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群儒入长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
李冲眼孔猛睁,神情震惊的望着太宗,虽然从太宗的话中,李冲已经有所猜测,但是猛然亲耳听到却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荒谬。
无为的圣人老子一下成了皇权的操纵者,变成了天下最大的阴谋家。
圣人中第一的高手瞬间变成了自己的杀母仇人。
自己即将面对的不再只是佛教了,还有可怕的太上道尊。
这一切一切瞬间巅峰了李冲的观念,如同一只炸弹在脑海中炸响。一时间李冲如同呆滞一般。
“冲儿,不论你如何痛恨朕,但是你绝对不能忘了你的母亲,一切的一切都是朕的错,你的母亲为了保护我们,已经牺牲了生命!她是爱你的是伟大的!”
看着李冲的神色,太宗以为李冲在痛恨着他们不肯原谅他们,神情有些悲苦道。
这时候的太宗完全不像是一个威严的帝王,而是一个神情悲苦,充满哀愁为了挽回孩子心的父亲。
看着太宗的神情,李冲心中无奈之极,明白有些事请已经注定了,不是自己能够改变的,在自己借这具身体重生的时候,也就继承了这具身体所承担的一切义务,这些都是现在的自己必须去承担必须去面对的。
心中微微一叹,对以前一切不合理不解的地方也瞬时明白了,为什么这具身体中对母亲的记忆是如此的模糊,为什么一个傻皇子的吃喝用度都是那么的完备?为什么皇室会专门兴建一个金华府给一个傻皇子而不是随意将自己安置。
“呼”
将这一切都想明白,李冲缓缓吐出一口气。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
既然这一切都无法逃避,那就勇敢的去面对,前路荆棘坎坷,又何必畏惧,执剑前行,上下求索。管他什么山高海阔,荆棘遍地,我行吾道,奋力拼搏而已。
想通这些,李冲望着太宗眼神一片坚定,沉声道。
“父皇,母后如今葬于何处?”
“啊?”猛然听到李冲的呼喊,太宗身体一震,随即反应过来,心中大喜,神色中充满掩饰不住的喜色。
“冲儿,你原谅了父皇!”
话语中都充满着一丝激动的颤抖。
随即神色又变得沉重起来,一丝悲伤溢于言表。
“当年十二孽龙趁机偷袭国都,侵吞气运金龙,你母后为了保护朕和大唐江山,迎战十二孽龙,奈何十二孽龙法力高强,你母后在万不得已中以身化作神女峰才将十二孽龙彻底镇压与巫山中。”
“巫山神女峰?!”
听到太宗皇帝的话,李冲忽然心中一悲,一种发自身体本能的悲伤充斥着心神。
“身体残留的意志么?”
将这股悲伤压下,李冲转身对着太宗低声说道。
“父皇切记,儿臣此等装扮乃是海外散仙青玄真人,是十二皇子的恩师。”
“朕自会知晓的,你这个身份对你也是极为有利的,至少不会让有心人发现你。不会让太上留意你。”听到李冲的话,太宗神色一动,缓缓的说道。
“那儿臣告退了!”
李冲转身一闪而逝,消失在夜色中。今晚的动静实在太大了,自己不能久留皇宫中,否则定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看到李冲消失的身影,太宗皇帝脸色也变得一片凝重,自己竟然被佛教算计,如果不是冲儿及时赶到,不知道还会生出什么变数,想自己堂堂一国之主,竟然会遭此大辱,心中愤愤不已。
“陛下,微臣尉迟敬德,
微臣秦叔宝救驾来迟,请陛下赎罪。”
正在太宗沉思的时候,两道雄浑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随后两人大踏步走进来。神色有一些萎靡,血气黯淡,气息也有一丝紊乱,显然经过一场生死大战。
但是全身威武不减,散发着一种视死如归,狂猛剽悍的气息。将两人承托着更加神武。
看到两人的神色,太宗知晓两人必定经过一场大战,不然堂堂巅峰武圣,怎么会出现气息紊乱,血气不旺的状况。
想到两人舍命相救,大战不知名的强者,为自己牵制住强者,减少了许多不可测的危险。心中微微一阵感动。
立刻上前将两人抬起。
“两位将军不必如此多礼了,今日若不是两位爱卿舍命大战,也许寡人性命堪忧。两位爱卿辛苦了!快快起身,不必多礼。”
两人对视一眼,神色中充满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同时应喝道。
“微臣誓死效忠陛下!”
看着两人,随后太宗神色一定,充满了威严,大声说道。
“两位将军起身听诏。
诏令,三省六部,文武百官前来见驾!
诏令羽林,威龙两军兵马随时准备出动!天下哥道各州府驻扎军队随时听令!
诏令灵武卫,神武卫随时待命出动!地武卫待命出动!”
