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要让孩子做大量的家庭作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是要让孩子做大量的家庭作业?
在对孩子进行尝试性的教育之后,我们发现自己的教育活动安排,常常与孩子那些大量的家庭作业相冲突。
任何人都知道,做练习题,是筑固与加深所学知识的必要的有效的手段。但我明白,大量的集中做练习题的作用不会强多少。它不如分散多次练习的效果好,可是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他们也只能加大学生集中练习的题目量,让学生去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这是老师有责任心的表现,对于我们想改进孩子学习效果的家长来说,这又是一种无奈的安排。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必须完成的,否则后果严重。
第一,孩子会被老师在课堂上点名批评。这样势必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学习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第二,孩子将被老师留晚学。孩子的中午、下午放学后,都将被老师留下来做作业,孩子则不能回家吃中饭,晚上不到天黑,孩子肯定回不来。第三,孩子要被进行身体惩罚。不能如期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往往要被罚站、罚扫教室与厕所,有些老师的处罚决定,执行起来就是一个星期。
我曾经试图让孩子少做一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结果让孩子吃了亏。我只有寻求了一套折中的办法,解决了这个让孩子与我们都头痛的问题。
老师有老师的教学要求,老师有老师的教育方法,我们不能让孩子夹在中间为难。我们就以孩子的家庭作业来对她进行辅导,首先让她明白练习的目的与要求。孩子过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机械重复练习,可是获得的技能很少,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孩子弄明白了练习的目的后,形成了完成练习题的内部动因,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习的效果就达到了。
孩子跟不上教学进度时,我们就与孩子一起做练习,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知识量后,我们则让她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做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更正,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准确掌握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发现孩子每一点成绩并给予鼓励,为孩子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我们还对孩子的练习,提出了计划性与完成步骤的要求,要求孩子有一定的练习速度与质量。让孩子养成专心致志的练习习惯,认真思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孩子无法完成的个别作业,我们有时也搞越厨代庖。我们着重于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至于高难题目,我们不强迫孩子一定马上要弄懂,但我们也不让她有依赖父母做练习的懒惰思想,我们注意讲解,让她运用所学知识弄通完成作业的途径、方法、步骤、原则。启发孩子形成学习上的多种联想与概括联想,掌握思维的逻辑性与推理的严密性,使孩子的知识技能能够形成广泛的迁移。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掌握自己孩子的学习状态,做到不贪多,不求快,只求扎实过关。例如数学,我们只要求孩子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不再让她感受难过。孩子能快乐地掌握其应该掌握的东西,就是一件让我们感受格外幸福的事情。只要孩子有进步,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快乐。
现在,除了星期六、星期天,我们会适当给孩子增加一点额外的练习题以处,其它时间,我们不再让孩子做余外的家庭作业。
做练习题是筑固与加深所学知识必要的有效的手段。首先要让孩子明白练习的目的与要求,形成完成练习题的内部动因。其次我们有时与孩子一起做练习,有时让她自己独立完成后我们再做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更正,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准确掌握所学知识的能力,至于高难题目,我们不强迫孩子一定马上要弄懂。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