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节 楔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楔子
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天空还是那么的蓝,空气似乎也清新了许多,就连街上的行人,看来也好像无比的亲切。
卢可鉴在长安街下了公交车,站在站台向不远处的国家大剧院望去,难怪有人把它叫:“巨蛋”,从远处看,确实像一个巨大的蛋壳漂浮在水面上,法国人浪漫主意的思维方式和他们那特有的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真是根深蒂固呢!从设计师设计的这个宏大建筑的外观就完全可以体现出来。
看了手表,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他加快了脚步,向着目的地走去。作为一个交响音乐发烧友,他一直想在新建成的国家大剧院里欣赏一次高水平的演出,今天终于有机会一偿夙愿了!
他一边走,心里一边感谢自己的女朋友田甜——一个有着非常可爱的名字的女孩儿,明明自己不喜欢这样的高雅音乐,但是只因为他喜欢,她便费尽心力的为他弄到了一张票——一张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票!
这一次的演出方是著名的德国柏林爱乐乐团,指挥是国际著名的指挥家帕兰得•冯•德尔塔。演出的曲目具体是什么他还不知道,不过想来也不会脱出那几位大师的作品吧?
顺着国家大剧院水下通道走了进去。有一种好像走进了水晶宫一样的奇妙感觉。卢可鉴从心里为法国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而折服,这样高雅的场所如果只是让观众大摇大摆的走进去,找个座位等待开始演出,总是少了点味道。现在这样多好?观众通过一条长搭80米的水下长廊,然后才能正式进入剧院,一方面可以使人欣赏到美丽优雅的景色,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把都市的嘈杂与烦躁似乎也留在了剧院的外面。
而事实上,这样一条水下走廊也确实起达到了设计师最初希望的效果。卢可鉴随着说说笑笑的人流走到长廊的时候,很快的他就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放轻了脚步,似乎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而破坏了这里浓郁的艺术氛围。
在长廊两侧富有特色的蘑菇灯的照射下,观众们来到了剧院的入口处,卢可鉴也走了进去,对摆在一边任人随意拿取的节目单视若无睹的走进了东面的音乐厅——他在看演出前是从来不拿或买节目单的,因为他认为这会破坏他期待的心情——知道了要演出什么,岂不是就少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了吗?
晚上八点,演出准时开始了。和他猜想的没有太大的出入,演出以古典音乐大师J•S•巴赫的作品为第一个曲目,是他的著名的作品之一的《b小调弥撒曲》,,随后就是一个小小的**:乐圣贝多芬的第二交响乐:一个让人充满了明朗乐观感觉的不朽名著。
卢可鉴坐在下面,心神具醉的欣赏着大师的杰作,他虽然不是专业的音乐学校的学生,但是他有这样的自信:自己比那些专业的学生更加可以理解这些作品的内涵!
从小就爱好广泛的卢可鉴,对于很多的东西都非常的有兴趣,包括水上运动,枪械知识,机械动力产品,他全都有所涉猎,但是他最最喜欢的,还是音乐。本来他的想法是做一个纯粹的音乐人的,谁知道竟然鬼使神差的学了历史专业,这真是一个讽刺!但是很快的他就发现,这不是一件坏事,对他来说,通过学习历史,他更加能够了解那些大师们生活和创作的背景,于他更好的欣赏这些作品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接下来的演出就更加的精彩了,柏林爱乐乐团是国际间非常有名的音乐团体,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中国他们当然也来过,但是他们当初来的时候还没有国家大剧院这样的演出场地,在一些相对普通的剧场演出,即使是对他们这样的高水平演出团体来说,也是减色不少。这回可不一样了,国家大剧院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数得上的高档场所,对于这次演出,他们也是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排演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并且请已经多年不亲执指挥棒的帕兰得•冯•德尔塔出山,做为本次演出的总指挥和艺术总指导。
对于曲目的安排,德方的人也是煞费苦心,精心做了挑选,以巴赫,海顿,贝多芬,舒曼,哦,当然,还有莫扎特等一批德国作曲家的作品为主,中间夹杂着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可以说,世界上所有最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都被他们一网打尽了。目的就是一个:为中国观众奉献一台最高等级的音乐盛宴!
在演奏完柴可夫斯基的降e大调协奏曲之后,进入了幕间休息时间,卢可鉴满足的叹息一声,站了起来,走到了外面。
到了外面一看,嚯!好多只是在电视里见过的面孔都出现在他的面前,和某个相声演员说的一样:“这回可见到活的了!”这些人中有著名的音乐人蓝山先生,著名的歌手段晶晶小姐,音乐评论家胡凯先生等等,一个个打扮得西服革履,衣装得体。卢可鉴从他们身边过去,在售货亭前买了一瓶矿泉水打开来喝着。
就听见一个嗲得人浑身发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刚才听得我好激动啊!”
另一个声音响起:“怎么,我们的晶晶小姐也很喜欢交响音乐吗?”
还是那个发嗲的声音:“当然了!怎么会不喜欢呢?这样的音乐可比那些流行音乐好多了!”
