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伏羲证天皇 神农之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日,通天正在悟道,突然心神一阵颤动,让通天从修炼中清醒过来,通天掐指一算,天机一片模糊。
通天随即运起**,感悟天地,推测起来。
其实以通天圣人阶段的修为,在整个洪荒,能够搅乱天机,让通天一时算不出来,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位。
入定后,通天很快就感觉到两股微弱的气息从西方和昆仑山向洪荒扩散开来,那气息极为隐蔽,要不是这几年通天得到洪荒无数气运,又参悟紫竹天的天道,修为提升了不少,不然根本就感受不到这隐蔽的气息。
感受到这两股气息,通天很快就知道是谁在蒙蔽天机了,随即笑道:“你们终于忍不住出手了,那我该行动了。”随即出了蓬莱岛,往人族而去。
此次搅乱天机为老子原始,接引准提四圣,原来通天占着先机,又搅乱天机,抢先收下了伏羲和神农两位人皇,因此人教功法在人族中广为流传,争得无数的人族气运,让其他圣人瞧得极为眼热。
其实人皇之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要知道人皇乃是人族共主,收人皇为徒以后在人间布道自然是便捷万分,况且人皇功德圆满后,更是可得功德以涨大教气运。而几位立下大教的圣人便可借此功德和气运得窥一丝天机大道,若是有缘,便可成为鸿钧一样的人物。所以这人皇之事可以说是影响到几位教主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人皇之事这般重要,老子等人未能收得伏羲和神农为弟子,自然赶紧算计第三位人皇。但由于通天为人教教主,占有先机,因此众圣只得搅乱天机,这样天机模糊,大家都算不出来,只能各凭缘法。
本来通天为人族圣父,又为人教教主,三皇当为通天之徒,而老子等人之所以要阻止通天收人皇为徒,一是为了自己着想,二是不想让通天增添实力,毕竟三皇齐全,人族才真正成为天地之主角,到时通天为三皇之师,不仅将获得无量功德,更有可能成就鸿钧。老子等人那是万万不会让一个比他们高一等的人出现的,毕竟有一个鸿钧存在就已经足够了,这样一来,老子四人合谋算计通天便顺理成章了。
通天一步踏出,便来到陈都。
圣人出,便天现异象,瑞气千条,紫气东来。
天降祥瑞,地起瑞兆,伏羲和神农知道圣人前来,连忙率人前来迎接。
众人见是通天,忙跪拜迎接,伏羲带头说道:“弟子伏羲率人族各头领参见通天圣人。”
通天笑意盎然地望着众人,说道:“不必多礼,起来吧。”
伏羲将通天迎入屋中,通天便径直说道:“伏羲,你三日后搭好祭台,禀告天地后,将人皇之位传给神农,就可功成身退。”
伏羲听到此言大喜,忙道:“紧尊师命。”
伏羲忙让人准备传位之事。而通天就留下来见证三日后的人皇传位。
很快,伏羲便搭好了祭台,不过是用土木搭好的三层土台而已,极为简陋,通天看后,不禁赞叹:上古之民,心思单纯,心性接近自然,皆真心为了人族发展,没有像后人一样将心思用在无谓的虚荣繁礼上。
人族共主接位,乃是人族建立以来的头等大事,伏羲便焚香祷告,邀请圣父圣母以及其他圣人前来观礼。
老子原始、接引准提四圣皆对人族有所图谋,而女娲为人族圣母,又为伏羲前世妹子,因此此次传位大典,几圣皆前来庆贺。
传位之日,陈都人山人海,喜庆的氛围,传遍每一个角落。
待到正午时分,礼仪官宣布吉时已到,只听见三十三天外一阵仙乐响起,缓缓飘下万朵五彩莲花,众人只觉心旷神怡,一架九条九爪金龙拖着的辇车从天而降,停到了伏羲身旁。
这时候,漫天金花乱坠,又有无边清音,更有庆云滚滚,洪钟大吕伴响,整个天地都在震颤。原来六圣一起前来了。

伏羲忙率人跪拜迎接。
通天立于五彩祥云上,满意地看了伏羲一眼,说道:“人族共主伏羲教化万民,有功于人族千秋万世,已然功德圆满,特封为人族天皇,传位后,就可到三十三天外火云洞静修!”这火云洞乃是天道鸿钧为人族三皇五帝而专门开辟的。
伏羲欣喜地说道:“伏羲谢过老师!”
于是众人起身,便在通天的主持下,见证了伏羲与神农皇位交接的仪式。
就在伏羲将皇位传给神农时,天外降下一大片七彩霞光,飞到伏羲身上,自是上天感应伏羲为人族作出的大贡献,降下功德以示奖励,须臾霞光散去,得功德之助,伏羲迅速成就亚圣后期境界。
而那七彩霞光又有一部分向通天飞去,却是因为通天立了人皇,亦有功德,通天一笑将其收了起来。几位圣人见通天得了这么多好处,皆嫉妒不已。
伏羲向通天一拜,有些伤感地说道:“老师,日后弟子却不能侍候你了。”伏羲成为天皇,就知道日后人族若无至变,便不得轻出,而他和人族能有今日成就大多拜通天所赐,伏羲自然不舍。
通天笑道:“痴儿,日后有缘自可再见。”
伏羲心中一动,随即转身对神农说道:“皇弟,为兄在火云洞等你。”说完向通天一拜,便坐上龙辇向火云洞行去。
伏羲功成,为人族天皇,隐于火云洞,自此也万劫不灭,不沾红尘因果,于圣人之外,却也得了大道。
众圣见证完后,各有打算,便纷纷回转洞府。
继位后神农大力推广五谷,但由于各地气候等条件不同,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了指引人们按时种植粮食,神农又参悟伏羲八卦,发明了历法,把一年分为四季,春种秋收,即为农历。
同时,神农又发明了陶盆、陶罐等陶器,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
从此,整个人族开始了从渔猎向农耕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
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据此,神农便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原始的商品交易。
神农还治麻为布,使民着衣裳。更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神农之教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蚕,以为天下先。”
神农管理部落,治理天下时,时刻铭记通天教导,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以百姓为本,以造福洪荒万民为己任。在他治理的地方,不赏而民勤、不罚而民正,天下万民共同爱戴。
在神农的治理下,人族学会了种植五谷,又因为风调雨顺,年年大丰收,许多粮食吃不完,便存在仓库里,却因为保存不好而腐烂掉。
神农见粮食腐烂,大为心疼。一日,神农看到族人豢养的野兽,心中一动。伏羲时代,人族以肉类为主食,伏羲教授族人驯养野兽,只是直接用道法是抓来许多未开灵智的动物,削减了力量后,安置于土房内饲养,那时的养殖业刚发展不久,根本不能满足人族的需求,人族仍要经常打猎。
于是神农便教大家用那些吃不完的粮食来饲养野兽,这样,一举两得,不仅充分利用了粮食,还避免了人们上山捕猎的危险。慢慢的,神农经过观察发现猪、牛、马、羊、狗、鸡等六种动物最好饲养,便将其统称为“六畜”。
五谷六畜的出现,人类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自此人族将肉类和五谷搭配食用,疾病大减,人族更加兴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