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春易逝(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打定了主意,韩庶索性那里也不去,天天和林琳窝在家里编写着几年后的教材和任务,还有相关的内容。
至于计算机终于在韩庶的千呼万唤中来到了偏远的边疆,自从早上接到了林琳大伯的电话说是电脑到了,韩庶和林琳激动地一个上午没有个消停,韩庶在一边来回的踱着步子,林琳站在在韩庶的身后,原地转着圈子跟着韩庶的身影,不停的问着问题。韩庶激动啊,终于又可以见到了那个方头方脑的家伙了,已经有几年没用过这玩意了?细细想来也有3年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就是为这这个家伙,现在这个家伙终于来了,如何能让韩庶的心静得下来。至于林琳兴奋的原因那就更简单了,韩庶喜欢的林琳当然也喜欢,而且3年来和韩庶两人,后来还有那些小伙伴们不就是为着这个家伙在转悠么?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从韩庶的嘴里对这个神奇的家伙早已熟悉的不能再熟了。虽然对着这个家伙的原理早就是烂熟于心,但对没有真实见过的事物的好奇再和渴望,再加上这个东西又是那么的神奇,林琳也处于了一种亢奋的状态。
觉得没有更多的人分享这种情绪,只有自己两人知道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实在是心理压力太大。林琳索性到离得近的小团队成员的各家,跑了一遍传播着这个好消息。谁知大家有着同样的冲动,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不过小半天的时间,竟然全队的大人孩子都知道了这间‘大事’。
带着一帮大人孩子在离连队好一段的路口远远地候着,三四十个孩子和几乎同样数量的大人乱哄哄的站着。孩子们因为长期的合作到,看上去像是围成一个一个小圈的小团伙,倒也显得整齐,至于其余的大人和孩子就是乱糟糟的一片,与韩庶的小团队这边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中午十分好不容易等来了林琳大伯,远远的看到一辆草绿的吉普车,人群一阵热闹。到了近处,下了车这才见林琳大伯带着一个小伙,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西装带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显得倒是体面大方,那小伙人气质斯斯文文,身材看着倒也壮实。何秀与韩庶和林琳的大伯打过招呼,相互问了好,这才知道这就是林琳大伯的儿子,这次来林琳大伯拜见老爷子顺便把孙子也给带来了好一起拜见老爷子。
寒暄过后林琳的大伯去拜见自家的老爷子,而韩庶却和着起哄好奇的众人将机器搬回到韩庶家测试。
到了家,急匆匆的打开包装一看机器是标准的IBM的商标,那机器的样子在韩庶看来是土的掉了渣,方头方脑的,却不像后世的那些机器做得富有美感,显得甚是粗笨,显示器也小的可怜只有9寸,键盘重的吓人估计完全是机械式的,这个键盘内倒是精细做工的东西,内部的结构完全是弹簧和金属机械构造。机箱是有着两个320KB的磁盘,另外还在外部拖着一个磁带机,现在的存储系统的存储量都非常的小,而且价格昂贵,所以要想大容量存储磁带就是唯一的选择。
将机器装好韩庶却有些发了傻,没电,没电还怎么搞电脑?
