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观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一中的篮球馆和中国大都多数中学的篮球馆一样,只有球场两侧有座位,而且数量还不是很多。不过这也没什么,就这种高中级别的比赛,观众不会很多,通常只有本校的一些学生观看,也就两三百人的样子,这样球馆小了感觉还会热闹些。
上午是运动会的开幕式,因为这次篮球与其他项目同时进行,所以开幕式并没有在篮球馆进行,而是在田径场进行。全市十来个县区总共几十所中学的参赛队伍加起来还是有一些人的,再加上被强制要求参加开幕式的市一中的学生,场面倒也不小。
场面大,领导们感觉很有面子,轮流上场,慷慨激昂地讲了近两个小时,愣是把运动会开幕式变成了演讲大会。好在这时已经是十月底,上午虽然有太阳,却也不太热,要不然运动会还没开始就要先消耗一大把体力了。
开幕式结束时,大家站得都有些腿软了,这可比打一场球赛累多了。幸好YZ一中的第一场球赛被安排在下午四点开始,还有时间恢复元气,要不然还不知道打成什么样呢,想想两支队伍无精打采地在场上跑,那也太对不起观众了。但是,对不起观众的事还是要有人来做的,毫无疑问,作为东道主的市一中必学出来承担这一重任,另一个倒霉蛋则是JH一中。
揭幕战在下午两点半开始,李教练自然也带着队伍前来观战,因为市一中极可能是他们三四名决赛时的对手,必须做些了解--作为高中级别的比赛,大家没有太多的兴趣在平时就去收集对手的信息,毕竟高中比赛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了,也正因为此,现场观察就显得很重要。
随着主持的播报,比赛双方球员依次入场热身。林亿坐在观众席上,看着在场内热身的双方球员,只稍稍观察,就看出了双方的差距。没办法,双方的差距实在太明显了,是个人就能看出来。先说身高,据主持人介绍,市一中首发的平均身高是一米八七,而JH一中的是一米八二,光平均身高就差了五厘米。按说通常身高高了技术就会差点,可这一条在两队身上也是不成立的。市一中球员的技术虽然不见的有多好,但却都还挺扎实的,特别是那个号称两米的中锋,看他肉挺多的,脚步竟还不错!反观JH一中,除了一个看起来很壮实的矮个后卫外,其他人的技术都不怎么样,有几个人运球竟还十分生硬。就这样的是实力对比,肯定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看着JH一中,再想想自己的校队,林亿忽然有些理解王老师了。
比赛进程果然不出所料,在主场观众的助威声中,市一中不断地扩大领先优势,只打了半场就领先了二十分。也许是上午站累了,市一中看上去好像还没认真打,换人换得跟走马灯似的,半场就把所有人轮换了一遍。
尽管市一中每个人的上场时间并不多,但林亿还是看到了些东西。市一中的中锋真的很强悍,面对比自己矮半头的对手,他有时硬吃有时把对手晃起后打板,甚至还拉到外围投了个三分,虽然那个三分没进,但可见他技术很全面且很自信。林亿暗想,高子有难了。

相对于中锋的耀眼光芒,市一中其他球员则显得比较平淡,但却给人以“稳”的感觉,半场比赛,他们只有两次失误,这在高中比赛里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林亿得出结论:这个队伍不好打。
李老师看到的则更多,他看出市一中的联防打得不错,队员们相互之间补位也比较及时,很少露出明显的破绽,这使得JH一中很难攻到市一中篮下,只能依靠中远投,遗憾的是JH一中球员的中远投也不好,照这么打下去,JH一中输多少就要看市一中教练的脸色了。
要破联防,说来也简单,一是快、二是准。只要快攻打起来了,联防不攻自破;只要三分准,对方的联防则形同虚设。话虽然这么说,要做到却并不容易,而这其中的关键则落在了林亿的身上,因为在李教练心中,林亿已经是队里的头号三分手了,尽管他从来没有对人说过。
想到林亿,李老师不由向他看去,却发现林亿微眯着眼睛靠在座椅上,像是在打瞌睡。这时候了还打瞌睡?李老师心里蹭的一下冒起了一团怒火,脸色瞬时黑的吓人,他忍着火站起来走到林亿面前,跟坐在林亿身边的古勇换了个位置。林亿看李教练过来,坐正了身子,随后注意到李教练黑着个脸看着自己,有些莫名其妙。
“林亿,心情不错啊,这时候还能打瞌睡。”李老师压着怒火冷声说道。
林亿暗叫倒霉,打瞌睡的不止自己一人,怎么李教练就专抓自己呢?干笑一声,林亿解释道:“李老师,昨天晚上想到要打比赛,太兴奋了,就没睡好。”
李教练哼了一声,心里的火气稍降,说道:“你看了这么会,有没有看到点什么?”
林亿也不推脱,把自己看到的说了出来。李教练听林亿说完,觉得林亿还是用心看了比赛的,心情好了许多,随口叮嘱林亿别再走神后,继续看起了比赛。
林亿嘘了一口气,然后又在心中自嘲,自己这个能看到未来的人,在长者面前怎么还是这么嫩呢,看来一个人的习惯和性格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
有老师在侧,林亿认真看起了比赛,这回他不再关注整体,转而观察个人。林亿看他们喜欢从什么位置突破、习惯于在哪些位置投篮、有哪些习惯性的假动作,一边看还一边思考着如何应对,就如武林高手分析别家武功秘籍一般,倒也自得其乐。不过很快,林亿就觉得脑子不够用了,他不能将分析的东西完全记住,于是他向李老师借了几张纸和一支笔,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一一记下。
李老师看着他的举动,露出了些许赞赏的神色---这孩子还会用点脑子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