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原来事情可以这样办上(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议开完后何海生回到了村委会大院,首先给铜陵乡乡长去了一个电话,说道:“自己的朋友听完介绍很感兴趣,明天要自己过去详谈,同时因为朋友身份是个官员,所以就想利用何海生父母的身份做掩护,申请办3个工商及税务执照,如果陈乡长能同意的话,他朋友就让何海生明天过去详谈
陈乡长听完后自然欣喜若狂一口答应了,并承诺在何海生从他朋友那里回来后,保准能看到已经办好的各项手续,同时还答应帮忙引荐县工业公司造纸厂的刘厂长给他认识。
电话中陈乡长反复叮嘱何海生这次去一定要尽全力说服他的朋友,否则他给开绿灯办的各项前期手续就真成“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就这样在陈乡长的一再叮嘱、何海生的一再保证声中,陈乡长才将悬着的心放下了。
他心里想到;如果何海生真的能把他朋友介绍来,自己也算是帮铜陵乡解决了一个历史性的大难题。这样就是乡党委书记问起自己开路灯办手续的时,自己也有话说。
随后,何海生又通过村委会电话找到了他的父母,说道:自己大学的一个教授想来铜陵乡建个小厂,但国家规定大学教授不能经商,他顾虑到身份问题,就找到学生何海生,希望他能帮忙找2个当地人的身份证做掩护。
何父何母都是善良的农村人,一听孩子的大学教授遇到了困难,想都没有多想就答应帮忙。随后何海生又叮嘱他们二老将身份证送他铜陵乡找那里的陈天华乡长,其余的事就不用二老操心了
二老听完海生的话,就更是相信儿子说的是实话,在他们的心目中,乡长就已经是很大的官了,至于市长、省长他们反而觉的离他们太远,官虽然大但不如乡长管事多。
两老暗暗的合计着:“这事肯定是真的,要不然一个刚上班的实行生,怎么能让一个乡的乡长给他办手续呢?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受难为。明天就送去!”
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总是最善良的!
在叮嘱好这件事情后,何海生就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事情终于搞定了,剩下来的事情就等自己回来后,拽上陈乡长一块去拜访造纸厂的刘厂子争取将合同签了,自己再找个机械厂定制出自己需要的设备就万事大吉了。
想着想着,何海生仿佛就看到了数不尽的钞票向他砸来,他一兴奋自然就没有了睡意,他的一只手不自觉的伸进了口袋里,将那个写着陈洪敬联系方式的小纸条给掏了出来。
“打开还是不打开?”。何海生嘴里小声的念叨着
这个简单的问题让何海生一直犹豫不觉,渐渐的他刚才的兴奋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其妙的心烦。
陈洪敬在前世留给何海生的伤害太深了,以至于她的离去让何海生整个人都崩溃了,最后何海生在苦寻她无望的情况下,竟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纵身跳进了宝成市文水河,要不是被过往群众及时发现,要没有宝成市人民医院护士慧芳的精心照顾、体贴入微的关心,何海生还真不知道自己怎么挺过那段难熬的日子。

是什么原因让她在跟自己拍拖2年后留下自己的清白转身消失呢?她背后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呢?自己还该相信她吗?历史的一幕还会重演吗?
想着想着,何海生就头疼的睡着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何海生就在院内“生活秘书”的打鸣声中起床了,此时何海生的头还感到痛痛的,他洗刷完毕就围着院子跑了几圈。
没过多久,原下沟村的村长刘洋就带着上沟村的大队会计还有一名村民自己选出的一名民意代表就赶来了,让何海生大吃一惊的是新沟村村民自己选出的民意代表竟然是水生,他就是那个比喻自己跟水一样聪明,并且带头给何海生磕头的那个憨小伙。
何海生特意过去拍了拍水生的肩膀说道:“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一样,路上要听指挥,我们这次出去是购买树苗的,路上别给我惹事。”
水生听后也没有生气,说道:“何组长你放心吧,这一切2位村长还有我们族里的老人们都叮嘱了好几遍了,我保证听你的话。”
随后,原下沟村的村长刘洋说道:“今天我本来是想让上沟村的村长徐大海跟您去南方的,可是大海兄弟说的也有道理,这土山原是上沟村的,因此土山上那里能挖树坑、那里属于朝阴面,他心里都有数,我留下反而没数,但我也没出过远门,因此我们来之前就商量好了,我们大家一切都听你呢!”
随后一行4人转道省城来去了浙蒋省小扇市(模糊发音),这里可是种植杨梅的发源地,其中迟色品种中“大叶黄”就是省农科院的专家在这里培育成功的。
可是等到了浙蒋省小扇市何海生找了几家杨梅种植基地一问就傻眼了。
原来杨梅树要3年才能开花结果,但一棵3年的杨梅树单株要价一百元,保活率为70%,这样算起来每株能成活的杨梅的价格实际就为120元。并且还没有1万株。90年的杨梅种植多以散种为主,并没有形成多大的规模,因此一万株3年的杨梅树就需要很多的农户给拼凑,这样不仅品种不能保证全是“大叶黄”,并且购买回去以后养护、保活率等等都成问题。
就这样何海生一行四人,商量之下决定去当地省城的农科院去碰碰运气,当他们到了浙蒋省农科院以后,打听到农科院下面有个杨梅种植基地,那里的杨梅全是“大叶黄”品种,并且还是86年种植的,本来农科院是想在全省大规模的推广“大叶黄”品种,没想到散种的农户都不舍得砍掉已经开始结果的杨梅,因此省农科院种植基地的杨梅也就没有销售出去。
何海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欣喜若狂,决定先找个人去试探一下具体的情况,争取买走这批树苗。
4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有刘洋副村长出面到这个基地打探一下情况,其它3人就在种植基地不远的一个小饭店等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