一条条诏令有条不紊的从太宗口中宣讲出来。
当听到灵武卫的时候,秦叔宝两人神色一震,竟然连地武卫都要出动了。地武卫和天武卫是皇家秘密的禁卫,镇守皇陵,秘密护卫皇帝,从来不显露。这次出动地武卫,看来陛下真的动怒了,
“微臣等立刻通报各部。”
两人缓缓退后,准备立刻前往各部宣召。
“慢着,宣召安仙唐也待命出动吧!这些吃闲饭的仙家也该尽些力了。”
太宗神色威严的说道,但言语中却闪现一丝鄙夷。
听到太宗的话,两人神色大震,对视一眼,缓缓退出。
这安仙堂是大唐皇室招募的一些修士,其中不乏强大的修士,甚至有人仙的存在。
安仙唐用来对付一些妖邪鬼魅,也用来与一些修士大派沟通的部门,最主要的是在这仙佛妖魔遍地的世界,朝廷需要用他们来安抚天下百姓。让百姓知道朝廷有一支仙家修士,可以镇压一切邪魔!
而大唐皇室为他们提供各种修炼资源,他们只需要听诏就可以了。
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品阶相当高。到任何州府都会受到钦差般的待遇。
但是这些人却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小视凡人的样子,与朝廷众臣并不和睦。
所以一般朝廷事务也不会让他们插手的。
如今太宗决定有这批闲散人员去做些事了。看来心中实在是愤怒之极了。决定借刀杀人。
一道道诏令很快从皇宫中传达出去,一瞬间大唐皇朝这个庞大的皇族机器迅速启动起来,
所有大臣迅速集结,来到皇宫外准备上朝。
皇城中两支强大的军队,气息恐怖,一股股战争的气息勃发而出,潮水般的驶出城外,形成两方巨大的军阵。
皇宫中灵武卫,神武卫集结在皇宫演武场中,气息凝而不发,正装待发。
“轰”
皇宫深处爆发一股震天动地的气息。强大的气息形成一股巨大的狼烟直冲天际。巨大的血气形成一条似龙非龙的大蛇,在虚空游动,强大之极。
这股狼烟,血气一出现,神武卫,灵武卫神色一凝,眼中神光绽放,望向皇宫深处充满了崇敬。
城外集结的军队,看到这狼烟,血气的瞬刻,全身一震,神色一凝,眼中充满了敬畏,身体更加笔直,心神沉稳。巨大的信心和勇猛之气充斥着全军。
“咚咚”
刚猛有力的踏步声从皇宫深处传来,震动大地,犹如全军万马一般。
在两卫士兵崇敬的眼神中,一支只有八百人身穿清一色的紫金色铠甲,铠甲上是一条似龙非龙,似蛟非蛟的大蛇,手持长枪的武道强者慢慢从皇宫深处走出来。

这些武道强者个个都精悍得可怕,眼神沉静如水,无波无澜,只有偶尔一丝精光在眼中一闪而过,这些都是灵肉合一的巅峰宗师的境界。
强大的血气,笔直冲霄的狼烟精气无不昭示着强大的战力。
看到地武卫大踏步走出来,两卫士兵自动退后,分出一片巨大的区域。
剽悍的神情中带着一丝恭敬。
同一时间,安仙堂听到有妖邪在自己眼皮底下入侵国都,侵扰皇帝,人人脸上潮红,愤怒羞愧之色遍布脸颊。这些人在凡俗面前自诩强大无比,高人一等,忽然发现竟然有妖龙邪魔在眼皮底下侵扰了保护地人,一时间,人人暴怒。
天亮文武百官入朝,看着端坐的大殿之上的太宗神情具是一震,发现太宗皇帝比平时多了一份威严,让人不敢直视,却又让人想要亲近崇敬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
太宗不动神色的将满朝文武百官的神情收入眼中,微微一动,头顶一缕精气迸发迅速形成一尊玄黄之色的华盖。
昨夜魂魄中没入了大量玄幻之气,当时也没有注意,只当能增加气运,清静心神。可是就在无意中忽然发现这玄幻之气竟然能形成了帝王华盖。
有了这帝王华盖后,就是防御无双,鬼神辟易。再也不用担心会出现魂魄离体,被人算计的事情。即使圣人前来也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破除华盖才能危害自己。
一种巨大的自信绝地的掌握充满了心头。
望着满殿的文武,太宗神色猛地一沉,凝神说道。
“各位爱卿,寡人昨夜受妖僧所害,鬼龙侵扰,魂临地府,幸秦将军,尉迟将军以死相护,又得异人相助,否则今日众位爱卿就得为寡人发国丧了!”
“啊?!什么!”
“竟然有妖邪敢侵扰陛下!”
“竟然有妖孽入我国都,视我儒家,大唐国威何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皇乃是天下民心所向,竟然有妖邪扰国,欺我大唐太甚!”
“小视我大唐么?!”
“何方妖邪,大胆之极!”
“找到他,处以极刑!处以极刑!”
“斩处妖孽!”
