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借刀杀人计(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海生回到科里,大家看他的眼神明显的变了,只有魏芳过来安慰说:
“小何,你的事我也听说了,男子汉受点委屈,这并不算什么大事,俗话说“百炼成钢”吗,多磨练一下,也能让你快速的成长起来,你没听说过雨后的彩虹是最美的吗?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听说组织部贾部长钦点让你参加会议筹备组的事,你可要留个心眼啊现在县府的人可没有一个愿意参加会议筹备组的。不过你也别想太多了,今天你先去报道,晚上我请你吃饭没事的”。
副科长赵括听到这里顺口说道:“小魏,你在说什么呢?小心隔墙有耳啊!还有就是小何,你要记住小魏刚才说得那番话,报道后就只带双眼睛和耳朵工作就行了,至于嘴巴吗,有多紧闭多紧”
何海生听后答道:“谢谢,科长、魏姐”,
魏芳笑着说道:“客气什么啊?应该的,你一个刚毕业的孩子混机关也不容易啊?”
何海生听到了这里就笑着反问:“请问魏姐高寿啊?”
魏芳听后说道:“你要一直保持这样的乐观心态就对了,先别贫了,快点写检查吧”
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忙碌起来。
何海生也开始拿起桌上的逼笔写起了检查。
说起写检查,这对何海生来说太简单了,类似办公室常用文都有固定模式,像此类检查更是如此,开头先要表明自己已经深刻认识到错误,随后是分析原因,最后就是总结表态。前后用了不到10分就搞定了!
搞定后,何海生就拿着新鲜出炉的检查去组织部交上检查书,又去会务筹备组报了到。
让何海生意外惊喜的是,他一报道就被告知,自己已经被安排为会务筹备组协调保障小组组长一职。不过当他看到会议筹备组的领导小组名单时,就乐不起来了,此次会务筹备组组长是县委书记蒋祝平,副组长有3个,常务副县长张晓光、县委分管组织及意识形态的副书记章光辉、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曹洪刚。筹备组的小组长也全是各行局的一把手在担任,就何海生是个无职无权的实习生。并且还任会务筹备组协调保障小组,这不是明显着是从天而降能砸死人的巨大馅饼吗?
还有就是该小组全是亲王县长派系的人,其中小组的副组长就是县府办主任蒋大民,这个人平日跟县委书记蒋祝平个人关系一向不是很好,算的上是县长王仁元的“贴心小棉袄”,对王县长吩咐的事,从来都是无条件、不打折扣的提前完成,对县委书记安排的事,却是能推到县委办的就绝不接手,县委书记多次想要换掉他,可是县长死保,最后都是闹得不欢而散估计这次自己这个组就是准备挨处分的小组。
何海生报到以后,就见县府办主任蒋大民朝他走了过来,并说道:“何组长,蒋副组长前来报到,有什么吩咐尽管安排,我们现在可算的上同舟共济了。”
何海生听后赶紧摇了摇头说道:“蒋主任,你就饶了我吧,别再逗了,你可是能我科长的科长啊,你刚才的那些话让我一个实习生怎么担的起啊!”
蒋大民笑了笑说道:“担不起也的担啊,现在我们小组的荣辱兴衰可就是你的手里攥着呢。走,我先带你熟悉下会议的筹备情况吧,也好知道咱们小组到底要忙些什么。”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会务筹备组协调保障小组实职性的工作其实就是一项,负责联系参会人员(副县级以下),贵宾(副县级以由会务筹备组服务小组负责,关键的是小组分工职责最后面的那句话——全面保障协调会务筹备工作正常开展。也就是说这个小组真正干的工作就是打个电话联系一下,承担的却是天大的责任,无论那个筹备组出了麻烦都得由这个小组担着,要不谁让你是协调保障小组呢?你不保障、不协调,还要你来干什么呢?真是权利小小的、责任大大的好职务啊!
