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夜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拖拉机进入蓝河村,村民们纷纷前来迎接谷秋夜色太暗大家举着火把,熊熊燃烧撕破了黑暗,看得出他们很重视谷秋。dushu001.com谷秋下了拖拉机,很快被村民围住。以前,谷秋就是村里的一号人物,离开蓝河村的这几年,名声赫赫,加之帮大家改变平穷落后面貌,村人打心里敬重他。
晚饭后村里的几个领导来到谷家,与谷秋就启动鸡场、渔场、养猪场等开始讨论。李凤英是有心人,她聪明地协助朱妈妈给大家端茶倒水。列席会议的还有三村几个长辈,蓝河村朱老太爷、下湾村谷老太爷、上湾村刘老太爷。
“小秋儿,你三姑在城里工作的怎么样?”谷老太爷热情地问,“她几次来信提到厂里工作烦闷,工资低,没前途,想跟着你干。厂里是铁饭碗,是吃皇粮的人,怎么没前途呢?再说为了她能够进厂,你和丫丫忙前忙后没少托人帮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谷秋眼皮也不眨一下,没理会这位在下湾村权高位重的谷姓长者。朱妈妈忙道:“这事丫丫写信提过,他三姑确实不想去厂里工作,又不好意思告诉小秋。因此小秋不知道这事。大家都知道小秋比较忙,除了读书写字其他事都稀里糊涂。不过,丫丫说他三姑现在成熟稳重,像变了一个人儿似的。”
“哦,有这事。”谷老太爷顿时高兴起来,他的孙女是什么样的人他知道,变着花样儿追求时髦,为这他没少劝说批评。尽管他宠着谷香,但在他眼里农村人就该脚踏实地,穿着朴素,他最反感女孩子家穿着打扮花花绿绿妖里妖气的没正行。虽说现在时代变了,但女人家要讲究个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等封建陈旧观念在他心里根深蹄固。“那敢情好啊,我就知道跟着小秋儿没错,有出息。”老太爷乐得眉开眼笑,他没追问谷香工作的事,蓝河三村谁不知道谷秋高傲自负,对俗事不屑一顾的个性?他估计谷秋根本不知道谷香厌烦工厂上班,然而这次他错了,谷秋知道,只是不想跟他说话。
朱大勇问:“小秋,我听说李书记想把养猪场办到其它村里?”
“嗯,我已经答应了。”
众人好像不感到意外,但从脸上的神色看,把养猪场办到其它地方,他们是有意见的。当然,养猪场在蓝河三村,很多人都能赚到钱,蓝河三村的蔬菜种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小秋,这件事你决定的有些草率了,事关我们蓝河村的利益,你应该和大家商量之后再做出决定也不晚。”谷老爷子不以为然,人都是自私的,他也不例外,把赚钱的机会让给别人,他当然不乐意。
李凤英心里一紧盯着谷秋,事关她父亲,她竖起了耳朵。然而谷秋好像没听到谷老太爷说话,或者当做耳旁风,这让她叹服,料定养猪场既然答应就不会再有改变。
“谷太爷,这件事谷秋有难处,李书记也有难处,”朱建兵及时地出面化解将要掀起的狂风暴雨,“毕竟我们都是一个公社,他们也要为其他村考虑。这件事我前后想过,蓝河三村现有蔬菜基地,马上启动渔场和鸡场,这两个项目足够我们忙了。只要我们把这两个项目做好,做大,然后再办其它项目,有机会赚钱的。”
“说的也是,”谷老爷子缓缓地点头,他毕竟识趣,在下湾村是太上皇,在谷秋面前什么都不是,而且为拉拢谷秋他也要忍痛支持,“是啊,小秋儿对我们三个村副业整体规划,缺少一个养猪场没什么。小秋儿与李书记关系非常好,李书记既然开口了,小秋儿于公于私都不能坐视不理啊。”
石元有意岔开话题:“养猪场的事既然小秋决定了,我们在这里不再讨论。我们现在谈谈鸡场和渔场,关于选址的情况是这样……”
