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农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祸不单行,朱奶奶病倒了是朱建兵亲自带来的消息。第二天,谷秋和朱男丫匆匆赶到蓝河村,然而相隔一天朱奶奶已经去世了。几天后,按照当地风俗习惯,谷秋以孙女婿的身份将朱奶奶风光地入葬。
家里事多,谷秋和朱男丫暂时留在蓝河村。
虽然朱男丫离开蓝河村时间不长,但母女都感到时间一晃过去了几十年,恍如隔世。她们谈在省城的古式房子和生活,谈谷秋赚钱的本事,谈谷秋准备开店铺……点点滴滴都谈,兴趣浓厚,不厌其烦。
“丫丫,我听了心里高兴,”朱妈妈抬起手用袖口拭去眼泪,“小秋有本事,能给你别人求不到的生活。你要记住,贤惠持家是女人家的本分,千万不要学城里女人只会花钱,撒娇耍脾气。小秋在别人眼里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但我们知道他不是,他什么都懂,只是嘴上不说。他装修房子是给你一个家,你想做生意他就摊子铺的很大,为啥呢,是为了你,让你安心,他尊重你。他的话对,你什么都不缺。”
“妈,是真的,家里什么都不缺。那天半夜我跟着他去淘宝——就是捡破烂。从一堆破破烂烂的破碗破罐子里挑出了几件,姬师傅卖给别人一千多,本钱才八十元。可是……我心里不踏实,他太能折腾了,出事了怎么办?开字画店一间店铺就够了,他偏偏租下整栋楼。别人想都不敢想。”
“能折腾的男人有本事,没本事想折腾都没能力。丫丫,我教你个办法。平时小秋给你钱,要多长一个心眼,你每天节约一点钱,时间长了就是一大笔钱。这钱你不要动,要悄悄地存起来,那是救命钱,懂吗?”
朱男丫眼睛一亮:“妈,我懂。小秋眼里只有琴棋书画,钱他从来不管,随便让我花。我一天存五元,一个月存一百五十元,一年存近两千元,十年就是两万。”
“一天能存五元吗?”朱妈妈惊讶。她一年也存不了五元啊。
“能。他赚来的钱除了买书和笔墨纸砚等,还留一些给尚河治病,其它的钱仍在箱子里不管,给我备用钱一次就两百。还有,他每天练习书法绘画,完了就丢在一边不要了,我拿给姬师傅装裱后卖给别人,这钱他不要,姬师傅就交给我了。他看不上的那些古玩,姬师傅都变成了钱,钱我拿着。就这个月我攒了三百。”
“这么多?”朱妈妈吓了一跳。“丫丫,不管你们多有钱,都不能乱花,而且比别人还要节约。人没钱不行,有钱最容易学坏。你不上班,有钱,稍不注意就学城里人好吃懒做,打扮的花花绿绿,妖里妖气。你要跟小秋学,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在外面胡来,最有出息。我这个女婿年龄是小了点,脊梁骨直,为人正派,有本事,谁不夸赞呢。”
“嗯,我都记住了。妈,小秋这次要把睛芸睛嫣接到城里,你在家一个人很孤独,小秋说让你也去城里。妈,你就去吧,帮我带孩子。”
朱妈妈摇头说:“我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城里住不惯。丫丫,四个孩子都在城里,你一个人能照顾得来吗?要不留一个我带。”
“我也担心,但小秋说不怕,白天几个孩子上幼儿园,晚上大家带。妈,小秋很关心孩子,有空经常去幼儿园接尚冬回家,有时我都抢不上。隔壁卫嫂子跟我关系很好,经常帮我带孩子,她的两个孩子上小学,也经常抢着接尚冬回家。”
“那我就放心了。丫丫,你有福气,是小秋给你的福气。等小秋长大了,以后你们有了孩子,小秋肯定很喜欢。他能这样关心收留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更不用说。”
朱男丫俏脸一红幸福感弥漫全身。她也想过未来,相信未来是美好绚丽多彩,她的孩子……是天下最可爱最有出息的娇儿,像谷秋一样有本事,但千万不要像谷秋疯疯癫癫的怪异而让人哭笑不得。谷秋不懂圆滑待人接物,说话直接一是一二是二,不该得罪人偏偏得罪了;说好去东边,偏偏糊里糊涂跑到西边……总之,一身缺点跟他的优点一样多,闹出不少笑话。她希望儿子精明伶俐,继承谷秋的优点……
“你们种的茶树长得很好,”朱妈妈打破了朱男丫绚丽的幻想,“我一直照顾着,用你们的法子我又种了不少苗子。以后,茶树也够我忙的了。”
“妈,你就城里生活吧,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心里踏实,方便照顾。”
“有空我到城里看你们。丫丫,这么说尚河的病大医院也治不了?”
