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节 中俄最后的决战(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锦棠在中亚地区的那些人并没有怎么客气,他直接下了道命令,从中亚各族中挑选青壮汉子组成一只骑兵队伍。对于是盘旋在中亚地区的俄军进行大扫荡。对于那些个白眼狼就要用大棒赐候着。而他的部队则沿着阿富汗边境一线驻扎,以防英国人从南面打过来。其余剩下的事情则由李起风全权负责中亚地区的事情,对于这里的宗教、经济、文化等一切事务都有点相当的繁重,好在俄国人进攻这些中亚国家之时,对他们的文化进行了大清洗,所以李起风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而面对那些激进的穆斯林,也只好拔出大刀将这些冥顽不宁的家伙一个个消灭。
而相对于左宗棠面对着俄国五十万精锐比起来,李起风在中亚的作为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了。
大清军方面总兵力约为七十万人左右,组成三个突击群,部署在沙俄巴尔瑙尔以东五十里处一线。一般说来,虽然装备了大批的先进步枪,但相武器装备真的是五花八门的,而占近四成的是俄国单发式步枪,特别是火炮较好那些一些(约300门)不同型号的大炮,主要是从俄国缴获的,并有将近六百门加特林机枪作为支援步兵的火力。
沙俄方面,总兵力约五十三万人,分布在比较大清拉的比较开,主要兵力集中在鄂木斯克城,其前线只有区区的数万人压阵。从兵力上来说大清比俄军要强,但战争并不是看谁人多就能取胜的,而是靠着将领的智谋以及士兵的勇武等等。
6月2日,最后一批清军也从国内蜂拥越过国境赶来,而处于北寒之地的俄军根本就没有多少人,而处在极地的城镇,清军根本就没有心情去管也根本就不想占领。所以只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其余都调来西部战场了。
而来的统军将军说,当时一个营的兵力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彻底击溃了三千的俄军,此后沿路就末在配上任何可敌的俄军了,进军就像一次野外郊游一样轻松自在。
反观俄军远东和中亚战区,对于大清的突如其来的袭击迟迟才采取对策,因而造成了混乱。而司令官在最后一劾下达的进入全面战斗准备的命令,可能使这种混乱局面变得更加严重了。
许多部队的司令部收到此项命令已为时过晚,还有一些部队的司令部,刚刚来得及把部队拉到公路上排好队伍,反倒成了迅速推进的大清逐一歼灭的现成目标。
例如,中亚土耳其斯坦地区直到大清跨过边境打到塔什干的时候。还不清楚是哪个中亚部落袭击他们。
鄂木期斯克第三师,正从鄂木斯克向克列库的途中时,遭到了清军的突然袭击,李起风部用一个骑兵师加上一个步师在克列库以西北五十里处的峡谷里全歼了这第三师一万三千余人的混编师。

此外,鄂木斯克的俄军部队,大部分部队则在鄂木斯克城外附近参加训练。在作战计划中,预定起重要作用的其他部队,还在敷设通讯线路的电报房。他们谨慎的把人员投入到不过一百公里长的战线上。俄军的则分散在一条长得多的战线上,而且有些部队尚未进入阵地。因此,军队在每个选定的正面上与俄军相比的兵力优势,达到了30比1这种惊人的比例。因为大部分的俄军只摆在二线上。前线的兵力只有可怜的少数的人马,只是象征性的抵御,而关键的在二线阵地上。
左宗棠盯着地图在正发呆,这时醇亲王进来说道:“季高啊,发什么呆,出了什么事”。左宗棠没回头还是盯着地图看:“根据斥候探的消息,俄军主力布防在二线阵地上,一线的阵地上只停留了少量的俄军,真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鬼。”
醇亲王挠了挠头道:“干脆派人打过去,到时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不然你在这干瞪眼也不是办法啊。“
左宗棠说道:“不对,不对,这有点麻烦啊。你看敌人根本就没有怎么加固防御阵地,而在二线呢,探子根本摸不进去。到现在还探不出来个究竟呢?“
“老实说,我们对俄国人没有什么反感、但是这些俄国佬就是不肯老实,偏偏对土地那么热衷屡犯我大清,不然皇上也不会气的拼全国之力来与俄国决一死战呢?“
“是的,现在俄国人的实力有大的削弱,但对我们来说毕竟还是相当的强大的,此战若败,则我大清危矣”
“那咱们该怎么办才好啊,现在是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你说说,该怎么办吧。”
左宗棠回过头来,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的,我们等,看谁能等的住。”
“这是为何啊?”
左宗棠道:“王爷,难道你不知道吗?这两军交战打的是国力,看谁的实力强,谁就能占据着主动。现在虽说我们占据着主动。可是你没有发现我军后勤补给上太远了,相对于俄国来说他们实在是太近了。所以我们等,等我物资基到一定数量时,在对俄国出击也不迟啊。只派少量的人马对俄军进行骚扰就行了。”
醇亲王笑着说道:“还是季高你陪明啊,本王只知道猛打猛冲了。”
“在我们与他们差不多的时候的情况下,先让那些刚刚从中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征调的士兵来试试这防线的虚实吧。也好为后面的大军探明情况吧。“
“这样也好,用那些不服的人当炮灰也不错,减少了我军的损失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