于是,大家就这两个项目展开详细讨论。其实,谷秋的计划很详细,朱建兵从省城回来后,大家不止一次讨论过,现在需要得是具体策划和实施。表面上大家七嘴八舌在讨论,最终的决定权在谷秋手中,这不是大家尊重谷秋,而是他们不懂。朱老太爷和谷老太爷发表意见最多,反观刘老太爷则少言寡语,偶尔应付几句。

上弯村大多数人姓刘,而刘老爷子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村里的大事他当然要出面。但他心里有数,谷秋从小生长在蓝河村,论感情谷秋肯定偏向蓝河村,而下湾村又是谷秋的本家,尽管谷秋与下湾村谷姓有纠葛,但打断筋骨连着筋哩。而上湾村与谷秋没亲没故,所以,他是带着耳朵来的。但是,这会儿他悟出了个道理,让他很兴奋,那就是谷秋并没偏向蓝河村或者下村,他很佩服,是真心诚意支持谷秋。
凌晨一点,朱妈妈和李凤英端来宵夜,暂时打断了众人讨论。
“朱大婶,小秋真了不起,这么多人都听他的。”李凤英由衷地说,她采取迂回策略,想在朱妈妈这边取得支持,“这次他同意把养猪场设在丰裕,我爹非常高兴,说他帮了大忙,是丰裕的功臣。朱妈妈,您真有眼光,给丫丫姐找到一个有本事的老公,很多人都羡慕。我听说丫丫姐在省城生活的很好,交往的都是有身份的人,我们这些姐妹提到丫丫姐,个个都为她打心里高兴,说她终于熬出头了。”
“是啊,小秋有本事,有志气。”朱妈妈发自内心地说。但她没多说什么,简单地说,谷秋是她女婿,然则她从来都不了解谷秋,加之谷秋越来越有本事,脾气也越来越古怪,做的都是大事,四邻八乡人人见到她都巴结示好。她懂,她一个村妇不值得大家恭维,巴结她是为了谷秋,所以,她从来不向任何人承诺什么。尽管谷秋因李书记而视李凤英为姐姐,但她习惯性地保持警惕,不想给谷秋增加麻烦。
闻言知意,李凤英是聪明人,放弃从朱妈妈这边走内线道路。之前听说朱妈妈很谨慎,总算领教了。她佩服,觉得朱妈妈是聪明人,是为朱男丫着想。难怪谷秋心甘情愿接纳比他大好几岁的朱男丫,这母子不简单啊。
宵夜后,客厅里众人急需讨论。这次主要听谷秋简单讲解几个项目运作相关事宜,如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联系等等。朱妈妈困意难忍休息了,李凤英是有心人,继续坚持着,最后受不了靠在椅子上打盹。
“小秋,你的意思是……蔬菜收入全部按照人口分给大家,不留底?”朱大勇问。
“村里去年粮食产量高,解决了温饱,”谷秋缓缓地说,“因此温饱问题不再是大家的威胁,大家最缺的是钱。发展副业最终目的是改善大家平穷落后处境,蔬菜收入可解燃眉之急,添加家里急需品。”
顿时,谷老太爷、刘老太爷、及朱老太爷眉开眼笑,捋着胡子连连点头。未来发展固然重要,意义重大,但眼前利益更可喜,更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谷秋的决定如春风般拂过他们的心头,凉凉的清爽舒适。
朱建兵问:“小秋,你上次提到杂货铺,我们什么时候在村里开一个啊?自从蔬菜种植成功后,大家手里有几个钱给家里添加油盐酱醋,但是,要跑到十几里外的丰裕,不方便。如果我们村有杂货铺,常用的油盐酱醋不用耗时间去丰裕。”
谷秋瞄了他一眼三缄其口。朱建兵懂了,暗骂自己真笨,杂货铺在村里是大问题,然而在谷秋眼里不值一提。以谷秋怪异的个性,策划蓝河村副业建设已经是奇迹,杂货铺这类事他岂会拿到桌面上讨论,朱建兵是出于尊重谷秋而提出来,然则他现在醒悟提出这问题是愚蠢的,对谷秋这等自负的人是一种侮辱。不过,杂货铺的事他心里有数了。
“夜深了,我看今晚就到这里,”朱大勇意识到气氛别扭,“小秋白天坐车没休息好,明天还要实地勘察场地,工作量大,我们不能太晚。”
于是,众人失去地散了。众人告辞后,谷秋缓缓地走出门,踩着月色漫步在村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