现在是白天没有谁家要电,发电机只要用很小的功率就行,而且这个时候用电的人家少电压也稳一些。好在管柴油发电机的刘师傅也在,而且刘师傅的儿子也是韩庶小团队中的成员,有了熟人好办事。既然全队的人家几乎都在,大家也急着看个新鲜,这样一来也不算是假公济私,小刘师傅索性到发电机房跑了一趟,开了发电机,又特意将电压仔细的调了调,这才又快速的赶了过去,要见识见识这个只有在研究所中科学家才能见识摆弄的家伙。
有了点一切就简单了,**DOS的启动盘,打开电源,开机跳出了开机自检画面和数据,一边瞧热闹的大人孩子见这洋文和数字跳个不停,倒也没有什么只是觉着稀奇。韩庶一看之下却是惊喜连连,对林琳的大伯更是感激不已。
这两台电脑本来是用韩庶这两年的稿费的钱来买的,韩庶的几本书都是大火,再加上这去年自己的书被林琳的大伯推荐给香港的出版社,在香港出版后也是大火,香港的出版业要比内地发达不少,加上林琳伯父在之中的全力相助,悉心的操作,那本《第一次亲自接触》竟然在香港卖的一时洛阳纸贵。
好些喜欢的读者都会买上一本收藏,由于前期出版社对书的发行量的估计不足。也出现了像内地一样的情况,连续的加印了4次这才满足市场的需求。光在香港一地就发行了将近30万本,要知道这在一个只有600余万人的城市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到了后来有些台湾的读者听到此书的大名甚至不远万里的专门飞到香港买书收藏。
因此韩庶的稿费和出版版权分成的巨额资金竟然破记录的打到了上百万港元,这笔财富在当时的香港也是一笔不小的资本了。但是这笔钱却因为是林琳大伯在中操作的,所有的手续和经营都是林琳的大伯在其中奔波,韩庶却是毫不知情。加上当时国内的金融和香港的金融往来都没有自由开通,所以这笔钱一直到现在韩庶一无所知。
为了买这两台电脑而且还要求加装升级,何秀特意从韩庶在国内的稿费中拿出了4万元钱交给林琳大伯,可是基本知道当时PC价格的韩庶却觉得这笔钱买两台电脑显得有些紧巴巴的。
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例基本是2:1,但这只是国家订的单向牌价,由于人民币和美元无法直接兑换,国内或国外的人要将美元兑换**民币就是按照这个价钱来兑换的,可是要是从人民币兑换成美元那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了,当时由于国家的外汇储备极度的贫乏,银行一般是不会进行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如果要像兑换那就要到黑市上去,一般黑市的牌价都是国家牌价的一倍左右,也就是说要兑换成美元就要4:1的兑换。
而两万人民币也就是兑换10000美元左右。而当时一台不改装的标配的IBM-PC的价钱是在3000美元左右,如果要加装内存,尤其是要将内存从46KB加装到256KB,再加上将160KB的低密度单面磁盘改成320KB的双面磁盘,再加上一个磁带机,那价钱就几乎可以肯定的超出了原来价钱的一倍,何况是要买两台,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钱是绝对不够用。韩庶本来给林琳大伯说的是,其中的一台完全按照韩庶的要求配置加装,另一台看剩下有多少资金就加装多。在韩庶看来这些钱也就够一台机器完全加装,另一台基本上就是可以多装一台磁带机或双面的磁盘而已。
没想到的是,开机一看吧韩庶给激动地,不但机器其余部分按照韩庶的要求加装,并且林琳大伯还另外给韩庶加装了一块IBM最新研制投产的硬盘,哪台硬盘的容量在当时来看绝对是可以称为巨大,竟然足足有10MB的容量。再一看CPU韩庶就更是对林家大伯感激不尽,在当时的PC中的CPU并不是后来大名鼎鼎的8086,而是另一款基本和8086兼容的减弱版的8088芯片,当时的8086由于是完全的16位的芯片而起主频也高达8MHz,计算速度更是高达每秒近80万条指令,这在8086横空出世之前一直是小型机的速度,前面章节提到的国产的DJ-130型小型机也不过每秒100多万次的计算速度,也就是稍高与8086芯片的速度20%。而两者的体积之比却高达数十万倍的比例,可想而之当时的8086的强劲。
正是由于8086的强劲,所以这款CPU并不成功,因为这款CPU太贵了,自78年发布一来一直到IBM-PCXT电脑出现之前一共没有卖掉几块,连81年底投放市场的PC机都因为价格的原因舍弃了8086而改用8088。
