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一生,可以说错话、做错事甚至走错路,却不可以——爱错人哪!
怔怔地瞧着摊开在临窗书桌上的半开水粉纸,采荟神情有些恍惚
天柱山一行虽说心情不宁,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山川秀色仍给她带来不小的震撼。巍巍天柱山,盈盈炼丹湖,确实当得起山明水秀、湖光山色相映成辉之誉。无怪乎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对这里流连忘返、心向往之。
她也瞧过了方尉平留下的旅途摄影。他的摄影作品中,天柱山巍峨高耸,一柱擎天,完全抓住它的孤高神韵。相对而言,天柱山旅游资源开发得不如黄山、庐山等地完善,游人也相对少得多漫长而枯燥的山道上,永远弥漫着寂寞的气息。昔日辉煌一时的庙宇庵寺也早在古战场的野火中化为灰烬。嶙峋的怪石,茂盛的草木,狭窄的石阶,半山的湖水,这一切的一切,都透出寂寥的、苍凉的气息。
要表现这样的景致,现代味浓重的油画或许可以;但难免欠缺了那隐藏在骨子里的、清冷孤高的中国神韵。
想了很久,采荟决定拾起很久不用的水彩。
墨云缭绕、孤峰擎天,这样的景致是国画常有的意境。不能由于手法古老而弃之不用;相反的,正因为它表达出的是最佳效果,古往今来的画者才会前仆后继,在笔下一次次再现这样的意境。
采荟对国画只可说略识门径,并不曾下苦功专门研究这一画种。传统国画在宣纸上作画,对濡印、渲染要求颇高;她想了许久,还是决定用吸水性相对稍弱的水彩纸来代替。

在洁白的调色碟中,细细调和出自己想要的那种色彩;用饱蘸水彩的画笔,在洁白的画纸上描摹出湖光山色;看着柔和的色彩在画纸上晕染出渐行渐淡的彩纹,那颗为情所伤的心也仿佛渐渐平静下来……
流血的创口在时光的作用下,也终有结痂愈合的一天,她想,她也许就会在这样静静作画的过程中,慢慢学习遗忘吧。
就算曾经如酒如醉般浓烈的**,终不敌朝雾掩涌时光移换,仿佛笔下写意的水彩画卷,在岁月里慢慢点染,慢慢湮开,直至淡若轻烟……
日渐中天,初夏的阳光初现狰狞,灼热的暑气透过窗扉一地侵袭过来。
那些透过窗格缝隙照射进来的日光,斑驳的在画纸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光影。那些浅淡透明的色泽在这样的作用下愈发稀薄与明亮,色阶间的差异早就化为无形。
采荟放下笔,眯起眼打量平铺在桌上的画卷。目光横掠处看见床头柜上的闹钟,这才想到该是喝牛奶的时候了,遂走向厨房。
前两天她在林蓉陪同下去了医院。不出所料果然是受寒引起的慢性胃炎。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中医谆谆告诫,要求她在吃药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饮食习惯,三餐要定时,平时还要忌食生冷辛辣,好好保护她的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