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我要办大学(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
唐青都在和三家人聊天。
潘家。
窦家。
崔家。
不用说,肯定是崔家的地位最高,潘家也就一个二伯能在级别上比得上崔光元,但仅此而已,底蕴不深,最弱的,自然是窦家。
只有窦成文一个人做到厅局级。
其他的。
不大不小。
崔方怡是长孙女。
而且性格强势,当初嫁给窦成文,也是谁的意见都不理,傲娇蛮横,有这么个闹腾的主,加上崔光明挺开明,崔家人也都没给过窦成文脸色。
都一家人了。
还有什么好说的。
小茶座内。
“你的公司,可是做了不少善举。”窦成文给唐青倒了杯茶。
“小事情,称不上。”唐青谦虚道。
“你的小事情,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影响人一生的大事,教育,是一般人改变人生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国运昌盛的基础。”窦成文说。
唐青连忙附和。
“您说的是,教育,才能最根本的改变一个国家。”
“嗯。”
窦成文很满意唐青的觉悟,又说道:“上次,你在复旦的演讲,我也看了,很好,有些人,上到了博士,竟然都还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当时,我曾经生气过,博士,上完已近而立之年,可还要问人自己找什么工作合适,怎么找个好工作,我当时就火冒三丈。”
“可是,回过神来,我就在想,这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本身出了问题。外界,浮躁,功利,急于求成。。。各种思潮早早就在学校蔓延。”
“这些思潮,对一个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学生来说,根本就没有分辨的能力,只能被动的影响,加上学校的引到不够,才导致这样的现状。”
“。。。”
窦成文是滔滔不绝,不吐不快似的。
唐青听了。
心下也是无奈。
这种宏观问题。
窦成文竟然和自己讨论,还能指望自己解决不成?不过,当时自己也是和窦成文一样,生气之后,也知道这不全是人家的过错。
想要改变。
需要的。
是家庭、社会、学校的整体努力,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毕竟,人家上学,真为了什么改变国家,改变社会,改变文明的崇高理想,也不现实。
面包。
才是最现实的。
吃了。
会饱。
不吃。
会饿。
仅此而已。
听了会儿。
窦成文终于说完了,末了,来了一句,“你现在,可是年青一代的偶像,特别是学生阶层,对你的崇拜,会让他们以你为榜样。”
“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可能视为最正确的方向,加以模仿和学习,所以,叔叔希望你能给他们起到正确示范的作用。”
“。。。”
唐青还能说什么。
只能点头了。
“我明白。”
其实。
他倒也不反感这话,窦成文是搞教育的,当然希望学生们成才,而不是沉财,出发点是好的,说的话也毛病,就像是唐青十分反感明星作风乱一样。
一会儿。
结婚了。
一会儿。
离婚了。
一会儿。
找小三。
一会儿。
又和谁热恋了。
再没多久。
又来个第二春,刷一波热度。
。。。
如此。
反反复复。
叫孩子们怎么受得了。
至少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
身边都充斥着这些新闻,长久以往下去,乱性,薄情,对婚姻的不忠,都会打上‘明星都这么做了,我没错’的自我说服下。
没意思。
现在。
他也是半个公众人物了。
自然。
会有很多人他有这样的期待,特别,是做父母的。这些人,更希望自家孩子的偶像,是一个正值,善良,努力,等等优良品质集于一身。
孩子犯错的时候,可以说‘你看,唐青怎么怎么样。’,而不是被孩子反问,‘唐青都如何如何,我凭什么不可以,你们这些老思想。’
额。
唐青摇了摇头。
自己这颗多管闲事的心。
还真消停不了。
“窦叔,我会注意的,对了,我有件事想要咨询一下,我想办一所民办大学,地点就在青岩市,这件事,难度有多大。”
唐青赶紧转移话题。
窦成文一听。
来了兴致。
“为什么想要办大学?”
“为了我的公司。”
唐青直言不讳。
窦成文一愣,不是应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吗,那些申请大学的,末了都会加上这么一句,没人敢说‘我为了赚钱。’
为了自己公司。
也是头一回听到。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资产,不是技术,而是人,因此,我想在源头上,定向培养我们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保障人才的供应。”
唐青解释道。
闻言。
窦成文默然。
这话。
也是把他当自己人,才会这么说。
“我喜欢你的坦诚,国家也没有规定,办学一定是为了教育,行,这件事,问题不大,只要你有钱,有教学场地,有办学能力,就成。”
窦成文笑道。
“钱、地、教师的问题不大,但我最想知道的是,最快,多久可以办下来。”唐青其实有点明知故问的嫌疑,但,这事需要窦成文帮忙。
索性装傻一回。
“怎么这么急?”窦成文问。
“效率。”
唐青只说了两个字。
窦成文顿时理解,商人,比较重视效率,手快有,手慢无,要是青元科技晚半年推出‘纪元’,现在,可能就是另一幅光景了。
“半年到一年,这是最快的。”窦成文说。
唐青点头。
跑部里的手续。
还是成立一所民办大学。
半年到一年,的确是加了发条一样,其他人要是跑,别说跑不跑得下来,跑个两三年,再正常不过,这话,也透漏出一个信息。
他窦成文可以帮忙。
“谢谢窦叔。”唐青一笑。
嘴甜点。
真的有好处拿。
想了想。
窦成文说道。
“这样,我回头给娇娇一份材料,你们按照材料做准备,尽快走流程,提交上来,我这边会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提供一些帮助。”