可是今天韩庶收到了这台电脑竟然是IBM刚发布不久的新机型PC-XT机型而且还加装过128K的内存,使这台电脑的内存达到了256KB。
本来韩庶还担心用8088将对使用多国语言编码方案造成障碍,因为8088为了减低成本而改变了封装方法,将本来16位的CPU改变成了外部总线8位。也就是说CPU每次指令只能从内存中取一个8位的数据。这对与英语的软件来说不算什么,因为每个英语的字母也都是8位的数据。可是多国语言编码系统中这个问题就变成了大问题,因为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字符都是16位的,而要处理一个16位的数据,就要执行两次取数据的指令,光是浪费了运算速度倒不算什么,毕竟取字符的机会不多,但是这对程序编码时多增加的负担就不小了。所以现在看到的是8086这款完全16位的芯片做成的PC时韩庶喜不自胜。
在电脑上试验了几条命令,一看果然用的是PC-DOS1。1。这款DOS操作系统相比起第一款的DOS1。0来说要完善的多了,至少不会莫名其妙的死机了。
而DOS1。0却简陋到只有一个根目录,更是只支持160KB的单面低密度软盘,只有8000行汇编语句的程序构成,发布前IBM竟然在DOS1。0中找出了300个BUG(缺陷)。而现在自己这台机器上的这个PC-DOS1。1虽然BUG是一样的多,可是究竟是能基本放心的使用了。当然这款DOS还是相当的简陋,也就是1万行不到的汇编构成,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文件管理系统,还没有分层树状目录结构,所有的文件都堆放在根目录下。外部命令几乎没有,内部命令一共不足10条。实用程序也没有,基本上这个操作系统也就是BOIS-BASIC语言的一个外部文件管理器。没有太大的用处。电脑要完成任何任务几乎都要用BOIS-BASIC编一段程序来完成。
随便的打开了一个汇编语言的编译程序(DEBUG)输入了一段汇编程序,一看果然光标不跳了陷入了死机状态。
重启之后韩庶却大为兴奋,前世自己当然没有用过这样的老古董操作系统,虽然老机器用过可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个老机器也多是用了后来更新版本的操作系统,不过在后世的一些论坛中却经常看到一些埋汰‘巨软软件公司’的技术帖子,其中就有不少嘲笑当年‘巨软’公司的严重的BUG问题的,有几个韩庶正好当时正在研究操作系统,所以记忆深刻。现在上机一试,果然。现在的‘巨软’还不是后来的那个名副其实的巨无霸,现在的巨软还非常的弱小。和韩庶的小团队比起来也强不到哪里去,韩庶可以毫不脸红的说自己一个人的生产力就是巨软的几倍。现在的‘巨软’不过几十名软件工程师,就这些人还要面对无数的历史欠债,前面DOS版本中的杀不尽杀的BUG。真真用来开发新版本软件的也就是十来个软件工程师。现在的巨软的产品线也极度单薄,所有有些影响力的产品,无非就是两个,一个MS-DOS一个MS-BASIC。至于后世那些重量级的软件和开发平台,现在恐怕连一点点的设想都没有。

而这一切就是韩庶的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忙碌和闹哄哄的气氛中韩庶终于完成了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的基础功能的一些的展示。
为了电的事情,韩庶还专门去打听了农场通电计划的问题,的知了今年肯定可以通电,要是工程顺利可能就在这两个月。
就在韩庶忙着安排好后事(~呃~以后的事情),好不容易这天闲了下来,一家人加着林琳正和和美美的吃晚饭的时间,听到这么晚了还有人来敲门,今天一家人包括林琳可是被累坏了。
韩庶不情不愿的起身去开门。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到了院子里,打开院门看见来人却大吃一惊。
来人竟然是王老头,满脸尘土显得风尘仆仆却盖不住一脸疲惫。
还没进门,老头一见是韩庶,劈头盖脸的就骂了过来,义愤填膺的道:“我说你个小鬼啊,我们不是都说好了么,你来我们所,你父母也可以来我们所,也可以我们来安排工作,户口和劳动关系我都给你们跑好了,那头已经答应了,现在只等你点头。你却便挂了,你说你个小鬼还要我老头子亲自来。你是不是看我太舒服,专门给我这把老骨头找点事做,松松筋骨啊?”
