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献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6年,夏。
华天杰坐在院里的草地上,看着另外两个在对招的小子发呆。昏黄的光线下,嫩绿地草地中间,一个白白嫩嫩的小男孩,彷佛漫画般。
转眼间,已经重生八年了。八年中,他享受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童年,由于几位叔伯家生下的都是女孩,自己现在是华家这一代里面唯一的一个男丁,可以说是极尽荣宠,如果不是神州计划为开始,恐怕自己就是想上天,家人也会想方设法让自己如愿。
明天就要去爷爷那里了,回来之后又要到外公那里去,想到去外公那里,正好施展自己的捞钱计划。华天杰就双腿颤抖。
“周刚,铭铭过来。”
“天杰哥,什么事啊?”
华天杰看着这两个从小就和自己玩在一起的朋友。“我明天要去我爷爷那里了,可能要出去几个月,你们要好好的练功。别偷懒哦,尤其是你铭铭。”现在的张铭铭和周刚<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大缸子>,已经把《诛神诀》练到第二层了,特别是大缸子已经到了第二层的巅峰了,马上就要进入先天境界了。而自己现在刚刚在第七层遇到瓶颈,怎样也无法突破。
“好的,天杰哥,我们不会偷懒的。”
“那好,我现在先回家了,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可要检查哦!”
“宝宝,快来吃晚饭了。”赵婉约宠溺地看着华天杰,这个日子是她的骄傲,人家都说聪明的孩子都淘气叛逆,而华天杰偏偏与众不同,不仅聪明过人,更是乖巧听话,极为孝顺,全家上下没有不喜欢的。
“宝宝,都很久没见过爷爷奶奶了吧,既然放暑假了,明天我就带你去北京吧。”餐桌上,赵婉约突然说道。
的确,自从5年前,父亲从北京军区掉到了NJ军区来任职之后,华天杰就只有在暑假才能见到爷爷奶奶了。
“恩,好啊,我也想爷爷奶奶了,不过妈妈,你可不可以别再叫我宝宝了,我已经长大了呢。”华天杰放下筷子认真的说道,他是真的很想把这个小名去掉,否则将来岂不是会让人笑死,不过用没有变声之前的嗓音说出来显得奶声奶气的,显示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呵呵,那可不行哦。不用说你现在还小,就算是你结婚生子了,也还是妈妈的宝宝。”赵婉约笑着说道,儿子从小什么都听她的,唯有在这个小名的问题上,从会说话开始就不断“反抗”,而自己则是给予坚决“镇压”。
“爸爸,你说呢,我是不是应该换个小名啊。”眼见起义再次失败,华天杰连忙转向老爸求援。
“是,额,这个啊,呵呵,我是觉得宝宝这个名字还不错嘛。”被老婆瞪一眼,华少斌连忙说道。
无语了,恐怕整个NJ军区得人是不会想到,以铁面著称的少将师长会如此惧内吧。
“哦,对了,这次你们直接去北戴河吧,听父亲说,他们过两天要去哪里召开一次经济会议,商讨汇率的什么问题。”华少斌说道。
“是汇率改革问题吧。”华天杰说道。
“好像是吧,咦?你怎么知道的?”华少斌有些疑惑。
“哦,前些日子看报时看到过。”听到这个消息的华天杰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吃饭了,草草解释后,便回到自己的房间。
中国的汇率改革属于势在必行,这是为了增强国家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必要举措,华天杰也深深了解这一点,只不过历史上由于汇率改革的幅度过大,出现了诸如恶性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华天杰希望这个汇率贬值的速度要放慢一些,另外还要加强轻工业生产,以避免国内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打定主义后,华天杰坐到书桌前,奋笔疾书,对汇率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详尽分析,阐述他的理由,原本以他自己的理论水平是没有能力写出多好的论文。不过后世已经有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华天杰只是对这些经济学家的论文稍微加以修改融合罢了,想必以这份来自后世的中国几位着名经济学家的论文的水平,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汇率改革的步伐。
凭着自己的超强记忆力,很快将文章写完的华天杰虽然已经有些困倦,但仍坚持做完了锻炼。恐怕每一个活过30的人都会对健康有一个新的认识,华天杰也是如此,所以这一世他从小就坚持锻炼。
“这,这是你写的?!”