别的他不敢保证。
可自己这半亩地,他还是能使点劲的。
工作了这么久,上下办事,很多都要走流程,走到他这里,也会酌情帮忙,上上下下,手里积累的部里人情,可是不少。

平常。
他也是甚少求人。
他真要推。
一年内推下来。
不难。
“太好了,我回去就让人准备,一周内,我会和青岩市沟通好,让那边教育局向省厅打申请。”唐青高兴道,办学,可不是他直接向部里申请。
而是层层申报。
区教育局。
市教育局。
省教育厅。
都得跑。
青岩市那边问题不大,不会有人找麻烦,只要过了省教育厅,就能直接到窦成文这里,好在,这种事,省厅也不可能慢吞吞的。
别说他唐青的名头。
青岩市领导。
也会力推这件事,省厅要是磨磨蹭蹭的,省里也不会答应,唐青是谁,华夏首富,要在当地办学,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宣传。
“流程一到部里,剩下的,就交给我,但我希望你的这个大学,能真正培养出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要弄得虎头蛇尾。”
窦成文叮嘱道。
“自然,我做事,从来都喜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唐青点头。
“极致?还想超过清华北大?”窦成文笑了笑。
闻言。
唐青摇头。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可没想过去争这些虚名,没什么意思,我所希望的,只是定向培养一些业内顶尖人才,仅此而已。”
“当然,如果能被社会所尊崇,成为莘莘学子所向往的地方,我也很高兴。”
“够坦率。”
“嘿嘿,还行。”
“按照你的目标,那你的师资力量,准备怎么解决,高薪聘请国外的老师?”窦成文好奇道。
唐青摇头,“不,教育,国外就一定比国内的好?我不认为。我希望,我们华夏人的顶尖人才,都是华夏教师培养出来的。”
“我们有学习能力,人家好,好在那里,我们学。但是,不能认为别人的教育就是好,外国的月亮就比华夏圆?不见得。”
“我就不信这个邪。”唐青的语气中,颇为自信。
“呵呵,有志气。”窦成文笑着说道,接着,“但是,也要正视双方的差异,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某些方面,我们还是要学习的。”
“除了技术,我不认为需要学他们什么。”唐青撇嘴。现如今。连他们技术,唐青也不以为意,你牛,你整个异次元空间出来啊。
“。。。”
窦成文苦笑。
也就唐青敢这么说。
商业领域。
唐青的成就。
要不是erv横空出世,可能过几个月,世界首富的名头,是跑不掉的,这方面,唐青的确可以对其他公司给出‘不咋地’的评价。
人文社科。
根植于文化。
优劣难以争辩,而乐器、绘画、雕塑领域,唐青更是有资格对一大批人说,‘在做的各位,都是辣鸡’。他家里还挂着两幅唐青的杰作。
巅峰级作品。
“那你的学校,主什么?”
“文科。”
“哦?”
“理科,想要有所名头,需要大量的科学成果和长时间的沉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但文科不一样,可以快速投入实践。”
“也是,文科最好入手,你的企业,也多是需要管理人才,天眼的全球企业服务战略,需要大量的律师、会计师、审计师,还有熟悉各国法律的自己人。”
窦成文平常也听女儿说起过。
在天眼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开了分公司后,人才需求让他们很是累了一阵子,这几类人员,是需求最大的,但顶尖人才,很难寻觅。
找到了。
人家还不一定能工作多久。
估计。
也是天眼的缘由。
唐青才下决心开办大学。
“不过,这样一来,你们公司内部,可能不会消停,自己大学培养的,和外面招的,很可能出现类似于抱团的情形。”窦成文提醒道。
闻言。
唐青笑了。
“抱团,是好事,也是坏事,我知道,我这样大量自己培养人才,有和岛国那边的企业一样,人员固定化,导致他们抱团的风险。”
“可是,只要引到得好,这就不是问题,叔叔别忘了,我还有天眼,未来,天眼对我旗下企业的渗透,将会是更加彻底的。”
“我用了全球独一无二的企业深度监管制度,他们的抱团,根本不会有危害,反而会转化成竞争的动力,保持公司内部的活力。”
“未来,当主要升职,考核,招聘,都收归天眼之后,势必会在公司的所有层次,用一个个节点,防止企业内部出现山头主义。”
窦成文提出疑问。
“要真的把这些权利都收了,那他们的努力,除了工资,还有什么?他们也都是人,也希望手里能掌握点什么,不一定是要去违规,而是一种安全感。”
唐青点头,“您说得对,如果让公司中高层失去这些,企业,内部的粘性也会降低,大家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工作的机器,降低认同。”
“如果长此以往,他们,将会没有归属感,也不会有公司是家的觉悟,最后,成为一家没有人情味的公司,这一点,我自然考虑到了。”
“得到,失去,是需要平衡的。我剥夺了他们很多权利,自然会以别的形式来平衡,我这艘大船,可不想开几海里就沉了。”
第三方监管,深入到人事。
对很多人来说。
有点不适应。
可这是必经之路,企业发展到后期,势必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纵观国内和国际企业,都没办法逃脱。
特别是过了高速发展期,且在业内站稳脚跟的企业。
山头。
抱团。
享安逸。
不作为。
乱用人。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企业。
也是如此。
为此。
唐青不想以后去清理这些陪自己开拓事业的人,这很令人心痛,所以,他才从一开始,就下令严格执行天眼为臂膀的第三方监管制度。
对企业的财务、人事、战略进行实时监察。
最大的原因。
不是怕最后损失钱。
而是去忍痛清理老臣,不然,到时候,外人不会知道这些老臣不作为,搞山头,滥用亲近,只会说他唐青卸磨杀驴,兔死狗烹。
既然如此。
从一开始。
就不要给手下把他逼到这份上的机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