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内因起决定作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其发生质的转变,超脱差生状态。要想使孩子转变,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只有孩子自身具备了改变现状的内在要求,才可以得以顺利实现。
让孩子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举。对于人生已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是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关键是老师、家长要正确引导。
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孩子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学校及父母的引导启发下,激发自我约束的愿望,从而达到自我校正学习态度、规范言行、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觉性、改变不良学习状态的目的。
孩子能否进行自我教育,是能否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我们的做法是:
一、启发孩子自我教育的愿望。用我们身边事业成功人物的鲜活事例,让她明白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具备,才是改变人生的第一要件。这几年,我们生活周围考取了不少公务员,孩子的堂兄当时也只是一名专科生,但是他的努力方向明确,通过自觉刻苦地学习,2006年一举考入了检察机关。同楼的小吴,当年只是一名农大的预科生,但她读高中时的目标就是考公务员,2007年一毕业,就考入了税务机关,终于成了国家公职人员。别人通过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榜样带动的作用是明显的,让她了解了自我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二、帮助孩子明确成长途径,学会自我控制。孩子是差生没关系,要让孩子对自己的前途有信心。怎么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不同的人,手段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靠自己游过去,有的是能坐船过去,有的是能坐飞机过去,还有的是能从收费的桥上走过去……,我们让孩子明白自己没有靠山,父母也没有多少金钱能帮她的忙,她可以靠自身能力游过去,也可以想方设法造船架桥过去。让她明白了不论是自己游,还是修船桥,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就只能是空想!要想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从现在开始就努力,扎实学习,克服懒散与畏难情绪,逐步积累,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帮助孩子制定目标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我们将孩子的奋斗目标细化到每一天的学习行动上,要求她,学校安排的课程认真地听课,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认真完成,做到每天的复习有保证,每天的生活有规律,家长常有关心与监督,孩子自己写日记、周记,巩固成效,保证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在良性轨道上循环前进。
四、对孩子良好的自我表现,及时进行肯定与鼓励。“你现在怎么这么乖!爸爸好高兴、好幸福、好开心哟!”“嗯,你今天的表现真不错!”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止不住内心的兴奋,及时反馈给了孩子。从而更加激发了孩子的荣誉感与责任心。将来一定要过幸福美好的生活,成了孩子追求幸福的内在动力,从而在自我教育的道路上也越走越好。现在的作者之一,已经不再需要父母守在身边才被动地看书学习了。
孩子有了自制力,有了努力的方向,而且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这对于父母来说,是多么欣慰的事啊。孩子就像一列向前方车站飞速奔驰而去的列车,我们做父母的职责就是,要不断地为他们填煤加水,小心呵护,让孩子保持正确的航向与充足的动力!
让孩子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这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举。父母要激发孩子自我约束的愿望,从而达到自我校正学习态度、规范言行、完成学习任务、改变不良学习状态的目的。孩子就像一列向前飞速奔驰的列车,我们做父母的职责就是要不断地为他们填煤加水,让孩子保持正确的航向与充足的动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