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财神再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1年4月的到来祈有财在九龙生活了近两个月,除了两个星期的学习生涯祈有财就在保镖的带领下游荡着香港的大街小巷。如果不是香港黑社会太过猖獗和香港警察时不时找“非法移民”的麻烦祈有财更愿意一个人逛八十世纪的香港。
今天是钱婆带奶奶林雪裹挟祈有财第18次逛街,但凡女人下至会走路上至80岁只要家庭条件允许没有不喜欢逛街的,年轻有钱美女尤甚不过钱婆和林雪也不输于那些年轻女性。祈有财仔细地算过了一笔账,自钱婆第一次带领大家逛街祈家至少已经在钱婆女儿店铺买不不下160件成衣(包括保镖的),做了不下120件各式衣服占用了钱婆儿子张达发大概半个多月的工作量。如果算上给大陆爷爷、爸爸、妈妈、大伯等亲属邮寄的服装外每人平均呢也就20几套衣服而已。
尽管张琳所谓的布料价格一降再降,钱婆加工嘴上说费分文不取收起来毫不手软。精明的奶奶依旧和钱婆热络得很!根钱婆述说着刚来香港时候的艰辛奶奶则感叹文革的过去,根本就是鸡同鸭讲的闽南语加香港腔和普通话的北京腔交谈。偶尔说话互相听不大懂时还大声好似吵架一般就是为了向对方解释自己说的意思,非常有趣。
奶奶林雪除了偶尔报怨一下香港蔬菜价格贼贵全家人吃肉比较划算,直到保镖吃肉都吃得快呕吐的时候奶奶林雪才舍得买香港的蔬菜。最近老人也看开了该买的就买、该吃的就吃、该用的就用,反正小孙子会赚钱几辈子都吃不完用不完。
在钱婆的努力吹捧下祈有财的颐の新城的财产被不断地暴露出来,就香港一地颐の新城卖出的房屋所得收益在钱婆和祈家人看来都是一笔花不完的财富。
的确在祈有财来香港的后颐の新城的动作非常之大,早已拥有两万七千多套的颐の新城在祈有财到来之后新春佳节就开始了促销的行动。一反往常大肆买地买成品房的模样开始大肆促销仅一个多月的功夫就售出3870多套现房。
钱婆管理的几个出租房就有两套是给出售的,稍一打听就能知道颐の新城在香港的动作了。如果此时有心人仔细调查一番就会发现颐の新城出售的都是一些地段不这么好生活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和偏远老房。甚至在房屋出售的时机颐の新城的总公司还收购了不少九龙、铜锣湾等繁华地区的街面房,甚至还在刚刚兴起的尖沙咀的偏远地区囤积了大片土地。
自1976年去世香港股市揭开暴跌的开始两年后香港股市经历7年12倍的涨幅已经出现了滞涨等情况。红极一时的物业市终于在1981年7月17日达到后开始踏上了高通胀高息的熊市。
1981年7月15日在香港已经生活了半年多的祈有财渐渐熟悉了香港的生活节奏。期间祈有财正常的日子屈指可数,甚至日子还比不上祈有财三次回内地的时间多。
颐の新城在香港房产市场兴起了不少楼盘也抛售了大量现房,钱婆失业后反倒和奶奶林雪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起来交流起来也不怎么费劲了,两人更是义结金兰成了一对好姐妹。经济上的联系更是让两人热络起来。
5月底的时候颐の新城变卖了大量现房波及到了钱婆也失业了。钱婆除了哀叹失去的轻松工作之外对香港股市上的操作也频频失误损失不小。几年时间的省吃俭用和大牛市让钱婆也存下了6万多港币的存款。面临股市的滞涨和个股的跌幅钱婆也恰逢颐の新城卖房促销动起了买房的念头。
香港半年的生活奶奶林雪也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繁华对会赚钱的小孙子祈有财更是倍加疼爱。同时也面临了一个缺乏交流、活动的局面,和钱婆如此投缘也是有原因的。香港生活除了照顾祈家第三代家务啥的祈有财怕奶奶劳累请了保姆。轻闲的奶奶林雪除了走门串户逛街外国内已经非常少见的麻将都给学会并了。
缺乏老年生活的奶奶在交流不成问题的时候最喜欢就是和钱婆等几个搓搓麻将听些八卦或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钱婆终于在一次麻将散席之后和奶奶商量不炒股买房的大事让老姐妹参考参考,而且儿子张达发也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奶奶林雪早就听闻一帮麻友们总会聊到香港的股市情况,虽然不太懂行也知道了个大概。在香港无忧无虑从没短过钱消费的奶奶林雪回家就和祈有财商量了起来,并且对股市这个国内没有的新兴市场表现出不少的兴趣。
祈有财在确定奶奶林雪没有心脏病的情况下非常大方地划出了五万港币让她和钱婆一起去超股丰富老年生活顺带也让奶奶有股事业的成就感。至于买房祈有财认为房价终究会下跌的现在追涨买房不划算,为此祈有财例举了香港50年代至今的工资、房价、物价消费的增长断定香港房价还是会下跌的言论。在奶奶林雪眼里祈有财和日本人开的大公司颐の新城的股份,具体不清楚是多少钱财反正小孙子本事大着从没短过家庭开支上的钱财。