因此会务小组组长这个职务就像一个铁钎,何海生和蒋主任就像几片肉,会务筹备工作中的任何纰漏就像是一把火,只要会务筹备期间因何海生和蒋主任个人能力或者其它方面协调配合等原因出一点问题,那就恭喜了,热乎的肉串就出炉了。
“哎!以后工作中还真的小心应对”。关于这一点2人倒是迅速达成了共识。他们现在可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这样的特殊时期却使得何海生和蒋大民的私人关系急剧升温,一下午就“何老弟”“蒋大哥”的称呼了起来。
在下午的熟悉会务各项筹备工作中,经过何海生思考、观察、了解发现,这次会议的召开对青云县经济发展来说,绝对是个战略性的大错误。事情是这样的:
因青云县县委书记跟县长的关系一直“驴唇不对马嘴”,各项工作开展不到一块去。今年宝成市从省城空降来的市委书记到任以后,就想把青云县书记跟县长中调走一个,然后在从分管组织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中提一个2把手,重新搭班子,好有利于青云县的长远发展。

但不久后,这个小道消息就传进了青云县主要领导的耳朵中。随后青云县书记、县长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跑门子、走关系、抓政绩。
此次全县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的就是县委书记仅凭省里的一句号召,为自己明年的换届连任工作,树的一块政绩大碑。
会议召开前,他一不跟县长通气(害怕县长分享这个政绩),二不组织专家论证考虑可行性,就筹备召开这次在青云县“三兴、三变、三靠、三富”4个3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即:兴农、兴工、又兴商;变粮食大县为多种经营强县、多种经营强县为农业大县、变农业大县为农业强县;靠粮棉油起步、靠多种经营致富、靠综合加工腾飞;富农、富集体、富财政。
一个外人咋一看,觉得很有道理,口号提的也很响,可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口号好听不实用啊,没有考虑到青云县的实际情况。
第一、靠粮棉油起步就是说要靠青云县农村的农民,完成工业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等完成了那还不是猴年马月的事;
第二、靠多种经营致富;在即没有高技术、大资本、大流通的青云县,大搞“突破式、跳跃式”发展多种经营,这一切与建国之后全国搞的“大生”、“大跃进”有什么区别。也是一个脱离实际情况的设想。
第三、提出要靠工业腾飞,更是玩笑话,全县是个农业大县,只有县工业总公司7家企业在苦苦的支撑着,你让着7家企业怎么在一夜之间为青云县的经济快速增长插上腾飞的翅膀啊,因此也不现实。
一个即不现实,也没有县长配合的政绩会议,你想这个会议的召开还有必要吗?
再说了,明年县里就要换届选举了,县长怎能眼看着他的政敌白白在上级领导面前赚个好名声。既然是不会,那他一定就会想办法给会议的顺利召开来点小插曲,让县委蒋书记会议开得不那么顺利。
这一切早就被明眼人看在了心里,就等着会务筹备工作遇到一点风吹草动时,那隐藏在何海生背后的黑手,就会迅速将何海生推到台前,然后振臂高呼说道:这一切之所以搞砸了,都是会务协调保障工作没做好,既然会务协调工作没做好,那么何海生还有那个县府办主任就会成为县委书记的出气筒(因为县委书记没有直接的证据没法处理县长的,能只拿别人当出气筒)、县长的替罪羊。
这样既不用幕后黑手出面,就能巧借县委书记的怒火处理了何海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借刀杀人的高招啊!
偏偏何海生此时还顶着组织部门戴罪立功的考察口号,因此既是他明知道是阴谋,也得往里面钻,因为没有退路啊!要是何海生开口拒绝,事情就更麻烦了,那样组织部门就会扣一个实习期间不从组织部门管理的口实了,那更不合算!
何海生现在就在心里想:祝愿会务工作一切顺利,平平安安,自己先渡过这一关再说,同时也不希望此次会议召开成功。
因此这个会议真要是开成功了,县委蒋书记取得市里主要领导的支持了,那么青云县的农民就惨了!全部都要成为政绩工程的垫脚石。
但这事,何海生就是想说也不敢说、也没地方说啊!
郁闷!没有比这事更郁闷的了!何海生的初衷是要一心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的,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青云县的父老乡亲成为某个领导升迁的垫脚石,你说他的心情回是什么样的啊?
何海生此刻将安排这一切的人恨的咬牙切齿,但也有点佩服这个人的一箭多雕计划。
1、这次会议很成功,那么蒋书记肯定很高兴,何海生却什么也得不到,因为他不是县委书记钦点的将,最多功过相抵,就是跟那个莫须有的处分相互抵消,这点综合科刘主任已经代表组织部贾部长,在何海生报道前就跟他谈过了。
2、这个会务保障小组共有8个人,除何海生和蒋大民之外,全是亲王县长派系的各县府行局局长、副局长,会议成功了蒋书记就可以将成绩全归组长何海生头上,其它人什么也没有;要是不成功,那就恭喜了,正好给县委书记一个借口处分政敌王县长的左右手。
3、三国的时候曹操曾有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说法,现在情况正好相反,蒋书记是“挟诸侯以令天子”,由于县府王县长的爱将都被蒋书记给抽了过来,因此王县长就是想给书记的政绩工程来点小插曲也的思量下,要不他就可能背个“不爱护部下”的名声,自然人气、威望大减。王县长有所顾忌,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因此无论会务筹备工作进行的怎样,蒋书记都是最后大赢家。
哎!这就是官场政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