卢可鉴暗暗点头:“嗯,这个晶晶小姐倒不是空有一副好皮囊。就凭她知道交响音乐比流行音乐好就说明她还是有点水准的。只是不知道她是不是临阵磨枪呢?”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人看起来不少,又一个声音说道:“那,不知道晶晶小姐认为交响音乐好在哪里呢?能不能给我们具体说说?”
“当然可以了。”女孩儿的声音很骄傲:“我认为交响音乐最美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历久不衰的艺术美上,对于不懂的人来说,只是好听与不好听的分别,而这是它和流行音乐最大的区别,流行音乐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使人很容易记住它的曲调,并且可以很快的学会;而交响音乐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交响音乐很少有一听就会,一听就明白的曲目。这可能和它本身没有歌词有关吧?”
她说到这里,周围响起了一片轻轻的笑声。卢可鉴也不由自主的点点头:“嗯,说得不错。只可惜的是,她没有把交响音乐的艺术美具体的讲出来,流于肤浅了!”
段晶晶得到大家赞许的目光,心里更得意了,继续说道:“当然,也有一些曲调很简单的作品,不过,越是这样的作品起创作的难度也就会越大,对于作曲家的要求也就会越高。例如贝多芬著名的《第九交响乐(合唱)》和另外一个更加著名的《第五交响乐(命运)》,其主题都是非常简短的,后者竟然只有四个音,而这个命运动机始终贯穿着四个乐章。这样的作品对作曲家的要求无疑就极高的。可能也就只有一个贝多芬能够完成这样的作品吧?”
听她说完,包括卢可鉴在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为她的精彩评述鼓起掌来,段晶晶有点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向众人点头致意:“其实这也没什么啦,这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如果你们再继续追问的话,我可能就露陷了。呵呵,呵呵。”
卢可鉴心中暗笑:“果然是临阵磨枪呢!”
他的身边过来一个人,卢可鉴扭头一看,正是不过音乐评论家胡凯。他赶忙向对方点点头:“胡先生,您好。”
胡凯笑眯眯的看着他:“这位先生很年轻啊!刚才我看见你站在晶晶小姐的身后,对她的评论时而赞赏,时而摇头,是不是对段小姐的评述有不同意见?”
卢可鉴笑了:“不同意见是不敢的。我只是一个交响音乐的爱好者罢了,不要说和胡先生这样的大师比起来是云泥之别,就是和段小姐这样的著名歌手比,也是望尘莫及。我的一点管豹之见,还是不要在方家面前献丑了。”
胡凯摇摇头:“哪里话?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说出来互相学习嘛。说吧,说吧。”
段晶晶疑惑的摇摇头:“你们说什么啊?什么‘管豹’?什么‘方家’?还有什么‘同道中人’?是什么意思啊?”
卢可鉴和胡凯相视苦笑,胡凯给她做了简单的解释,段晶晶脸蛋通红的占到一边,不说话了。
卢可鉴没有多做推辞,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胡先生,您是音乐评论的大家,我以前在电视里见过您对古典音乐的大师们的评价,您的大多数看法我都同意,只有一个,我和您有不同的意见。”
“哦?是啊?说来听听?”
“好的。是这样的,在一次电视台对您的专访时,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说,如果包括我们刚才听到的J•S•巴赫的作品,还有我们现在很少听到的吕里,斯卡拉蒂父子、萨尔玛蒂尼、科雷利、维瓦尔第,等一大批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大师的作品,如果可以提前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时候,会有怎样的效果的时候,您的回答是,巴洛克时代是欧洲中世纪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是和当时的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民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之后出现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物质生活极大的富足,人们自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一大批的音乐家出现。如果把这个时期提前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了。”
胡凯耐心的听他说完,笑着点点头:“没错,我记得我是这么回答的。怎么,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是的,胡先生,我有不同的看法。”
“好啊。胡某愿闻其详。”
卢可鉴谦虚的一笑:“其实也说不上是不同的看法,就是想和您探讨一下,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在巴洛克之前的欧洲,社会一片动荡,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没有一点可以停下来的意思,可以说整个欧洲都被或直接,或间接的卷了进来。在这样的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如果有我们今天听到的这样的高雅音乐的出现,您认为是不是可以缓解一下因为战争和疾病对人类心灵带来的戕害呢?”
胡凯思考了一会儿:“年轻人,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也很有趣。确实,如果有这样的音乐出现在当时,我相信也会给当时饱受苦难的人民带来一丝精神上的愉悦享受,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是没有‘如果’这两个字存在的余地的。”
卢可鉴摸着头,也呵呵的笑开了:“您说得很对。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段晶晶和蓝山过来了:“好了,演出就要开始了,咱们进去吧。”胡凯和卢可鉴道了再见,走进了剧场。
………
演出最后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落下了帷幕,卢可鉴意犹未尽的走出了国家大剧院,心灵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演出中,刚刚走到长安街,就听见一声尖叫:“小心啊!”
卢可鉴一扭头,就看见两道雪亮的车灯夹杂着汽车尖锐的刹车拉带声朝自己猛的撞了过来。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飞了起来,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