太宗的话,一时引起满殿哗然。连养气功夫最厉害的朝廷大儒也愤然大怒,这是**裸的挑衅。无疑打了满朝文武大臣狠狠的一巴掌。
国之将灭,必有妖孽。
大唐如今国事鼎盛,吏治清明,这些朝廷大臣要么是文满天下的大儒要么是天下赫赫有名的武者。要么是心怀抱负的贤者,都是为了天下黎明出仕,如今这妖孽扰国,说明什么,难道这些人都是亡国之臣,奸佞之臣。
这妖孽挡着他们的面进入国都,扰乱皇帝,主辱而臣死,这让他们颜面尽失,威望无存。如今传到天下去,他们有何颜面面对故友,恩师,学生。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
一时间满殿大臣怒发冲冠,恨不得找到妖孽吃起肉沁其血。
“够了!如今为难时刻,我君臣应当上下用心,同心协力面对难关,吵吵嚷嚷,成何体统!”“臣的知罪!必誓死辅助陛下,铲除妖孽。”
太宗的话越到后面越是声色俱厉。吓的一干大臣立刻跪伏拜倒。如今太宗的威势越来越强盛,流露的一丝一毫气息都让人心惊胆颤,关怀则让人如沐春风,厉则让人如坠冰窟。
“宣召”
看着地下一干大臣的表现,太宗没有在意,对着身边的黄门侍郎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天下浮屠盛行,佛寺盖无其数,一寺堂殿倍陛下一宫,壮丽甚矣,然功不使鬼,必役于人。
寺庙多广使得通计工匠,率多贫窭,朝驱暮役,劳筋苦骨,箪食瓢饮,晨炊星饭,饥渴所致,疾疫交集。
且营缮所需费用,官家终须科率,百姓难免劳扰,物不天来,终须地出!
今百姓信佛者焚顶烧指,解衣散钱,彼此转相仿效,竞相事佛,这样做必然使农产荒废,国库空虚。
天下僧尼不可胜数,且僧侣遊行浮食,待农而食,待蚕而衣,且一僧衣食,岁计约三万有余,五丁所出,不能致此。
今百姓废业竭产、烧顶灼臂而云供养,使得民生凋敝,生计不前。
僧侣之徒踰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背所亲,乃天下礼节所不容。
另有邪僻小人,模写庄老玄言,文饰妖幻之教,托庇浮屠行奸邪之事。
为一正国本,恢复民生,以畅圣人之教化,故大唐皇帝诏令。
京城留寺三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
今日起天下佛寺兴建皆需报备各司各府,如有擅自兴建者,处于极刑。
今日诏道士、女冠宜在僧、尼之前。公私斋会及参集之处,道士、女冠在东,僧、尼在西,不须更为先后。
佛徒实行度牒制度,凡各寺各庙在职僧徒皆需报有司审核,发以度牒,以正身份,无有度牒身份不明之僧侣一律遣返,还俗。检校佛法、简括僧徒,清肃非滥。对于私度之僧,处以极刑。
父母之亲,人伦以极,整容端坐,受其礼拜,自余尊属,莫不皆然,自今以后,僧尼不得受父母及尊者礼拜,所司明为法制,即宜禁断。”
听到太宗的诏令,满朝文武大震,陛下这是将佛教彻底纳入朝廷的管辖啊,从政治上打击贬低地位,经济上消弱实力。文化上不断与儒家思想经行交融,彻底改造佛教。
不过虽然知道却没有一人反对,这些大臣受儒家影响,佛教托庇妖邪,乃是外来教派,不断挑战儒道,正应该政治政治。
妖僧祸国殃民,正如所描述的,早就被儒生们诟病了,如今正好趁机打击这邪教!
而且这妖孽能进入大堂国都瞒过众多大儒,让陛下对佛教震怒,肯定与此事有关,想到这里众多大臣心中愤慨之声一片。
散朝后,无数军队随同传旨的钦差前往各府,以防有寺庙出现暴乱。
灵武卫,神武卫,地武卫也悄然消失。
在不久之后,一些大寺庙外围无数兵马出现,无数古刹中,出现一队队威武强悍的武者军队。
一个个散修,散仙迅速游走于寺庙中。
随后天下震动,无数寺庙被拆撤,无数僧侣被还俗,无数寺庙的田产被充公。天下只有一部分大寺庙被留下来。
大唐皇族这一系列动作,并没有让佛教高层反弹,西方灵山听到这一消息后,佛祖只是微微一叹,神情中出现一丝无奈。
偷鸡不成蚀把米,凡俗之事一旦插手必然引起各方势力的反弹。
紧接着,天下再一次震动,中土各处大儒,贤者,名士,隐士纷纷显身,前往长安。
这些人要么是名满天下的豪儒,要么是白发苍苍几十年不问事的隐士贤者,要么是桃李满天下的名士老儒。
甚至还有狠毒是当朝重臣的老师,就算是太宗见了他们也得尊敬的喊声先生。
平时难得一见,即使朝廷亲自相求他们出仕也绝无可能,这些人一心研究儒家理论,心中只有天下黎明百姓,社稷。
但是当听到有妖邪侵入国都,企图撼动国本,无一不纷纷震怒。立刻动身前往长安。
这些人精芒冲天,气运滔天。一路所走之处,妖邪逃避,邪魔胆寒。
一时间长安城中无数躲藏的强大妖邪纷纷逃避,一些地仙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天地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长安城,人类国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