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太给面子了(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晚。
‘绿洲’之名。
响彻世界。
这让很多西方人无法接受。
一而再。
再而三。
这种影响一个时代的技术,出现在了东方,如果是华夏,他们还能接受,人家人多,又有完全的工业体系,出现技术突破也就忍了。
可是。
这次又是那个缅亚系公司所有。
着实气人。
虽然核心还是转录原液,没有新技术,但应用突破也是突破。
“无能。”
“废物,每年那么多科研经费,都被你们拿去度假了吗?”
“一个三年前还是农业国的技术都破解不了,要你们何用。”
“越来越不争气了。”
“应该彻查科研经费去向。”
“查。”
“。。。”
西方网友们对自己人骂起来也狠。
恨铁不成钢。
都说他们西方代表最先进的科技,可你倒是先进一下,破了人家的技术啊,这让他们的骄傲哪里放。而科研界却没有理会。
这些人只会哔哔。
技术的问题。
哪可能所有方面都领先,人不得有长短板。至于查,拜托,我们的大部分经费又不是国家给的,而且的确没有真拿去度假。
不怕。
相反。
他们其实还挺感激缅亚系的公司。
科学。
这条路可不好走,以前几乎没有对手,他们一直在各自领域走在最前面,摸着石头第一批过河的,着实是一件费神的事情。
千条路。
也许只有几条通。
有人能提前把路走出来,他们只需要根据成品破解,对科研界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省了他们大部分试错的方向。
对错。
在这行除非有深仇大恨。
否则没那么分明。
。。。
次日。
新安市。
孙江来到了申遇的办公室。
“申总,我们华夏对贵公司的‘绿洲’很感兴趣,准备先期拿一万平方公里进行实验,不知道,这有没有什么问题。”
“谢谢支持。”申遇笑道。
那就是没问题了。
孙江又道:“还有一件事,我们想用人民币支付,如果允许全部用人民币支付的话,我们可以把改造面积提升到两万平方公里。”
接到京城的命令。
孙江也是吃了一惊。
两万平方公里。
改造价格达到三千亿人民币,他还从未经手这么大的项目,他能从数额中看出上面对这件事的重视,做好了,肯定会有更大的单。
申遇没有立即回答。
沉吟片刻后。
“行。”
人民币支付。
问题不大。
有生意不做是傻子,刚好还能补充一下缅亚银行的人民币储备,这段时间消耗有点大,承建和基建项目,包给华夏公司太多。
无论是境内还是非洲那边。
人家赚了钱。
也是需要换成人民币回国的。
因此。
大量国际资本进来,缅亚银行的美元储备飙升,早就突破了千亿级别,而人民币一直在消耗,虽不至于见底,但也不是太多。
“谢谢。”孙江高兴道。
他的底线是百分之七十用人民币支付。
可没想到人家会直接答应。
太给面子了。
“不客气,我们的技术人员随时可以过去,但需要你们提前规划好改造区域,并且保证有相对便捷的交通以及充足的水源。”
“这是当然。”
临走前。
孙江带走了一份合同范本。
得知如此顺利。
相关部门立即成立勘查小组,对第一批的改造荒漠进行确定,为了达到实验效果,这些荒漠并不是挨在一起,而是分成了十部分。

散布各个省份。
地质、气候均不同。
只要这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能达到预期效果,那全国的土质就都能适用。
两天后。
华夏的代表团抵达新安市。
在两国媒体的见证下。
签下了这份高达三千亿人民币的大单,打完折,华夏也和沙特一样,增加了‘加速’对照组,反正能用人民币支付,多点少点没所谓。
一时间。
羡煞无数公司。
“大手笔。”
“三千亿人民币,超过四百亿美元,我滴乖乖。”
“这速度刷新了我的三观。”
“谁再敢说我华夏的效率不行,才三天,一个超过三峡的项目就立项了,试问别的国家谁能做得到。”
“我靠,小编是不是多写了一个零。”
“新闻联播都播了,还会有假。”
“西边的经济有救了,我感觉这是一个大机会。”
“同感。”
“可以去新省开荒,核桃红枣,回收成本快。”
“人家不接受小订单。”
“那先把地买了。”
“。。。”
得知这个消息。
不少有荒漠的地方都想成为第一批受益者,落地在哪个省没有什么悬念,但在哪个市就不一定,不用当地掏钱,自然无比积极。
也就在签约结束。
缅亚环保技术公司的官网上公布了‘余量’。
众人一看。
今年还有七万一千三百平方公里。
“还有不少嘛。”
“华夏两万平方公里高举榜首。”
“就问还有谁。”
“沙特好小气,才一千平方公里,切。”整整二十倍的差距,网友们想不鄙视都难。对此,沙特就当没看见,要他们的货币能支付,他们也敢加个零。
可惜。
人家只接受流动性强的货币。
接下来的两天。
“六万八千二百。。。”
“六万七千三百。。。”
“。。。”
数字不断减小,幅度不大。
三十一日下午。
就掉到了五万多,网友们刷得有点懵比,这才多久,第五天而已,你就想销售一空不成,这代表的可是超过一千亿美元的订单。
谁这么壕?
看了看列表。
华夏第一。
两万。
没变。
第二的沙特不保了,变成了阿尔及利亚,五千平方公里,第三名也不是沙特,变成了又一个土豪国家---阿联酋。沙特在第五。
当天下午。
余量降低到了五万一。
幸好。
没有刷新三观。
可第二天。
四月一日。
西方的愚人节,当有人再次刷新的时候。
“四万二?”
一声声惊呼,在世界各地响起。
多刷新了几次。
的确是一晚上少了近一万,大家一看,是中、那边的几个国家进场了,这让他们诧异,你们都那么乱了,还有钱买‘绿洲’。
尽管不理解。
可却不影响这好像成了事实。
“这下,应该没有了吧。”
“各大沙漠戈壁多,又有点钱,且有改造意愿的国家不多了。”
“几乎没有。”
“澳大利亚呢?”
“人家不缺绿洲,地广人稀,它要是花钱治理沙漠,我。。今晚不吃饭。”
“。。。好‘恶毒’的诅咒。”
“这四万,估计得卖到年底去。”
然而。
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临近中午。
又一重磅消息传来。
欧维基金会宣布。
基金会向缅亚环保基金会捐助六十亿欧元,用于对全球贫困国家和地区的沙漠改造,同时,可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监管有意的捐助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