祈有财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而且他更知道香港的房价在未来可能会下跌30%以上。
自1950年香港房地产市场只能整层购买后分租,因此,有能力购买者不多,价格也比较便宜,每平方尺约20-3年前后,吴多泰、霍英东等人开始拆分来卖,1955年前后,分期付款(首付1-3成,余款10-20年按揭)开始盛行,香港地产市场步入健康轨道。
第一轮地产狂潮(1969年-198年的股市好转带来了楼市的兴旺。1969年初,中低档楼盘(40平方米以下)价格每平方尺仅50元左右。2年后,即1970年底,房价升到100元以上。到1975年,升到23年,265元,1977年354元,1978年432元,其后升值速度加快,1979年725元,1980年938元,1981年,每平方尺售价超过1050元。它意味着12年时间,楼价涨幅超过20倍。随后,房价开始调整。1982年,香港楼市崩溃,平均楼价跌幅达到30-40%。
房价与购买力。1950年前后,当时的普通打工者每月工资20平方尺的住宅单位售价大约9000元,相当于打工者4年的工资可以买一个小单位。1975年,市民家庭平均月收入1300元,1981年,居民家庭人均收入3000元。而同期的低端物业(400方尺)售价从230元涨到1050元。居民工资上涨130%,而房价上涨350%。房价涨幅大约相当于工资涨幅的3倍。相比1950年初大约4年工资可以买一套住宅,1981年的房价需要10年工资才能买到。
房价与利率。1981年7月,银行利率10%。到10月,银行利率已经达到年12月,银行利率降低到年再度回到年9月逐渐降低到7%。其后大约20年,香港的利率水平相对稳定,再也没有到过20%。现在,香港利率不过7%左右。
祈有财更知道香港股市物业市的疯狂已经到了尽头除了最后的疯狂和少数几个亮点外将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他更知道香港楼市在大陆经济体制改变后发生的变化,1984年之后将迎来香港楼市的第二轮狂潮。
1984年起,香港的第二轮地产狂潮兴起。据仲量联行提供的地产指数看(均以1984年1月为100点),最先涨起来的是办公楼。湾仔地区的办公楼在5年之内上涨430%,1989年7月达到53年7月调整到333点后继续上涨,1994年4月达到1185点。它的含义是:10年时间上涨10倍。办公楼价格上涨后,比较长时间出现滞涨,再也没有达到过1994年的高点。1997年7月,伴随住宅价格达到顶峰,办公楼价格指数曾回到1087点,但到2000年7月,指数只有465点。相比6年前高点,跌幅超过一半。私人住宅价格初期涨幅缓慢,1989年7月只有230点左右。但它的调整幅度有限,1990年7月最低位置也不过210点。随后就开始加速上涨。1991年7月,办公楼最低点出现的时候,私宅价格指数已经涨到300点(大宅)和250点(豪宅)。豪宅的价格涨幅初期比较少,但后期开始加速。1997年10月,豪宅最高指数1412点,大宅1360点。相比13年前,豪宅价格上涨13倍。随后出现的调整,幅度就比较大了。2000年7月,豪宅价格指数只有745点,相对高点的跌幅接近50%。
1981年中英第一次谈判,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缺乏信心。高通胀、高利率、物业市结束房价暴跌等股市走熊。
1983年港币当时从1美元兑5块多港币跌到8块多,还传说港币会变水,将继续跌到1美元兑20块等
怡和迁册百慕大等很多大事。
很多事情只能作为一个大的秘密留存在心里,祈有财原本不想趟香港这趟浑水影响了日后的国际局势。可奶奶林雪的对股市兴趣让祈有财发国难财的念头不住地冒了出来。
“反正香港现在还属于英国的租界,发不发国难财都和中国政府、爱国主义无关。再说我只是顺势发比小财又不是制造灾难......”这个念头一冒起祈有财就连夜联系安藤让他筹集资金赶赴香港。
安藤横须贺接到祈有财的电话后知道祈有财在香港又有大动作,连夜调集资金和联系人手。第六天下午顶着双兔眼带着六千万美金就入住了香港酒店。
投资伊始祈有财在六月份中指使奶奶林雪和钱婆买卖了9次股票,次次都是市场中的热点和黑马尽显最后的疯狂。钱婆刚开始还有些疑虑可两次一来面对好姐妹超过40%的收益也跟风而上,9次投资祈有财都按照自己知道有限的历史知识跟风而上。奶奶的股票资金账户在7月16日后就高达港币、钱婆的股票资金账户也有了近12万港币左右了。弄得钱婆每次见到祈有财亲热的不行好吃好玩的天天带着来,比起奶奶林雪更亲热上几分让她不停吃醋。
面对330%和100%的炒股收益祈有财真正关心的安藤操盘手的行动就显得逊色很多连3%的收益都不到只是小试身手熟悉下香港的操作环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