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所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如此,温钰却以对这个三十三师兄佩服的五体投地,直到今日他才真正见识到了道术的高强,此时方才记起一事,伏在陈志的背上向他问道:“师兄,你知道这里离地府有多远吗?”
“不远,不过两千余里。”
温钰不由咋舌,他可是记的自己从地府到这,只不过眨眼功夫,却是两千余里,心里对师傅的道行,更是大大的佩服,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这样呀。相比在人世之时,那时的温钰不过只是井里的一个蛤蟆罢了。
两人继续飞行了数里,终于在一个山洞前停了下来。陈志挽起衣袖,有点得意的向温钰说道:“你可看好了,这庭院是怎么收拾的。”只见陈志将那个细小的布袋放在手中,轻轻一摇布袋瞬间变大,恰好堵住了山洞之口。
“这个山洞,叫日理洞。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就是我们道观的风口,据说整座灵台方寸山都是师傅自己所建哦。所以才有此番奇观。看好了。”
陈志拉着温钰坐在了一旁,只见一直深陷的布袋先是慢慢的飘了起来,袋中亦无风自涨,紧接着呼呼风云呼啸之声不绝于耳,响了片刻之后,布袋又重新凹陷下去,啪的一声轻响掉在了地上。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说清理不过片刻了吧。这个是乾坤法袋,专门用来清理杂物。可是大师兄想出来的招。把师傅的破道袍偷了自己炼制的哦。”
这第一日的所见,委实让温钰的大脑短路了不少时间,各位师兄手中一件件奇怪百出的法宝,高深的道行,特别是早上演习之时大师兄所使出的百日眠,当时温钰只觉的一个巨大的佛印灌顶而入,然后就迷迷糊糊进入了梦香。直到大师兄命人将自己浇醒方才醒了过来。
当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震惊,没想到人界盛传杀人于无行的瞌睡之术竟然是得自自己现在的师门。同时亦是心头暗爽,传闻当年一个高宗夺取天下之时,和宇文化及决战于洛阳,就是以瞌睡之术,将敌军二十万陷入昏迷,那真是死的糊涂。他却不知道,那人引起天怒,最后落得给天火焚灭的可悲下场。
下午,课毕之后。温钰笨拙着在距离的地面十米之处缓慢向自己的居所飞去。直让跟在他身后的陈志恨不得踢上一脚,帮他加点速度。“师弟。你还是走回去吧。你走路也比这快呀。我看照你这速度,得,我跟你回去估摸着天都黑了。你还要吃饭不。”
温钰正欢喜着体验着飞腾之术,满脸止不住的高兴,摇头朝陈志说道:“师兄,你先回去吧。今日无论如何我都要飞回去,否则下周我打扫庭院还不会飞,那怎么办。”
“这有什么。”陈志继续劝道:“每个师兄刚开始的时候,哪有飞去日理洞的。个个都是起早贪黑,爬上去的。再高资质的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就能将飞腾之术控制的这么自如呀。”
温钰轻轻点了点头,却不料拐弯处有一株小树,朦胧中只听陈志高喊了一声小心,然后就感到头顶一痛,昏了过去。
陈志无奈的将他抱起,摇了摇头,“这小子,上吊估摸着也不是个不用喘气的主。”灵力一使,整个人飞上半空,就如流星一般一闪而过,射向了两人的住处。
“这小子,还不醒。”陈志满脸尴尬的朝众师兄笑了笑,眼看师兄们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自己,连忙撇清关系的解释道:“各位师兄,你们可别误会。这小子刚学飞腾之术,一头撞在树上,晕了。”
众人立刻响起一阵轰天大笑,大师兄宋明咳嗽一声,朝众人喝道:“笑什么,这说明他勤修苦练,哪象你们几个小子,一个个就知道偷懒。”嘴角却是止不住的轻轻扯开了一条细缝,一旁的三师兄东方亦可不给他面子,不淡不咸的说道:“自己都想笑,还不让别人笑。这什么人呀。”

众人再度大笑,就连一直严肃的宋明,再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想到这个小师弟的飞腾之术,忽上忽下到处乱撞的情景,那是相当的有趣呀。
“你们干什么?”须菩提慢慢随着两个童子的陪同走了出来,一眼就以发现了在陈志怀里昏睡的温钰,摇摇一指,温钰顿如万虫蚀心般全神剧烈一抖,醒了过来,难受的感觉亦随之消失。见众位师兄和师傅都在此时,连忙从陈志怀里跳了下来,不好意思的摸着头道:“参见师傅,众位师兄。”
须菩提瞄了他一眼,淡淡道:“三十一呢。叫他开饭吧。”
众人在饭桌上分席而坐之后,一道流光以极快的速度飞了过来,沿桌飞了一圈之后,一直空着的三十一号椅上出现了一个俊美的男子,自恋的梳了一下自己微微下扬的刘海,朝各位师兄说道:“师傅,师兄请用餐。还有,三十四师弟,这顿饭就先将就吧。晚点把你的食谱拿给我。”
“食谱?”温钰抬眼一看,这才发现三十六个人桌前的饭菜竟然无一相同,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这哪象是个道观,而师傅面前的,却最为寒酸,一点小葱,加上几块白豆腐还有一碗米饭。
陈志轻轻凑上前来,解释道:“师傅说的,早饭要点,中饭要饱,晚饭要舒心。所以早饭量并不多,中午饭只重量,晚饭呢,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过你要写好食谱,好叫负责晚饭的师兄照煮。当然,不会象人世用煮,三师兄当年炼制的百餐厨,要什么能变什么。”
“汗,我怎么觉的,一点不象修道之人?”温钰低头一边吃饭,一边小声问道,生怕师傅听见又得受罚了。
陈志却是毫不顾忌,张嘴咬了一口香喷喷的鸡腿,嘴也不擦就含含糊糊的说道:“我们师傅本来就不是修道之人。师傅说,道者,感万物而得道。佛着,悟自身而得道。道佛两家中间尚有个凡,以意行事,悟己悟事,修万道。三家各有所长,所以我们修行呢,就采取三家所长,懂吗。”
“就是说,看做什么事,用什么态度?”
“不错,就是这样。所以呀,除非师傅有令,谁也不肯下山。”
“练武用道家,讲坐用佛家,平时无事就以凡人行事。倒是各有所长,不单让我们身心得到放松,而且做事也事半功倍。难怪师兄们平时都不大拘谨,我还胆颤心惊的呢。”
众人饭毕之后,休息了半个时辰又到了晚练之时,每日晚练,由童子在一旁诵念各种经文,而众弟子先服定元丹,各以灵力气运全身,随经而行,但凭各人领悟,因此往往一种经文,却能演化出数种乃至十数种行功之法。
温钰静静的端坐在地,初时尚且无法进入状态,久而久之,周围一片寂静。经文慢慢的涌入耳内,竟不由自主的随着经文聚集灵力,由右指尖缓慢进入体内,慢慢的,温钰的灵魂仿佛脱离了身体,渐渐变的清晰,一条银白色的线缓缓的从他右指再进入他的身体,逐渐向上逼进,波的一声轻响,一层薄膜应声而破。
灵力去势不停想他大脑处缓慢冲去,到一处关口之前,经文忽然一停,原来那童子正念到停顿之处。而正是这一停,却让聚集在那关口之力的灵力忽然一散,分成数十条细线爬入了其他经脉,再由其他经脉重新从右手指出流出体内。如此循环不断。
良久,温钰的经脉处慢慢出现了灵力所流过的垢结,点起闪光,自此形成一条独有的线条,纵横交错。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