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左伯加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陈震宇,赵倩,蔡邕,蔡琰四人率领第五建设旅团向耒阳进发,按照古代通常的情况,蔡琰作为一个女人是不应当去的,但是因为这次是去拜访蔡伦后人,蔡邕作为同族,可以说是有认祖归宗的意思,如果不带儿子去哪是不合适的,然而蔡邕只有蔡邕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蔡邕就不得不去了。临去之前,陈震宇叫赵倩带上自已在新野附近的那个军营里交给赵倩的钱包里面的人民币。陈震宇心想人民币可以说是现代最好的纸张和印刷技术的结晶了,如果蔡伦的后人看到这样的纸张,说不定立马被自己忽悠过来都不一定,但最令他想不到的是,当蔡邕看到赵倩手里的人民币时,两眼都直了。陈震宇只好叫赵倩拿给他看看,蔡邕作为一个文学家,书法大家,对纸的喜爱那是非常的痴迷的。当他拿到带有毛爹头像的人民币时,不但对人民币的纸张感到不可思议。而且还对上面印刷感到惊奇,“陈将军,这纸张可以说是远胜于蔡侯纸,光亮洁白,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纸张。然而最令伯喈感到不解的是,何人有如此能力竟然画出十张完全一模一样的图画,而且颜色,力度也完全一致?”
陈震宇笑道“伯喈先生,不要说是这十张,在我的家乡还有数以亿记的和这一样的,可惜我只带了十张过来”
“啊,陈将军不是颍川人么,我在颖川怎么没见到这样的图画呢”蔡邕问道于是赵倩风吹草动他解释了陈震宇的来历,当然不是说他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而是那个从什么抢拿国飞来的,搞得蔡邕一脸惊奇地看着陈震宇。
“那是印刷上去的,等我们能够生产大量的纸时,我准备把先生的书,以及经史子集之类的书全采用这种方法印刷,到时先生之书就可以广传天下了。。。”陈震宇说道。搞得蔡邕又是一番感慨。发誓要为陈震宇教出无数好学生来。
当蔡邕把人民币给蔡琰欣赏时。蔡琰也被这纸张和印刷之妙迷住了,久久不肯还给赵倩,赵倩嘟起了嘴巴,陈震宇看他这对姐妹花笑了。于是对赵倩说道“倩儿,蔡琰为你义姐,是不是应当有好东西大家分享呢,我们何不送给你琰姐一张呢”这时蔡琰才回过神来,殷人民币还给了赵倩,失落之情,全写在脸上。赵倩极不情愿地拿出一张给蔡琴,非常的心痛。蔡琰非常高兴地说,“谢陈将军和倩妹大礼,琰儿当万分珍惜”陈震宇笑了“区区一百元钱,不必如些”
此时蔡邕急忙说道“琰儿,快还给人家,就此图画。虽小,但至少价值万金。我儿怎么敢收下如此大礼”
陈震宇笑得更厉害了“蔡先生,不必如此拘泥,钱财乃身外之物,如果不收就见外了”心里想道,这算什么啊,才一百元钱,如果我用这一百元钱赚回了一个老婆,那我就大赚了,想想二十一世纪,一个男人娶一个老婆容易么,一套几十平方的房子就是几十万,还要车子。。。等。好多人辛苦一辈还是没讨上老婆。早知如些,我如果带上一万元钱,那不可以讨上上百个小老婆,唉,失策了。。。。
蔡邕听到后说“如此,琰儿就收下吧,”其实他心里早就想得不得了了。蔡琰喜滋滋地收下毛爹遗像。贴身收藏,非常感激地看着陈震宇,自己却不知道自己的心被这一百元给便宜卖了。同时也好象明白赵倩为什么和陈震宇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原来陈震宇给了赵倩十万金,这个是价值连城啊。
耒阳离衡阳大约八十里,经过二天的行程,陈震宇一行到达了耒阳城。耒阳守军王承接他们接入城内,一些安排好之后,陈震宇和赵倩蔡邕父女便带上二十个亲卫,坐着马车前往蔡氏镇。
