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满腹金银的离任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天以后,省委朱副记和省委组织部长到台河地区来宣布了对姜有国、李峰等的新任命
紧接着、朱副记一行又和姜有国等人一起来到了丰裕县。在全县局委办负责人以及公社一把手以的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长宣布了台河地委副记李峰兼任丰裕县委记、县革委会主任职务;免去赵新胜县委记和县革委会主任职务、调任台河地区经委副主任;免去林海的丰裕县委副记、县革委会副主任职务;免去王晓燕丰裕县革委办副主任职务的一系列任免决定。同时也宣布了林海和王晓燕分别以省委综合事务顾问和办公厅秘身份,暂时在丰裕县协助工作的补充决定。
朱副记在讲话中肯定了丰裕县半年来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也强调了丰裕县正在展开的一系列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今后丰裕县饿发展对台河地区经济的支撑作用。他道:“这次对丰裕县主要领导进行的调整不是针对哪一个人的,而是从台河地区的大局和丰裕县所处重要地位的角度来考虑的。而免去林海同志的职务,则是希望他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他的开拓作用。希望丰裕县的领导班子及各级干部不要辜负了省委、地委和全县人民的期望,同心同德创造出一个更辉煌的大好局面来。”
对于林记早晚要走,丰裕县的干部们心里早就有数。他又是省委顾问、又有非同一般的才干,丰裕县这个地方怎么能长时间容得下他呢?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但是对于李峰来任县委记,则大大出乎了人们的意料之外。不过听了省委朱副记的讲话以后,众人心中倒有些豁然明白了。而且,省委领导亲自到一个县来宣读任命,本身也是对丰裕县的一种特殊重视。
而包括县领导在内的不少干部,一经知道了林记不担任丰裕县职务的同时,县委记赵新胜也同时被调走,心里的芥蒂与担忧不由得顿时化解。
一个月来李峰在丰裕县到处行走,使丰裕县的干部们对他也大致有了了解。李部长虽然和几乎所有的组织门负责人一样言表不形于色,但交往之中还是可以体察到他尚属通情达理、心胸豁达之人。而且据传李部长与林记之间交往甚密,从王主任在他面前的无拘束就可以看出这点,想来任之后也不会轻易打乱原来的格局。
所以在李峰的简短讲话结束以后,干部们都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相比之下,众人给予赵新胜的待遇就要差了很多。面对有些稀零的掌声,原本对丰裕县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来履行一个组织程序的朱副记和省委组织部长,也感到了对赵新胜的调整是有一定的道理。
赵新胜本人在这一瞬间感到了人心的向背。原想会后找省地委领导摆一下功劳的勇气顿时也化为了乌有。
最后,林海的讲话就更充分的证明了这点。同样都是离任,而且还是一个副职,林海讲话结束后台下的近百人竟全体起立鼓掌,有的人眼角还明显的湿润了。
这还不算,连本来按级别不应出面的王晓燕,也在大家的要求下从台下的座位站起来讲了几句。同样也博得了一片掌声。
李峰坐在台暗自叹道:“等我离任的时候,能有林海的一半待遇我也就知足了!
见此,省委组织部长在朱副记耳边再次叨叨起了那句老话,“可惜了!可惜了!”
