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训练进行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种让人神经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度过了2天后,提示音终于响了起来:“第二训练课程‘徒手搏击’结束,下面进入第三项训练‘空手入白刃’
前方出现了一个发光的房间,程皓走了进去,墙壁上又出现了另一个“程皓”,不同的是,这次“程皓”的对手都持有匕首、长刀、棍棒等武器。看了一阵,程皓领会到原来“空手入白刃”的要诀是速度,面对持械的对手,抓住武器挥过的间隙,抢入对手的一臂长度范围以内,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削弱对方武器的威力,或者直接从侧面攻击对方的手腕也是很好的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面对对方的大范围攻击武器,要想贴身肉搏就必须有高出对手一筹的速度和眼力。
看了半天,程皓最喜欢的还是那招“双手夹刀”,即以双掌直接夹住对方劈下的刀身,随即用腿进攻,夺刀、反击,一气呵成。他认为这招动作潇洒,简单实用,能直接剥夺对方的进攻权,是对付实力接近的对手的最好方法,所以下大力气学了一下。但对于不是垂直劈下的武器,只能用手掌击打在无刃部位,震偏武器后近身强攻。程皓突然想:“如果对方的武器是狼牙棒这种全是刺的怎么办?那这招就不管用了,幸好现代社会中好象没人用这种武器。”
完招式后程皓又进入了一个通道,大概只有4、5米宽,跟小巷差不多,两边各有一排壁灯作为照明。对手都挥舞着西瓜刀、曰本长刀、木棒、双截棍等武器。程皓感觉其中以曰本刀最难对付,特别是在这种小巷里,可以躲闪的空间有限,只有勇往直前、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才有可能战胜对手。在付出了全身上下近百道伤口和淤青的代价后,程皓终于对狭窄空间内格斗的技巧有所领悟,“空手入白刃”一定要有以命搏命、险中求胜的冒险精神,因为有些厉害的对手不冒点血根本就没机会反击。
“空手入白刃”的培训足足持续了一星期,程皓现在已经习惯在睡梦中受到攻击了,有时还没睁开眼睛就能跳起来自动反击。没想到第八天的训练更加残酷,程皓在通道中碰到了一个拿着曰本刀的武士,就在他凝神备战时,空中忽然落下一个大铁笼,把他和对手同时罩在了里面,提示音响起:“进入‘笼中斗’模式,你和你的对手会一起被关入一个笼子,只有一个人能活着出来。”
整个铁笼只有3米宽、4米长,对方近2米长的曰本刀在这狭窄空间内威胁更加的巨大,几乎连躲闪的空间都没有,而且曰本刀只有两指宽,用双手夹也很难封得住腿的长度也没有曰本刀长,连对方的手腕都攻击不到。程皓在身上多了几道口子后才拼死踢中了对方的刀身侧面,同时自动变招为“连环旋风腿”,在对手的刀回过来前抢入内线,一个反身扫踢把那个曰本武士的头从脖子上直接踢了下来。
提示音响了起来:“好,刚才的变招很精彩!仔细回忆那种感觉,已经初步找到了宇宙间最强的搏击术——旋转拳的精神。”
“旋转拳?这是什么拳法?没听说过。”
“就是地球上的太极拳了,笨!”
“太极拳?”,程皓呆了一下,脑海里顿时出现了一大帮老头老太在公园里早练的情景,“这么慢的动作?能打人吗?居然还是宇宙间最强的搏击术?”
提示音继续解说:“太极拳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强的,因为它在启动时并不具有最快的攻击速度,效率最高的进攻路线是直线。”
程皓嘟哝了一句:“这他妈谁都懂。”
“但太极拳是最擅长以弱击强和持久战的!圆转如意、连绵不绝、动静之间如行云流水,就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根据物理学,旋转运动比往复运动的效率高得多,所以太极拳对人体的能量损耗是最少的。当你打出一个直拳时,要作同样多的功才能收回拳头,并且在这段时间内不能进攻。但如果按‘圆’的进攻方式,能量损耗就会减得很低,而且可以连续进攻,所以是效率最高的进攻方式。太极拳也可以很快,最高速度可以超过所有的拳法。”
“嗡”的一声,程皓的面前出现了一个3D全息投影,这次不是“程皓”了,而是飞船里见过的那个白胡子老头打起了太极拳。只见白胡子老头越打越快,到后来程皓几乎看不清他的身影了,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感觉“旋转、圆”。
“对了,就是旋转和圆,你可以控制圆的转轴、半径不断变化,这样就可以从任意方向、角度攻击敌人。太极拳最大的好处就是——耐久力。所有的星球和星系都是转动的,因为圆是宇宙间能量消耗最小、最稳定的运动状态。当你维持旋转的能量消耗速度低于体内新能量产生的速度时,理论上,你就能永远的战斗下去,当然由于还要吃东西喝水,所以并不是真的无限长时间,但起码打上个2、3天的是没问题的,即使以一敌万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对手能同时参与进攻的不过4、5人,完全可以和他们拼持久战。”

“这么强?”,程皓有点晕了。
