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无悔青春 第十六章 温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立冬气温下降的更快,伴随着呼啸的大风,天气越来越冷了。
寒冷的天气,给农村孩子上学和放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遮风避雪,只有道路两旁干枯的树木,伴着狂风无情呼啸。身上所然穿着厚厚的衣物,脖子戴带着围巾脸却只能露在外面,如刀的寒风混着冰渣,打在脸上,铺路在外面的皮肤永远徘徊在疼痛与麻木之间,很多孩子的脸上、手上会裂开很小的小口子,又疼又痒痛苦异常,这种艰辛没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北京那时的雪下的很大,也比较频繁,秋冬两季一般以西北风为主,因为风向是斜的,所以骑车上学的路上只冻半边脸,放学再嗖另外一边。而且上学放学虽然方向相反也不是完全的顺风或逆风。
在这种环境下骑车有时反而不如走路方便。遇到大风天孩子们往往走路上学,离学校越远越痛苦。严寒并不针对学生,老师和工人也是一样,当然比起更北面生活的人,他们还是幸福的。
不过凌振他们几个并没有羡慕住在学校旁边的小培培,也没有试图发动那部天冷就打不着火的老爷车,而是集体搭上了凌山河上班的便车。因为去县城要路过中学,每到大风天凌山河的车上就多了六名乘客,除了集中在后座的五个小鬼,自然少不了副座上的校长妻子李海英。
孩子们的痛苦也只是过程,温馨的教室会驱除所有地不快,让他们燃起新的热情。教室虽然只是平房,可为了抵御风寒早在换季之前搭起了炉子。吊好了烟筒,火红的炉膛发光发热,为小家伙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港湾。
“煤球”是由学校去买地,但引火用的棒胡儿视没法大规模买的。只能每个学生要上交满满的一蛇皮口袋,以供整个冬天的耗费。
像凌振家这种没种玉米的,只好和邻居借些了事。
开始的几天,炉子是由后勤人员负责管理的,但过不了多久任务就会落到值日生地身上,这样拿钥匙开门的人就和拢火的人统一了。
凌振家的房子外表看起来很老,可实际上却是烧暖气的。为此凌山河买了一个很大的暖气炉,放在里院的棚子里。为了怕火灭了,家里没人的时候还要封火。和学校的情况相同,很快这份工作就交到凌振手上了。
各屋遍布了暖气,虽然干净舒适,但一个冬天也要烧上两、三吨煤地,好在凌家还算富裕,对这些付出并不十分在意。
座位此时早已随着时间继续顺延,培培和靳洁梅已经随着新同桌搬去靠墙的一面了,而凌振依然却留在了窗口。
领走时凌振送了她们每人一张厚厚大大地矩形纸片。是凌振亲手做的,上面按照钢琴键盘的比例。画了完整的模拟键盘。

不要小可这个小东西,它看似简单,但对学琴地人来说,还是份不错的礼物。因为很多时候虽然想练琴。可环境是不允许的,它则是最合适的替代品,这份小小的付出也让两女孩子们小小的感动了一把。
其实凌振也留了一个给自己,因为他也需要不断熟悉手指的感觉,弹得再好长期不练也是要荒废的。而且他这副身体地手指,甚至还没学会弹琴地动作,只能先用这个讲究下,等家里空间再大些。钢琴是肯定要买的。
肩上顶着“三道杠”地班长靳洁梅。换座位之前的几天显得十分温柔,虽然仍不忘提醒他好好学习。但眼神中也多了一个不舍。
毕竟开学以来两人就是同桌,相处的这些日子里也积累了点点滴滴的感情,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还是要有些心理准备的。
培培笑嘻嘻的脸上永远挂着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儿,这半年来她也长高了不少,人也从可爱向美丽蜕变。由于当上了班干部,也受到了一定的锻炼,性格也开始慢慢成熟起来。
凌振虽然也喜欢小丫头的天真无邪,但并不奢望她会永远的那样下去,真那样的话不只是凌振的心里有问题,就连小姑娘的生理也一定存在着问题。
女孩子们走了之后周围显得有些清净,虽然上课时前面坐着小新民,下课时还有小亮,培培也会毫无顾忌的跑过来找自己玩,仍然仿佛少了些什么,可能是没有原来那么方便了吧。
不过这样一来,凌振时间反倒宽裕了起来,为了达成满分的目标有空也能多看些书。
这些举动很快被远在同排另一端的靳洁梅的发现,她还满脸欣慰的认为凌振终于听从了自己的劝告,开了认真学习了呢,可刚一转眼凌振又不知道跑到哪玩去了,气的美丽的小班长无可奈何。
孩子们的游戏一直在不断升级,小的时候用手指支撑皮筋,弹纸叠的子弹,长大些还会求父亲或哥哥用硬铁丝绑成弹弓,再栓上皮筋仍然射着纸子弹,可到了现在已经学会了在钢制弹弓架两端用皮筋的特殊套法,一层一层的叠起来,中间穿上自行车内胎做的垫,开始夹着石头打麻雀了,
兴致高的时候还会几个人分拨互打,在这些危险的游戏中,流血受伤是难以避免的,可孩子的伤口刚刚愈合,很快兴冲冲的抄起“家伙”闹在一起,继续重操旧业开始血与泪的游戏。
这个年代很多游戏都会由于孩子在过程中受伤,被宣布禁止。
叛逆的终究是少数,而完全听从上一代安排的孩子长大之后又被成为“温室的花朵”,这个结果怪谁?
怪花朵禁不住风吹雨打?怪温室?还是怪搭建温室的人?
(以下免费:正在赶,尽快更上,但肯定不会太早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