看着爷爷震惊的神情,华天杰不由心中苦笑,自己激动之下,都忘了自己目前只有“8岁”了。此前自己可是一直控制着自己,只展现出人们可以接受的适当的聪明,不然一不小心成为什么“神童”,那自己的童年可就要毁了。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了,想办法应付过去才是。

“呃,这个确实是孙儿所做。”华天杰心中苦苦思索,究竟找什么样的理由才能够骗过精明的爷爷呢。
“可是,这篇文章如此精深,明显是浸淫经济学中相当长时间才可写出的。”不愧是爷爷,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玄奥。
“恩,这里面的许多观点,我都是参照国外一些经济学家的理论写的。”只有靠这招了,爷爷虽然聪明,但在这时的大环境下,对国外的了解并没有多深。
“哦,这样啊。”华国锋这才想通了,这个孙子对外语极有天赋,小小年纪就能阅读英文原着了,如果是他根据那些国外经济书籍而写的话倒也说的过去。
“天儿,那你对这其中的观点是怎么看的啊。”
华天杰心中苦笑,看来爷爷认定自己是抄袭的了,不过不得不说这还真对了,只不过抄的不是那些国外经济学家而已。
“我认为很有道理,毕竟汇率关系国计民生,我感觉还是温和一点好,而且从根本上说,发展经济依靠的还是生产力的提高。也就是邓爷爷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华天杰牢记教训,不敢多说,只是说了两句符合自己的年龄的官观点。
“恩,不错。”华国锋点头说道,“张秘书,请示一下,我有紧急提案,建议马上召开会议。”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当方远在会议上拿出那篇论文之后,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不过在奉行中庸之道的中国,毕竟还是稳妥派的居多,经过讨论之后,最后大家还是都同意了关于汇率的贬值应该更温和这种说法。
华天杰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事实上依照此时的形势来看,人民币不贬值是不可能的。从历史上来说,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严重高估,长期以来的贸易与非贸易单一汇率制度已无法适应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对扩大出口不利。如1979年我国出口1美元的商品,全国平均换汇成本为2.41元,而出口企业按银行牌价只能得到1.5550元人民币,因此每出口1美元,企业要亏损0.8555元,从而造成出口越多亏损越大,而经营进口反而赚钱的不合理现象。
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外贸体制,为促进出口,平衡外汇收支,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对外贸易单位和出口生产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国家按一定比例拨给他们相应的外汇留成。而且,自1981年1月1日起,试行人民币对美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规定贸易内部结算价按照1978年全国平均换汇成本2.53人民币/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润计算出来的,计算出来2.8人民币/美元。1981—1982年由于全国出口平均换汇成本变动不大,贸易内部结算价没有变动。同时公布牌价,仍采用“钉住汇率制”的计价原则。这样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牌价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贸易内部结算价限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而官方汇率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下的侨汇等外汇结算。
但实行内部结算价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它影响了非贸易部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使外贸亏损增大,在对外经济中陷入被动,造成了外汇管理的混乱,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实行内部结算价注定成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应急措施。
1986年,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官方汇率应用于贸易结算和非贸易外汇兑换。为了消除汇率高估,使人民币汇率同物价的变化相适应,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之后国家便将人民币汇率调低。不过汇率关系国计民生,骤升骤降都会产生巨大大影响。
而如今国家采纳了华天杰以财政补助出口企业损失,同时逐步小幅度地降低汇率,慢慢达到官方汇率与出口实际汇率平衡,另外放松银行银根,加强支持轻工业的发展以增加市场现货供应,抑制通货膨胀的建议。能以这种温和的方式进行是再好不过了。解决了心头大事的他开始享受起此时还完全没有被污染的北戴河的美景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