“真正能耗为0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要改变圆的旋转轴和半径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你所要做的就是尽量让动作连贯,变招时用圆弧过渡,减少能量损耗,具体就需要你自己在实战中体会和随机应变了。”
“……”
“任澎湃巨力来打我,牵动我四两拨千斤。在防守时用垂直方向的力作用于对方的发力方向,就可以用很小的力改变对方的进攻线路,使他打不到你,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了,任凭他千斤巨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也只是零,以4两对0,当然是游刃有余了。另外不要拘泥于招式,随心所欲。在保持攻击效率的情况下,用你认为最省力的方式去战斗。”
程皓频频点头,“听起来满有道理的,可是攻击速度怎么解决呢?同样实力的人相遇,用圆弧线路的人肯定会先挨揍吧。”
“碰到单个的、很弱的对手,当然可以用直线进攻,这样可以最快速度解决对手。但是碰到真正的高手或大量的对手时怎么办?这时应利用‘四两拨千斤’的原理先用圆弧防守,拨开对手的进攻,等对方体力下降的时候再反击,当对付多个对手时,要充分利用‘反弹’的力量,利用击打在对手身上受到的反作用力变招,进攻另一个对手。”
“这样啊……”
“不要小看太极拳,只要有足够的加速时间,就可以利用旋转的力量迭加速度,象链球那样,甚至可以突破音速。当然如果你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旋转也可以超过音速。”
“超音速?”,程皓傻眼了,“这可能吗?”
“当然可能。太极拳达到了最高境界,以弱可胜强、后发可先至,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可称为一流高手。”
3D白胡子老头慢慢消失了,但他的话已经带给程皓很大的震撼。
继续往前走,前面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装置,看上去象是两个圆环组成了一个大圆框,圆环中间有一把椅子,提示音响起,“坐到椅子上,扣上安全带。”
程皓依言坐了上去,两个圆框慢慢开始分别转动,越来越快,到后来几乎看不清了,程皓很快就被转得晕头转向、七荤八素了,没多久就晕了过去。
圆框停下来,休息了一阵,程皓才醒了过来,开始大吐特吐,“靠,原来是训练飞行员的玩意啊。”他在电视上见过这种装置,好象是锻炼人的平衡能力的,但没事训练这能力干嘛?没等他想明白圆框又开始转动了,程皓再次晕了过去……
就这样被扣在椅子上一直转,不知吐了几次,连苦胆都吐出来了,程皓才被一对机械手放到地上,奄奄一息的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又被抓上椅子开始转动,就这样不停的睡了转、转了睡,直到无论椅子怎么转程皓都能够若无其事了,程皓知道他已通过了这项训练。
继续向前走,进入了一间石室,背后的门自动关闭了。石室的天花板中间有一个摇臂垂了下来,底端连着一块小型海棉垫,看上去象是美国拳击手练拳用的装置。“下面要训练你出拳的速度。屈起右臂,以身体为轴向左高速旋转,当你认为速度足够时,挥出右拳击打海棉垫,海棉垫会在1秒内自动复位。只有以超音速击中海绵垫一次,出口才会打开,否则就会被困死在这里。”
程皓开始高速旋转,当觉得已经不能再快了时,挥拳击出,结结实实的打在海绵垫上,摇臂反弹了一下,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他总算明白为什么要进行飞行员的平衡训练了,现在他即使在高速旋转中也可以感觉到海绵垫的位置并准确的击中它,只是速度还不够快而已。
提示音:“出拳速度540公里/小时,太慢!继续练习,直到超过音速!”
“540公里/小时?这还太慢?”,程皓傻眼了,要知道世界上最强的网球选手发球速度也只有130公里/小时啊,而且他们还有球拍的帮助。要不是身体经过了改造,相信自己连时速100公里的出拳速度都达不到。
没办法,程皓只好继续在石室里呆下去。经过半个月艰苦的练习,他的出拳速度已经超过了1000公里/小时。可是前面缴获的食物和水都已经吃完了,而石室里显然没有任何敌人可杀,如果不能在两天内突破音速,时间一长,随着体力的下降就更不可能了,也许真的会困死在这里。
程皓开始紧张了,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速度始终在1000公里/小时左右徘徊,看来这已经是他的极限了。幸好这时提示音响了起来:“注意运用内息法,掌握好发力节奏,把全身的力量以最高的效率从右拳打出去。”
程皓放慢速度,开始调节内息,把小腹的热流运到右臂,慢慢的体会出拳的感觉。许久,他集中精力发出了一拳,忽然发现自己的动作好象变得很慢,拳头发热,前端仿佛碰到了一堵气墙,他不甘心的加了把劲,手上忽然一轻,耳边传来一阵刺耳的轰鸣声,象是喷气式飞机掠过的声音。(作者:这是“音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