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我会让你放开手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qt;还有何事要奏报?&qt;我问完话,在群臣堆里扫来扫去,没人说话.
&qt;左宗棠来了吗?&qt;
&qt;回监国王万岁,外臣没皇上或监国王万岁召见不能上京,现时,左大人正在天津练兵.&qt;司礼太监回话.
&qt;那好,翁师傅和李鸿章李大人留下来.皇上,你还有话说吗?&qt;
&qt;没有,散了吧!&qt;载淳征询我意见后起身退朝,群臣山呼三拜后,完事儿.
八大臣一个个儿在心里思量:难怪先皇临终只让我等辅政,难怪小阿哥能成并肩监国王,实在是比我等想象中更厉害得多啊!小阿哥要是继了位,哪儿需辅政大臣.先皇不过是令我等辅佐皇上罢了,可皇上哪儿有我等辅佐地份儿,先皇万岁,您不是在难为人吗!您直接让小阿哥主政多好,监国王,你太过份了
还行,没说我独段专横.八大臣是保守,但比慈禧还是忠诚一大圈儿.
太和殿偏厅,有我食住办公的专室,号称[大书房],古是军中,上将军排名第一,下面就是大将军了.哈哈,是上是大,没必要争这个.
刚刚坐定,门外太监禀报:&qt;监国王万岁,翁大人李大人到了.&qt;
&qt;请进来吧.&qt;咱不是吹牛,我身边儿的人都不停庆幸,跟了个没架子的主子.脾气照发,却不打人不杀人,有事甚至于跟属下商量着办.可不是这几天收买人心,而是两年传统啊!完全从安和嘴里说出来的.现在抖起来的安和,相当于大内副总管,一说起前小阿哥现监国王起来,那是热泪盈眶,连说我仁爱慈详.翁同龢私下见我,已经习惯于拱手深躬为礼,不下跪了.您是二十一世纪人,知道,咱绝不是收买人心,就是这习惯,对不.人比人,气死人,混黑社会时,小弟们总暗地里说我狠.
&qt;微臣李鸿章叩见监国王万岁.&qt;李鸿章一进门儿就大礼参拜,搞地跟他一起的翁同龢挺不好意思,这要是人多,他也要跟着跪拜.
&qt;哦,李大人快快请起.今日一拜,日后再次如此相见,就不必如此了.&qt;我随口说道.对晚清几大名臣,只要不是朝会上,怎么也无法习惯直呼比我年纪大很多之人的名号.哪怕我完全将自己当事实上的年近三十也不行.
&qt;微臣不敢,微臣不敢.&qt;李鸿章慌忙推辞.
&qt;哈哈,与李大人初次当面,你难免拘谨.其实本王很喜欢陈胜说地那句话,不过到我这儿成肯定之言而已,我这地位可真是生地好啊,当真才干在李大人之上么!&qt;
&qt;监国王万岁天纵英才,今日朝堂之上微臣仅见及万一,已是豪气干云,声声震人耳聩.又听禁军中几位年轻将领谈及监国王对战事策略的高见,令微臣耳目大开,可惜,这京城之内应筹太多,微臣没能静心细思.但微臣坚信,大清定将在监国王万岁治下重震雄风.&qt;
&qt;好好好,李大人,你我均是英才可好,就不必互相恭维了.只是刚才所言并非做态,你看翁大人,可曾跪拜于我么!&qt;
&qt;呵呵,李大人,监国王万岁喜欢中华子民什么时候都站直了腰,不喜欢看人趴着.&qt;翁同龢一语双关.
&qt;站直腰,别趴着.&qt;李鸿章轻轻念一声,学着翁同龢,却是一恭到地:&qt;微臣将永生谨记监国王万岁之言.&qt;
&qt;呵呵,我其实不喜读书,翁师傅知道,这是句大白话,其实也取自先哲之言,不过目不识丁也能懂而已,不敢劳满腹经论的李大人铭记.怎么样李大人,在禁军中干地可好,有话直说,不用为谁遮掩.&qt;

&qt;微臣还要先叩谢监国王万岁破格提拔之恩.&qt;李鸿章又想叩头,完全是封建社会官员见皇帝的习惯.可翁同龢不想做异端,又知道我的确不喜欢让人跪着表达自身权威,因而一把拉住李鸿章.
我又不着急,就和李鸿章这晚清第一重臣多谈谈好了.心里真没了自己流氓出身地念头,只想着让李鸿章不要去感激谁,只要一心为国尽忠就好.所以,我说:&qt;本王没破格提拔你,而是你原本有此才干.&qt;
&qt;可微臣此前仅为曾大帅帐内一幕僚,却是监国王万岁力举,才让先皇力排众议而成禁军副都统的,此职一直非满臣莫属啊!&qt;
&qt;你知道周盛波刘铭传么?&qt;
&qt;微臣知道,此二人乃微臣同乡豪雄.&qt;李鸿章莫名其妙,不知我为什么提到此二人.
&qt;他们报请曾国藩,请你回乡整军抗太平天国.&qt;李鸿章的经厉已被我改变,淮军是不能在他手里组建了,我不过是让他少了一次波折,其实淮军统帅的地位是超过这禁军副都统的.至于太平天国,后世历史中,基本上是正面形象,我虽不喜欢洪秀全,却不习惯称其为发匪,也不怕谁说我同情农民起义.
&qt;但那也是微臣进京之后的事呀!微臣小小幕僚,监国王万岁却在先皇面前以微臣定具大才为由一力举荐.微臣不才,确有几分自傲,但不知何日才能出头.人说监国王万岁神明临身,难道确有其事么?&qt;
&qt;神不神咱们还是不说了,只说你李鸿章,潦倒不过一时,终究还是能位极人臣的,我不过是让你加快了这进程而已.&qt;
&qt;微臣不敢当,这里有翁大人,两江有曾大帅,天津有左大人,才智均在微臣之上,位极人臣怎轮地到李鸿章.&qt;李鸿章这话听着谦虚,其实充满骄傲,当今清廷,大才仅四人尔.他今日在朝堂之上,看我改祖制,骂群臣,是个真干事儿的.因为我干地事情,决不是腥腥做态收买人心之人做地出来.清廷如何保守,胸怀大志的李鸿章怎能看不出来,我整个就是踢开大部分人心所向啊.所以对我说话不像对别人般谨慎.
&qt;呵呵,曾大帅年事渐高,左大人为人太过刚烈,统兵打仗行,但署理一切事务,我估计他待不住,而且年龄也不小了.所以,十年后的中堂之位,只有你和翁师傅啊!&qt;
&qt;十年?中堂?&qt;
&qt;李大人,本王肯定需要干才助我成就复兴大业,但又觉得说多了是废话,我只想对你说,行事中,一定不会让你感觉到君王压力与牵制.翁师傅知道,我喜欢与人吵架,但决不强求人接受我的观点,更愿意综合众人之才,一经议定,你尽可放开手脚.&qt;
&qt;放开手脚,放开手脚.&qt;李鸿章微微抬头默念,稍后突然跪倒于地:&qt;微臣不求位极人臣,甘愿放开手脚.&qt;
&qt;好,李大人,我将慢慢把朝中跪拜之礼免除.敬与爱,需要形式表达,但太重形式,多此一举.唯望你经此一拜,人再不曲漆,心永不曲漆.&qt;我理解,李鸿章这次跪拜,是一种表示决心的方式.但我并没指望他现在就忠于我,更真心希望,李鸿章不要忠于我一人,而是忠于中华天下.我定将耍尽流氓手段,但决不愿构建一个难成大事的小团体,不能以成为一个大流氓的条件来要求自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