蔡氏镇离耒阳城不过五里,不到一个时辰,陈震宇等人就到了,蔡氏家主蔡子明接待了陈震宇等人。陈震宇决定由蔡邕出面和蔡伦后人打交道。蔡邕和蔡子明两人合了族谱之后,大家宾主言欢。蔡子明当然是非常的高兴。象蔡邕这么有名的人物儿都拜访自己这个平民百姓,这是多么荣耀的事啊。然而当蔡邕谈起造纸这事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失望。原来,蔡伦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旭(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乐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自杀。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候,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造纸因为是当时的绝密技术,蔡伦并没有传给族人。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怎么样造纸。听到这个消息,陈震宇,蔡邕他们高兴而来,败兴而归。蔡伦自杀后,族人把他的的遗体运回了耒阳安葬。为了表示对这位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者蔡伦的尊敬。陈震宇和蔡邕他们决定去蔡伦的坟上去祭奠一下。祭奠完了之后,回到蔡氏镇正准备向蔡子明告别。而蔡子明也正准备找他们,原来,在他们去祭奠蔡伦时,蔡子明家来了两位客人,这两位客人一个叫左伯一个叫毛弘。当陈震宇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刚刚的失望,一扫而光。作为一个文学院落快毕业的学生,陈震宇对这两个人的名字太熟悉了,有书记载:左伯,东汉“左伯纸”的创造者。字子邑。东莱掖县(今莱州市)人。左伯自幼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他在精研书法的实践中,感到蔡侯纸(蔡伦造的纸)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就与当时的学者毛弘等人一起研究西汉以来的造纸技艺,总结蔡伦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同是用树皮、麻头、碎布等为原料,用新工艺造的纸,光亮整洁,适于书写,使用价值更高,深受当时文人的欢迎,被称为“左伯纸”(或称“子邑纸”),与张芝笔、韦诞墨并称为文房“三大名品”。南朝竟陵王萧子良给人写信时称赞“子邑之纸,研妙辉光”。而身边的[位精于书法的史学家蔡邕则称“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足见“左伯纸”声誉之高。没想到在这里竟碰到他们。这算是磕睡碰上了枕头啊。蔡邕也非常的高兴,因为他早就用过左伯的纸。他们之所以来这里,主要是因为左伯的祖父是蔡伦的弟子。一来是为了祭奠蔡伦这位祖师爷,二来也是想到这来向蔡伦后人取经,好改造自己造的左伯纸。当他们听到蔡邕这位大文学家在这里,想见见,所以叫蔡子明留下陈震宇等人。

不一会儿,他们终于坐在一起讨论纸了。陈震宇于是向他们讲起后世造纸的工艺。流程,以及原料的采用等情况。左伯感觉大受启发。然后当赵倩拿出一张毛爹遗像给他看时,他也为这纸的做工所折服。然而当赵倩拿出那晚陈震宇给她拭泪的纸巾时,左伯说道“这纸薄而柔,光亮,纹理细密,白而香,可为纸中极品,但吸水性强不适宜书画,小姐用这纸做什么”
赵倩没有回答,陈震宇回道““这纸用来擦手。擦泪等,用来处理个人卫生的”
左伯吃惊地说道“啊,可惜了,这纸在我大汉可能是绝一无二,现在的工艺无法造出,这张三层纸最少价值十金”
赵倩呆了,没想到那天陈震宇给他拭泪的三张纸竟价值三十金。这可是相当于三十户人家一年的收入啊。就被自己轻易的浪费了。这个陈震宇给自己的东西样样是宝啊,可能没带来的那个手机和皮包可能价值还高。
最后在陈震宇的超级忽悠下,左伯和毛弘终于答京戏来给陈震宇造纸,于是最后大家决定,毛弘回山东东莱去把在那里的作坊搬过来,左伯负责这边作坊的建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