本来已知赵新胜非走不可,想着自己能官升一级的杜明学,开始时有些失落,可会议进行中慢慢也想明白了。李峰之下并没有宣布其他的任命,林海一离开,自己无形之中升到了二把手的位置。在地委副记下面当个第一副手,虽然职务级别没动,但近水楼台却占到了。何况李峰和林海本是一家,自己竭尽全力来配合李峰,何愁不能再进一步。而且说不定这就是人家对自己能否真正进入这个圈子的一个考验。
这一点还真让杜明学给猜到了。林海和李峰本来也就是这么商议的。
毕竟是长期从事组织工作的,而且又是省委组织部长的老下属,干部会结束以后,李峰对省委组织部长道:“丰裕县近两年来,只有外面的干部调进来,而本地的干部却没有调出去的,这固然是与原来的领导班子与外面格格不入有关,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是否可以做一些安排。”
林海飞快的向李峰竖了一下拇指。而组织部长稍作考虑后,就让姜有国和李峰近期拿出一个方案来。都是此道中的老手,更多的话就不用说了。
李峰有李峰的手段。这种安抚人心的阳谋来的大气,更能体现对本地干部的倚重,林海很欣赏和佩服。

不管怎样,丰裕县还是对赵新胜的离任给予了热情的欢送。不但开了隆重的欢送会,而且各单位在林海和杜明学的暗示下纷纷宴请了赵新胜,席间都是好话说尽,不愉快的事只字未提,宛如赵新胜是神明一般。
当然每个单位一一都请是没那个时间了,一般都是按系统几个单位一起请。
而最后由林海和王晓燕单独请的那顿更是得了头彩。一共八桌,各单位的一把手和县领导、以及武装部、棉纺厂的领导都携出席了,还大多应邀带了夫人。菜的质量乘不说,在座的还头一次品尝到了那个极品的佳酿,一个个收尽词汇争相夸赞之余,才听林海缓缓道出这杯中美酒竟是在眼皮底下做出来的,而且居然已经有两个月了。
赵新胜当然觉得脸面倍增。众人也这才恍悟林记为什么要在已有了县酒厂的情况下还要引进白酒的生产项目,原来是早有准备。感慨之余,一个个也为延迟了两个月以后才得以品味美酒而大为惋惜。像杜明学、夏江海这样关系近一些的,竟然借着酒劲指责林记不够意思。
此话一出,李峰就带头拍手呼应,非得要林海当场认错不可。
林海道:“我是可怜你们兜里那点钱。今天我就当着众位阿姨和大姐的面说清楚。这个酒投产了以后至少要买五块以一瓶,你们可得把家里的抽屉锁紧了。至于男人兜里的钱嘛??????”
林海用不着往下说了,至少有一大半的女眷已经把目光扫向了丈夫的衣兜。
这一刻,众人恨死了林海!一个个打着哈哈,话题也赶紧往别的方面转移。
而李峰自持光棍一人在此,却咬住酒的话题不松道:“林海,这么好的酒怎么就连个商标和牌子都没有?这样还想卖五块钱?”
林海道:“明天大家注意看河中日报,谜底自然就揭晓了。不过众位不必愁眉苦脸。经过改造的县酒厂一切准备工作已就绪,五天以后就可以投产了。生产的酒虽然比这个差了一点,但也味道相近,原来的丰裕大曲根本无法与之相比。不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定价有一块多和两块多两种,而且还取了两个响亮的酒名,叫‘金丰裕’和‘银丰裕’。一方面象征着我们丰裕县的小麦、玉米和棉花等主要物产,同时也预示着我们丰裕县的明天会更美好!”
林海的宣告博得了一片喝彩和掌声。
县酒厂马要恢复投产众所周知,但都以为是在原来丰裕大曲的基础略有改进,并不报以太大的希望,谁知其中却隐藏了这么大的玄机。在林海进一步的解释下才明白了这是一种出其不意、一炮打响的市场竞争手段。
众人再度感叹之后又纷纷称赞两个酒名取得好,不但叫起来响亮顺口,其意喻也十分丰富。
夏江海汇总了大家的意见后道:“林记不愧是满腹金银?”
林海祥怒道:“夏主任,带着有用这么低俗的比喻来形容这么杰出的创作吗?这个功劳可没我的份,是王晓燕和我姐两个人想出来的。”
众人转而围捧王晓燕之际,夏江海看着王晓燕面带微笑却狠狠扫过来的一眼,心里“咯噔”一下,暗道“完了!原想凑个酒兴,谁知竟惹到了这位小姑奶奶。等着遭算计!”
夏江海为了将功补过,把“满腹金银”立刻换成了“满腹经纶”。结果不但又招了王晓燕一个白眼,更惹来了众人一番嘲笑。
王晓燕的报复来得极快,她立刻宣布道:“今天谁能让夏主任喝一杯,我就送他一瓶酒。”
还没待众人有所行动,李峰、赵新胜就每人端起两杯酒,笑吟吟的站到了夏江海的面前。
一位刚任的新记,一位卸任的原记。这酒敢不喝吗?喝了这两位的,同级的能不喝吗?武装部长、政委的能拒绝吗?棉纺厂的领导能薄别人的面子吗?至于下级嘛??????谁有幸能拿到奖励,那就要看夏江海能挺多长时间才倒地了。归根结底一句话——在劫难逃!
这两个酒名林海确实没有参与,他只把大致要求对王晓燕说了后就没再管了。而王晓燕又转告了琳姐姐,俩人杀死了无数脑细胞,又进行了数次的电话磋商,最后终于大功告成。
连林海对俩人在取名方面创作力的大增都感到了惊讶,连连赞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结果又招来了王晓燕和琳姐姐电话里的一阵娇填。
本整理发布。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