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上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院门口,魏宝军兄妹被人拦住了。
“你俩找谁?”
看门的大爷尽职尽责的,没有见过的人,绝不让进门。
“你俩到底找谁?
干什么的?
是不是盲流的?”
啥是盲流?
那种逃荒、避难或谋生,从农村常住地迁徙到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常住居所的人们,才是盲流。
在我国特指年30多年间,农业剩余劳动力或其他摆脱当时户籍管理自发迁徙到城市谋生的人们。
这个和户籍管理双元制有关。
“盲流“这个词,有歧视色彩和历史遗痕。
所以魏宝娟一听这话,小姑娘当时就不乐意了。
这是埋汰谁呢?
盲流?
你才是盲流呢。
你们全家都是盲流。
“我们是来找我嫂子的。
才不是盲流呢,你个老头咋不会说话呢?”
到底不是自家的地盘,魏宝娟说话还算客气。
看门大爷都六七十岁了,头发都白了,听着这比自己孙女还小的小丫头指着鼻子骂,当即不乐意了。
“瞅瞅你俩这打扮,不是盲流谁信?”
看门老大爷咕哝一句。
也不怪大爷多想。
魏宝军这一身衣裳上仔细看还有干涸的血迹,魏宝娟在车上折腾了一天一宿,头发都乱糟糟的,看着还真像是流浪的人。
“你们说找嫂子,哪家的?”
这个年代小区里人还很少,陈家住的小区只是三层的小楼,楼与楼之间的间距特别大。
这再过三十年几乎是不敢想的,房子的举架都比现在能高出一米。
“说了找我嫂子。”

这次魏宝娟特别认真,“就是我嫂子,魏宝军,我嫂子叫个啥来着?”
“还没结婚呢,别瞎说。”
魏宝军似乎有些腼腆。
“那个啥,就是任桂花,是我没过门的媳妇。”
魏宝军点头哈腰的,觉得眼前的是一个城里户口,自己就先低了一截。
这大抵上是这个年代许多人的常态。
城市户口,不知道羡慕了多少农村户口的人。
用现如今的眼光来看,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农村户口,大抵上跟几十年前的城市户口一样紧俏。当然了,这里不包括北京、上海那样的城市。
“任桂花?”
大爷想都没想就道:“没这个人!”
“怎么会没有这人呢?”
魏宝军一听就急了,“我是亲眼看到她就进了这个小区的,怎么能没有这个人呢?
不行,你让我进去找找,我肯定能找到。”
魏宝军就要往小区里面闯。
“我说你俩别乱来啊。
我告诉你们,这可不是你们乱来的地方,小心我报警。”
“哎我说你这老头咋这么不通情理呢,我们就是进去找个人。”
眼瞅着小区门口吵吵嚷嚷的,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大步走了过来。
“郭大爷,啥事儿啊?”
陈炳旭回家来看看老两口,顺便买了些水果。
这眼瞅着过年了,这季节的水果也是贵的要命。
好在这桔子、苹果、梨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新品种,味道好的不得了,只闻到果香就忍不住买了一些回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