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业革命 第五节 意外惊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禅皇宫的简约与三年前相比没一点变化,刘禅接待诸葛迷的热情与三年前相比也没一点变化。在蜀汉丞相诸葛亮身体力行的节俭下,蜀汉君臣上下都把节俭视为一种美德。
这三年是蜀汉最艰苦的岁月,历经艰辛的蜀汉将以最积极的方式挑战他的强敌曹魏。富国强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成为中兴之主是刘禅的梦想。提倡改革的诸葛迷让刘禅看到一丝希望。尤其是在解决了南中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和刘禅都不约而同将改革看作蜀汉强盛的契机。
“在朕心中,孔惑既是我的下臣,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三年前诸葛迷给太子刘禅讲故事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刘禅诠释了热情接待诸葛迷的理由,他以尊师重道的态度款待诸葛迷。
斥退左右后,诸葛迷问道:“陛下召臣来不知为了何事?”即刻就该动身去枳县,临行前能够得到皇帝的接见是一种礼遇。
“听说改革的呼声首先是从你那里发出的?”
“臣以为富国强兵只有改革。”诸葛迷对这次大规模改革政务跃跃欲试。他向诸葛亮推荐了选举制度改革和赋税制度改革,此外还涉及经济、军事和政治领域其他改革。
“支持改革的不少,反对改革的呼声也不小啊!”刘禅长长地叹了口气。别看他平时呆在皇宫不出门,可他获取的信息十分广泛。他把政务全都交给丞相府处理,可他对国事的关注一刻也没松弛。
“有人可以从改革中获得一些利益,也有人将会失去现有的东西。那些害怕失去的人们自然就反对改革。但是对于国家而言,改革得到的应该比失去的多得多!”诸葛迷解释了目前面临的压力。总之改革就是一场各体之间、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再分配。
“有些人说我们蜀汉有自己的国情。既不能搞曹魏那一套,也不能照搬东吴,稳定压倒一切。”刘禅把保守派的那一套辩驳的理由摆在桌面上。他们寻求稳妥的私心要维护的是自己现有的利益,当然规避风险倒是为社稷着想。
“没有一成不变的国情。三年前蜀汉的国情是什么?三年后蜀汉的国情又是什么?”诸葛迷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开始激动,缓了缓神,接着说道,“臣跟随先帝在永安。当时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益州疲敝,南中纷扰。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三年后,托陛下鸿福,南中平定,国库充盈。短短三年,整个国家看到了一种令人可喜的局面。国情在改变,相应的政策也要与时俱进。我所提倡的正是建设有蜀汉特色的改革.”
“我是辩不过你,整个益州怕是只有丞相和秦宓辩得过你。朕不想和你辩解。对于改革,朕其实是很期待的。恩,建设有蜀汉特色的改革,这个概念很新颖。”刘禅的话表明自己的立场。能得到皇帝的支持,诸葛迷感觉吃了一颗定心丸。
“朕也有担忧。”望着诸葛迷疑惑的表情,刘禅露出一个孩子般童真的笑,旋即说道:“别看我比孔惑还小几岁。我要考虑的事情不比你少哩。”接连打了几个哈哈,不晓得是真笑还是苦笑。
诸葛迷心道:谁叫你是万乘之主呢?你把大小事务交给任劳任怨的诸葛丞相是大大的高明,若是自己来做不累死人才怪哩。“陛下可以安心将重要事务委托丞相。”其实刘禅已经这么做了,只是顺口重复一下客观事实。
“我也想做个洒脱的闲人。可是姐姐告诉我这家业姓刘,父皇传下来的家业弄糟糕了,我哪有面目见父亲。”刘禅很老实,在他老师面前说的实话。
刘禅的姐姐只有一个,就是长平公主,那个如花似玉的女人。诸葛迷暗道:这个女人还有点心眼。“臣能为陛下分忧的,在所不辞!”不失时机的表态效忠对于混迹蜀汉官场几年的诸葛迷已经驾熟就轻。
“一旦改革,个人之间、各派系之间、个人与派系之间、派系与国家之间、地方与中央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会更加扑朔迷离。不过,孔惑,你要记住一点,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一切!”刘禅把政治立场明朗化。作为国君社稷的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谁也不能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
“此次改革本身就是以强国为出发点。”诸葛迷一百个保证,一千个放心地让刘禅打消顾虑,同时又让刘禅坚定不移地支持自己的改革。
“你要迁任枳县令?”丞相府的人事调动诸葛亮都会向皇帝汇报,刘禅明知故问。
“是的,那是丞相府的安排。”诸葛迷的话语有意无意把自己从丞相府脱离,以便使刘禅感觉更贴近,得到更多的信任。
“丞相的决定永远都是英明的。”刘禅很稳重,简单一句不吝赞辞的话就表达出对诸葛亮的尊重。而且他的态度很明确,调任枳县令是英明的决策。“想在看似死水一潭的湖面翻起场风浪,总得有人先试试水的深浅。”

诸葛迷黯然神伤:改革之路地雷重重,稍不留神就会粉身碎骨。原来朝廷派我下基层就是去探这些地雷。他想到了历史上那些改革家:商鞅、吴起、李悝、刘晏、王叔文、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康有为。细细数来有几位不是君主投石探路的棋子?有几位最终没有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可笑自己熟读历史,却还是跳不出历史定律的五指山。
见诸葛迷神情略微沮丧,刘禅补充道:“改革的道路荆棘丛生,我和丞相都需要一位心腹重臣披荆斩棘。因此我们都选中你。孔惑放心,整个朝廷是你的后盾。你要时刻记得与丞相书信交流,有什么大事由朕与丞相府承担。”
诸葛迷这才稍微宽心,将改革大计合盘托出。听得刘禅眉开眼笑,眸子里充满期待。午餐在皇宫里享用,之后又促膝长谈,那亲热得仿佛鱼水之情。诸葛迷心中始终还惦记着芷兰,他以为这次进宫有机会再见芷兰,不料被刘禅拉着讲述改革大业。
又滔滔不绝讲了几个时辰,直到讲完整个计划。忽然刘禅说道:“朕最近听过一首琴曲。孔惑也来听听。”
诸葛迷心头一震:莫非真的是她?