老头说的又急又快,韩庶一时被老头像轰炸一般的言语给唬懵了。只看见老头那缺了一颗门牙的黑洞洞的嘴巴一张一合,唾沫星子四下飞溅。
好一会儿,老头吗也骂过瘾了,气也有些接不上了,这才停了下来,还有些愤愤不平的伸出手在韩庶的脸蛋上捏了捏,这才作罢。
见韩庶看着自己的嘴有些发呆,没有什么反映老头这才意识到,刚才自己确实有些风度欠妥。还好天色已暗,估计面前的这个小鬼看不出老头脸红。
警醒的老头在韩庶的肩上狠狠的一拍,大咧咧的说道:“小鬼,你家还有没有晚饭,我这急着赶过来,就一早吃了点东西,现在可是饿得紧,赶紧给老人家我去弄点好吃的。”
韩庶被老头一拍猛然惊醒,但听到老头后面的话语又有些发傻的架势,木愣愣的点点头,让过半个身子,将老头请进屋。
“谁跟你说好了?真是自以为是的老头。我上次不是说考虑考虑么?啥时候又成了,和你说好了?你这是毫无根据的造谣、诽谤,我鄙视你,老头”韩庶回想着刚才老头机关枪一般的责难,心里甚是不忿,边走边用老头刚好能听到的声高絮絮叨叨的嘀咕着。
老头却快步的往里屋赶,对韩庶的言语充耳不闻。
待老头美美的吃过饭,满足的打了一个饱嗝。还没坐片刻,老头心急之下又和韩庶到书房继续讨价还价。
经过商定,研究所韩庶是坚决不去的。见在这个大方向上毫不退让的韩庶,老头也有些无奈。不过韩庶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难道你要我一个十几岁的人去当国家的研究员?这个劳动关系怎么办?有没有搞错,今年我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但是韩庶同意到和中科院关系密切的中科大的少年班去读书。计算机研究所是中科院的下属机构,这样老头也总算是近水楼台了。最后老头也只好答应了韩庶的要求。
大的方向商定妥了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经过老头的一番死缠烂打,最后吃不住劲的韩庶最,终究还是退了一步,点头答应了老头作计算机研究所的编外研究员。在寒暑假期间去计算机研究所勤工俭学,在读书时间也要为研究所负担一部分的软件任务。尤其是韩庶的那套多国语言文字编码系统的全面开发,还有复杂文字显示压缩系统的软硬件。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韩庶以搞软件要帮手为名,硬是让老头搞了一次不正之风,从老头的牙缝里另外坑了2个科大少年班的名额,又通过老头在的关系在中科大的附中搞了好几十个就读的名额。其实这事到也简单,只要老头走走关系打打电话在附中的高中部里专门的搞一个额外的班级就成,至于住宿倒也是简单的事情,当时很多学校都有大量的农民子弟,那些学生大多都因为家远无法走读,所以当时大一点的中学一般都有宿舍,只要划出几个宿舍就行。
不过老头也不是一味的走后门,早先接触过韩庶的小团队后,老头对这些孩子的能力还是相当的满意的。老头答应只要来个孩子能通过自己的考核就一定以自己的名义来保送。
俗话说实践最能锻炼人,经过连续两年的实践磨练。两年中不停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请教韩庶,然后再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反复的锻炼,再加上有韩庶这么好的老师,林琳和李青两个的水准如何不能突飞猛进?李青现在的数学水平,比起高中毕业生的水平是只高不低。而计算机那就更别说了,林琳对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逻辑认识都快赶上专家级别的另了。由于没有实际的机器,当初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依赖人脑自己的逻辑推理,来模仿计算机实际运行的过程。两年下来这些孩子大脑构造简直就快接近CPU而更甚于人类了。这样的生源如何能不让老头开怀?老头现在不是赶到韩庶在走后门,搞不正之风,而是赶到自己简直捡了一个天大的皮夹子。
第二天,考较过李青和林琳,老头立时乐得合不拢嘴。一口答应立即回去安排保送和剩余孩子的就读问题。和韩庶商定好之后,老头却一刻都坐不住了,第二天一早就又匆匆的赶了回去。
关于孩子们的生活韩庶也是有打算的。‘不是正好红钰姐姐在这里,和大部分人的关系处的不是很好,一般没有什么往来。正好可以以照顾孩子,管理孩子们的日常事物为由,和自己一起去合肥。这倒也简单工作关系和户口都用不着变,只要兵团在合肥搞个办事处的名义,然后将红钰的工作调动到办事处就行,这个事只要团部自己批就可以了。现在自己搞到了中国最好的中学的几十个就读名额,只要这事一传开。团里要抢着来讨好自己拍自己马屁的人还不是要将自己家的门槛都踩破了?不管是团长政委还是小到面朝黄土种大田的,谁不知道现在谁家的孩子只要能傍着自己今后就铁定能出人头地?’