“是的。小秋经常用蒸笼治疗,医院也去。”
提到尚河的病,母女俩心情沉重起来,大医院治不了,就这样一辈子疾病缠身?想想都怕,要花钱,孩子没一天能过上好日子,咋办呢?

碧蓝的天空出现朵朵白云,如仙子舞动着洁白的长长的白带。徐风拂过,奇峰山连绵林海轻轻摇拽,如一群温柔娇艳的少女在回首凝视,放佛在欢送仙子。谷秋轻快地登上林场小屋前平整干净的草坪,回首遥望远处的山峦,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呵呵,又动隐居山林的念头了。”
“这里真美,”谷秋回头瞧向提着一篮子野菜的罗教授,“老师,你赖在奇峰山舍不得走,过着闲云野鹤逍遥自在的日子,还说我呢。”
“你这念头不好,年轻人就该出外闯闯。我不同,过了闯荡的年龄,你是朝阳,我是夕阳,本质的区别。”两人依着石桌相对而坐,罗玉山持壶倒茶,端起碗一饮而尽,“呃,真舒服,冲着你这茶我舍不得走,在城里哪有新鲜的茶喝。”
谷秋连喝两碗才过瘾,放下碗笑道:“老师,这些年我没断过你的茶吧,你不想回城别赖在我身上。我也不想回去,准备赖在你身上。”
“哦,你没去上大学?”
“去了,刚被开除。”
“为什么?”
“我没去听课,学校大概认为我无可救药。”
罗玉山懂了,他当初就想建议谷秋考研究生,话到嘴边放弃了。他虽教过谷秋大学课程,却也不知道谷秋的真实水平。原因是他没系统教谷秋,他在教谷秋,其他人也在教,主要以谷秋自学为主,通常是谷秋选择课题。如此一来,除了谷秋本人,谁也摸不透谷秋的底细。
“下一步有何打算,回来?”
“暂时回不来,心有余了力不足啊,杂事太多,一言难尽。总而言之,刚进城铺开摊子。老师,你的研究怎么样了?”
“怎么,终于愿意跟我搞农科研究了?”
谷秋一笑没说话。这是老话题了。当初,罗玉山教授看上聪明伶俐的谷秋,希望谷秋跟着他系统学习农科知识。但谷秋崇尚古典及史学研究,把农科归类为杂学,了解一二曾加见闻阅历,无意深入学习。为此罗玉山教授非常遗憾,却也无奈。
“我在蓝河村九年了,熟悉每一个角落,对蓝河村的水质、地质、农作物等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可惜,”罗玉山教授摇头,“可惜用不上。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蓝河村重视农业科学,走上科学发展农业的道路。你在蓝河村算是一号人物,由你牵头……”
“老师,你在强人所难。”
“那是你的事,我管不着也不想管。我把研究材料留给你,你有处理权,烧掉、丢进水里,都随你,我懒得过问。”罗玉山教授赖上了。“谷秋,你刚离开就想着回来隐居山林,这不好。想过吗,山林属于蓝河村,也属于蓝河村人,蓝河村是你养你哺育的故乡,你能尽一二分力蓝河村乡亲受用无穷。你真忍心眼睁睁看着却无视乡亲一穷二白?”
“老师,激将法不能激起我。再说,你那些科研目前不适合蓝河村,但将来肯定有用。”
“呃,我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呢,还是该说纸上谈兵,或者该说坐而论道夸夸其谈?去了一趟省城,眼睛向上长高两寸——眼高于顶瞧不起我的研究?”
谷秋不禁笑道:“真理面前我向来谦虚。老师,你的研究我都拜读过。蓝河村目前需要解决温饱,然后在此基础上科技兴农。你的研究项目需要试验田和基金、以及需要足够的时间,这恰恰是蓝河村做不到的。人人饿得前心贴后背,嘴冒酸水,谁有心思听你讲科技?”
“那你认为蓝河村当前最需要发展什么,以改变平穷面貌?”
“耕种第一,副业第二。”
罗玉山教授眼睛一亮:“我就知道你观察敏锐,必有成熟观点。请教,如何打破常规改变耕种方式,发展副业主要是什么?”
“问道于盲,老师,你才是农科专家教授,我哪懂。”
“呵呵,你小子跟我玩太极拳。记住我的话,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蓝河村永远是你的家,这个家需要你。”一顿,他又道,“人们常说叶落归根,你刚走就想着回来,为何没想过去其它地方隐居?因为蓝河村是你深恋的地方,铭刻在你的心灵深处。”
谷秋沉默了。他的家在哪里?蓝河村?不,他的家很遥远,是跨越时代的遥远,是两百年前的家。他永远回不到家,永远见不到亲人,永远……永远……!蓝河村是他的第二故乡,严格地说是‘谷秋’的故乡,不是他,他只是阴差阳错进入‘谷秋’的身躯得以复生。当然,某种意义说,蓝河村是他的故乡,因为他重生在蓝河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