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古琴半遮面。琴尾入怀,纤纤玉指撩拨琴弦下,印入诸葛迷眼帘的正是苦苦思念的芷兰。
“芷兰!”诸葛迷情不自禁的站起来。他忘记了这里是皇宫,身旁坐着皇帝。
“孔惑。”芷兰抬起憔悴的面容,两行泪水从脸颊滑落,滴滴洒在丝弦上。
“芷兰真的是你!”诸葛迷跨出一步。这一步可能将导致杀头,这一步可能将让他的岁有理想顷刻化为乌有。但他没有丝毫犹豫,他爱芷兰,他不能失去芷兰。
“大胆诸葛迷!”刘禅气得一巴掌把案几的酒杯震倒。
诸葛迷回过头,当他意识到自己失控的情绪犯下杀身之祸,他一点都没觉得后悔。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
“朕早就听说你们俩有隐情。我只是试探一下,果不虚言。”刘禅掀翻案几,脸气得通红。
“臣与芷兰是真心相爱!”诸葛迷紧紧握住芷兰的手,有她在身边就有无限的勇气。死亡的恐惧在爱情面前只能靠边站。
“我要…我要杀了你们!”刘禅咆哮着挥舞恼怒的手指,指着诸葛迷的鼻尖愤恨地怒骂。
“那就请陛下杀了我。请您不要伤害芷兰!”诸葛迷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跪下来解开前胸露出体温尚热的胸膛。
看到心爱的男人肯为自己牺牲生命,是一个女人最感动的事情。芷兰搂住诸葛迷的脖子,纤手抚摸着他冰凉的脸,激动道:“孔惑!”
“你就当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刘禅声色厉荏。
“为了芷兰,就算让我死一百次,一千次我也不会后悔!”诸葛迷斩钉截铁地回答。
刘禅冲芷兰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孔惑,朕不会杀你。你让朕见到了什么叫真爱!”
诸葛迷莫名其妙地望着刘禅,仿佛自己置身于演戏中。这个胖乎乎的家伙怎么突然说不杀我?
“朕的后宫三千佳丽,多一个少一个也无妨。但朕的心腹重臣只有你一个。既然你愿意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死,那么你一定愿意为她作任何事情?”刘禅突然莫名地问道。
“只要不违背天地良心的事,我都愿意!”诸葛迷坚定的眼神足以证明他的话属实。
“好,很好!君子有**之美。孔惑,只要改革成功,朕就会把这个女人完璧归赵。”刘禅的表演十分意外。这个皇帝就好象拿女人**似的,说扔就扔。也许在皇宫,除了**,刘禅找不到真爱。因此他视女人为尤物,视女人为可以利用的工具。他对诸葛迷的心思拿捏得很准,为了爱人,诸葛迷就算在改革中粉身碎骨也会全力以赴。改革成功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同时,渴望得到芷兰的诸葛迷又会感激他、报答他。
诸葛迷惊喜地望着刘禅。世事难料,能和芷兰重新在一起简直就是个奇迹。他欣喜若狂,赶紧跪拜谢恩:“臣一定竭尽全力,死而后已!”爱情的魅力竟是如此惊人。为了芷兰,诸葛迷必然奋不顾身地去力行改革。无论阻力有多大,无论改革有多难,无论将来自己会被反对派五马分尸,无论千古之后是否遭到世人唾骂,他都坚定不移地改革。
“事不宜迟即刻动身。改革成功之日,朕一定把芷兰送回你身边。”刘禅的许诺催促着诸葛迷踏上去枳县的征程。
芷兰的目光恋恋不舍地望着诸葛迷远去的背影。刘禅对佳人苦笑一声道:“你赢了,朕赌输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