韩庶对这件事好不担心,就是政委不批估计团长也不肯,就算这两个是大公无私,估计底下的人也要闹起来,所以对这件事韩庶只要到时开口几乎就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至于孩子的生活费用也不会太高,估计没有那家不肯出这个钱。就算有真实困难的家庭,韩庶也可以伸援助之手。自从从林琳大伯那里知道了自己在香港的那笔巨额资金后韩庶好是兴奋了一阵,不过一阵也就过去了,韩庶对钱是没有太大的兴趣,韩庶更关心的是自己未来的事业,是真实的人才和技术生产力这些实在的东西。钱再多有什么用?就像(本&拉&登)大叔当时也算是世界首富之一,可是只要美国一制裁他,冻结他在银行的资金,他立刻就是一个穷光蛋。
现在的韩庶相比于国内来说,可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一个超级首富。要知道在这个年一个万元户就是了不得的大事,相比起开奥运会那会儿的满地都是的百万元级的大户稀罕和风光程度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没法相比。何况韩庶现在手中的高达百万级的港元资金,那个年代港元在黑市上的兑换价还要比人民币稍高一些,也就是说韩庶一个人就是基本上小半个中国的富翁加起来的资产总和。
对于这比资金的利用韩庶也有初步的打算。基本上保留80%作为今后的创业资本。还有将近20万港元,韩庶准备将其中的一部分委托林琳的伯父,专门到香港的电子品市场上收购各种芯片原料,然后运回国内,自己在国内带领孩子们将这些元件组装成电脑,这个时候的电脑的技术含量还是相当的低的,只要策划安排的好,作出现在的主板还是简单的,再加上只要克隆拷贝一下IBM的BIOS的程序就是一台PC机,关于IBM的BIOS是有版权的,但那是在美国,中国现在还没有专利法,就算有了专利法估计IBM也不会来中国申请专利,就算是申请了也未必有用,在后来的美国IBM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起诉过康柏,可是不是后来也是不了了之么?何况这是在中国,估计法官总是偏向自己人的吧。
现在的PC的国内销路可能有些问题,可是自己也没有什么成本啊?那些孩子都基本上是半工半读的学习锻炼,无需工资,场地在国内100元可以租用一个硕大的仓库半年。原料那是看自己的销量来的,自己又不指望这赚钱,不用大批量的进货,卖多少进多少,权当锻炼自己的团队。少赚一点可以补足自己的微机需求就行。
20万港元中的另一部分韩庶就是准备在小团体内和中科大少年班中搞个巨额奖学金,当然还有自己的母校。用这种手段来吸引人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韩庶现在除了一个小的可怜的还算上是团队的团队,就是这比还算是丰厚的资产,最多加上的就是自己脑袋中的那些知识和未来的趋向。
韩庶要挑战的却是计算机的祖国,那里几乎每所大学都有成百上千的合格的软硬件工程师,计算机人才在那个国度是以百万计的,在这种绝对性的力量面前,几乎所有的奇迹之花都会枯萎,除了迅速的积累力量,别无它途……
今天是82年的8月1日,中国的一支正义的部队,在很多年前的这天迎着中国人民的苦难,带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诞生。自己的小团队的未来也要迎着风雨,带着祖国强大的愿望在这天起步。
(本卷结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