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教师大换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小学之间的十字路口拐角处,有一个露天的修车小摊,修车的也只是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修理工。
由于附近自行车往来不断,生意也非常之好,不过这里龙蛇混杂,同样也是那些无所事事的小混混经常出没的地方,因此要想在这里立足还是要稍微有些背景的。
中小学的孩们不管那些,有空的时候就会聚在小摊附近聚精会神的看着老板修自行车。
孩们总喜欢观察**工作,可一般情况下并不是想学习技术,只是为了图个热闹打发时间。偶尔还会哄抢修车淘汰下来的小钢珠,然后当宝贝一样装在小盒里偷偷的收藏起来。
每当有报废车胎出现孩们更是兴奋异常,内胎可以讨来做弹弓用的皮垫,外胎则会被扔的高高的挂在路旁的大树的枝丫上,这件事最初由老板亲自实行,和初中生与“技校”生混熟之后就有他们代劳了。
当然小学孩的体力并不能满足要求,只能在旁边鼓掌看个热闹。
狗和阿呆也终于告别了遍布他们童年足迹的小学,与凌振他们三个顺利在中学的校园里会师了。
不过这次的相聚并不会太长,两年之后就会因为再次升学,让孩们间的物理距离变得更远,但他们的心灵仍然纠结在一起。因此并不会对他们地友谊产生任何威胁,而且在凌振的安排下相聚并不遥远。
在丰富地营养下。小翠儿身体恢复的非常快。在昔日名牌大学毕业生,今日中学校长兼养母李海英的关怀和辅导下,小翠儿算是因祸得福,成绩突飞猛进。..::::::首::发..不仅抵消了缺课的损失,还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有了如此地优势。小翠儿在中考时也发挥了正常的水平,不过她现在并没有选择上原来期盼的中专,而是在养母李海英地劝说下考入了县二中。成为了一名前途无量的高中生。人也暂时在学校的宿舍住下,开始体验起集体的生活,只有周末放假才能回家。
与后市不同的是,现在的热门职高和技校的成绩,要比县重点高中高出不少,当然这也十分符合价格需求理论,争抢的地人多了要求自然会提高。
让孩上高中对家长来说,是一场前途未卜的豪赌。赌资即是孩的命运。
即使孩现在学习不错,也不能保证三年之后仍然如此,在冲向终极目标大学的独木桥上随时有“落马”的危险,远不如趁成绩好找个职高或是技校稳妥。
好的职高不只能让孩们从农民户口转成非农户(即传说中的居民),脱掉了父母一直未能挣脱的枷锁,还可以在毕业后分配到工厂成为正式工人,获得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过上衣食无忧地生活。
在这种普遍的观念下,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孩理所当然都会选择后者。所以一般情况下,每年一百五六十多名毕业生。最后进入高中的数量,伸出一只手就足可以计量。就算到了两年之后,凌振他们参加中考的时候,全年级顺利进入高中的也不超过十人!
当然这并不能说家长“短视”,这时候农村与大学的“差距”还过于遥远,人们也习惯于过着保守而平静的日,并没有理解市场经济下自由竞争地内在含义,让孩踏入了即将被时代淘汰地部分。首发
不过换个角度讲。虽然很多优秀的职高生未能得到校方承诺地分配。或者分配之后公司倒闭,但他们后来混得并不一定比一路过关斩将。持续升学的同学们差。
由于更早的接触了社会,让他们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再加上考大专、续本科的周期很短,等很多大学生或是研究生正式走上社会时,他们早以成为了各大公司高层,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凌家的孩并没有找工作的压力,也不缺乏锻炼的机会,高考结果无论怎样他们也是赌得起的,所以绝不放过这个更好的机会,而且有李海英这个大学毕业的榜样树立在这里,激励的作用也是很强的。

在这段日里,原来的两家人早已完成了初步的磨合,也在朝夕相处中完全融合在一起。姐姐孙翠为了感谢凌家的无私照顾,竟然主动提出来想要更名为凌翠,凌山河夫妇也对这一进展感到由衷欣慰。
改变姓氏对小孩并没有太多的心里负担和顾虑,他们从小就和母亲一块长大,对姓氏所代表的父亲并没有过多的记忆,除了不太习惯以外并不存在其他困难。
而且她此刻正好换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也比较容易让外界接受,对学习和生活也并不会产生过多的影响,只是原来的称呼依然保留,凌山河依然是叔叔,李海英也还是阿姨。
孙奇的名字并没有改变,一是怕突然改名,显得怪怪的,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二来换不换名字小家伙儿还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有充足的时间考虑,若是想像姐姐一样到高中再决定,也有将近两年的时间。
不过尽然进到凌家,几个小家伙儿之间的称呼还是会改变的。
“乖!叫哥哥!”凌振只是大了孙奇几天,摸着小二儿的头讨起了便宜。“…哥!”两人关系随进开始时难免有些不习惯,孙奇的呻吟有些发涩,然后喊着远处的孙翠,也就是刚刚更名不久的凌翠:“姐姐!我吃亏啦!来帮帮忙!”
小翠儿性格文静,有时也难免调皮一下,尤其是在弟弟的请求下又不好坐视不理,于是抬着手微笑的走了过来:“凌振,还不快叫姐姐!”
凌振可不想被一个半大萝莉拍脑袋,赶紧叫了声:“姐!”
看似把刚才赚小二的便宜输了个干净,其实却达到了加速家庭融合的作用。
葛大个完成了上学期的工作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调走了,虽然他教的英语并不出色,但在他的严格管理下,一班的成绩还是很好的,离别的时候多愁善感的孩们还小哭了一场。
不过之后凌振他们班却因祸得福,换上了一位从县里调过来的新的女英语老师,新老师叫贺仪,长的漂亮、丰满,来了之后很快成为了一些懵懂小家伙心中的偶像,也成为了大龄初中生赵海军的梦中情人。
初二的课程增加了物理,由一名风趣幽默的男老师负责,为了调动孩们的积极性,经常在讲自己上大专时的糗事。不过他自始至终教的都特别好,会在讲课时做出各种有趣的举例,来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连赵海军这么淘气的孩学的都很好,物理考试也能达到90以上。
其他的主科几乎全都换成了来自宁夏师大的应届毕业生,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初一下半学期就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顺便了解学校的情况和将来的工作内容。
随着老教师的退休和这些年轻的老师的加盟,中学也焕发了新的活力。这批来来自宁夏师大的新老师,但并不全是宁夏人,其中还有一个来自南方的娇小女老师陈芬芳,负责凌振他们的数学。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带着浓郁乡音的语文老师白永方,白老师刚来的时候就很特别,会用浓厚的口音协助原来的马老师,带着字正腔圆的孩们朗读课文,还会在早自习上给孩们听写生字。
由于发音问题和孩的刻意模仿,没少在课上闹笑话,不过白老师也并不介意从来没有为难过开他玩笑的孩。
但他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不只让他换下了早该退休的马老,也让他接替葛大个的担,成为了凌振他们班的班主任。
白永方老师也不负众望,付出了他所有的精力,把这群淘气的孩一路带到初三,直到他们走上各自选择的道路。
(以下免费:误删了一章,结果搞到晚上又重新写,结果两更的希望破灭了。顺便说下其实老读者可能会发现,我没到节假日可能会更的少些,但这个“太监”没什么关系,只是周末应酬太多正常的休息而已,请大家不必担心,如流以后尽量留存稿,不过依然不能保证节假日照常更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