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武皇密码 第二十二章 武则天密码(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宽应大师淡然道:“你就算不问,我也正要讲给你的。”
我回过头,漠然地望着他。
宽应大师脸上的神情突然严肃起来,他说:“说起这个秘密,我还要从2005年西安出土的石佛说起。2005年,在西安小雁塔附近先后出土了上百尊石佛,从佛身上看,似乎是弥勒佛像。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所有石佛竟然全都无头。由于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而荐福寺又是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所以,考古学家初步鉴定,这些无头佛像都是唐代文物。然而,对于石佛无头的原因,他们却始终无法得出定论,不过,其中一个相对有力的推论是——这些石佛之所以无头,是因为唐武宗灭佛的‘会昌法难’时期损毁佛像的结果。然而,在这些毁像灭佛的表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此刻,我的怨气早已烟消云散,完全被宽应大师的话吸引住了。
宽应大师继续说道:“其实,说起这些无头佛像,还要追溯到大唐盛世的女皇帝武则天。她以非凡的统治才能,在唐太宗的贞观盛世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武则天在世的82年间,无时无刻不与宗教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对佛教的信仰程度近乎痴迷,在生第三个儿子的时候难产,她笃信佛法的力量,就派人给玄奘送去一领袈裟,并许愿道:“若怀是男,平安之后,愿听出家”。后来她果然生下一男,就是后来的中宗李显。武则天信守诺言,孩子满月之后,她立即把玄奘请来,举行仪式,为儿子赐号‘佛光王’。一个月后,她还请玄奘为孩子剃度受戒。武则天不仅崇佛,而且,她尤其信奉弥勒,在位期间修建了大批弥勒佛像,这其中就有著名的龙门石窟中的摩崖三佛龛。”
听到这里,小小突然发出一个疑问:“宽应大师,据我所知,中国的佛教信仰应该一直是以佛祖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为主的,为什么到了武则天会转而信奉弥勒菩萨呢?”
宽应大师微笑说道:“女施主有所不知,其实,中国人最早首选的信仰,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阿弥陀佛,而是弥勒菩萨。早在汉代,弥勒佛的佛经,就被大量翻译成汉语。在新疆,出土了用吐火罗语写的剧本《弥勒会见记》,描写和弥勒会见的故事。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剧本,上世纪七十年代被发现,是迄今为止吐火罗语出土量最大的一部经典。这个信仰在汉代,很快得到了中国信徒的认可和接受,很多人一心一意往生弥勒净土。唐朝初年,弥勒信仰依然盛行。著名僧人玄奘从一开始就是信仰弥勒净土的,他是虔诚的弥勒信徒。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载,玄奘之所以决定去印度取经,主要是因为各经众口不一,他才决定西行求法,以释所惑,‘并取《十七地论》(即《瑜伽师地论》)以释众疑。’非常推崇玄奘的武则天也是弥勒信徒,武后甚至利用弥勒信仰来继承帝位。《资治通鉴》卷二中明文记载‘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表上之,言太后为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人世)主,制颁于天下。’说武则天是弥勒下界,应该做人间皇帝。不久,武则天就公告天下,说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来作人世的主宰。并改国号为周,称自己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是梵文‘弥勒’的意译。她还自创了一个字‘曌’来作为自己的名字,意指自己是‘化佛从空来,日月共交辉’。现今龙门石窟中摩崖三佛龛当中的弥勒佛像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据。这尊弥勒像面目颇具女性化特点,而且是坐像,双手放于腿上,双腿自然下垂放在基座前。这种姿态通常是帝王像常用的姿势。而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帝王就只有武则天一位,所以说,这尊弥勒像正体现了武则天的‘弥勒转世说’——武曌即弥勒。可以说,武则天时期,是中国弥勒信仰的高峰期。甚至我们所熟知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是弥勒信徒,他还组织了一个学会,叫‘一时上生会’。希望大家共同上升到弥勒境界。据《佛祖统纪》所说,白居易曾‘劝一百四十八人结上生会,行念慈氏名,愿当来世必生兜率’。另外,白居易曾经作《画弥勒上生帧赞并序》与《画弥勒上生帧记》。为了往生弥勒,白居易还写过一份决心书: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升。我刚刚说过,慈氏就是弥勒,弥勒是音译,慈氏是意译。白居易的诗文的意思就是:我敬仰慈氏菩萨的身形,我呼唤慈氏菩萨的名字,希望来世的我,一定要上升到弥勒菩萨的身边。应该说,在唐朝之初,信仰弥勒的,占佛教信徒的主要部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