还算快、量大、范围广,但它始终还区别于文学的,因此网络文学文字的说法不正确,只能说与网络有关,就像电视,BP机,手机出现一样,你能说有人用电话谈情说爱可以说成是电话文学吗?显然是不可以的,只能说与电话有关,与BP机有关,与手机有关。。。。。。
www.xiaoshuodaquan.com发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