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章 特殊的安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培训班的一切都以自然为本,外墙成为了天然的告示牌,贴着用毛笔写的课程的安排,两个班每周都是两次课,为了照顾青年组的学生特地把周日安排给他们
青年组:周日下午2:00-3:30周三晚6:00-7:30;
成年组:周一、周五晚6:00-7:30;
看似奇怪的时间表恰恰体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八十年代的庄户人家晚上休息的很早,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九点多钟就草草的睡了。与之相匹配就是晚饭吃的也会非常早,经常五点多钟就已经吃过饭到外面乘凉遛弯儿了。
青年组没有安排在周六日,主要因为在那个年代的学生还是没有听说过双休日的。
我国是1994年才开始试行双休,而且还是每隔一周才能休息一次。情况和现在BJ实行的汽车单双号规则差不多,只是周期长些,一天改为一周。
当时大家还把周六日连休亲切的称呼为“大礼拜”,不过这变来变去的假期也让人们相当的不适应,经常因为记错时间而上错班。
直到1995年才正式开始实行双休日,让广大的工人和学生们得到了全面的解放,汽车的单双号出行规则也是借鉴于此吧,试行和落实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
直接安排的学武时间并不太长,自然不是老人家偷工减料想故意缩短教学时间,而是老人家特地把时间尽量分隔开来,鼓励这些武术爱好者们进行私下练习。
要知道老人家除正常授课时间以外,每天的下午都还是会待在培训班的大院里,帮真正热爱武术的人答疑解惑的。因为只有自己愿意学武的人,才值得老人花心血培养。
培训班的时间安排对凌振他们小家伙儿还是有些影响的,还好都习惯的上午学拳,不过想去参观老爷子授课还是可以的。
由于有关部门对武器的管制,所以培训班并不需要购买兵器之类器械,所以开销并不大。老人家最初还是想义务教学的,不过又想了想还是决定收费了,原因很简单白送的武术既得不到尊重,也得不到珍惜。也许只有让人们真正花了的钱付出了代价,才可能会明白国术的珍贵。
六十个学生每人2元一个月下来还是有120块的,就算减去本村村民的半价优惠还是有近90块入账的,不过老人家并不太在乎这些钱上交给村里一些之后,拿出剩下的一大部分准备定期举办些内部评比,用来奖励各方面表现好的学员。
老人家这一特殊的决定得到了全体学员的拥护,而且激发了学员们的斗志。一月2块虽然不多但也毕竟是消费,如果还有赚钱的机会的话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过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学习班也是要有自己的特殊规定的,老人家把自己信奉的“三不传”,用毛笔写在一块巨大的木板上然后找人镶在了培训班的墙上,字体苍劲有力表达着老人家的决心:
一、恃武伤人者不传!
二、恃强凌弱者不传!
三、危害祖国者不传!
任何人只要触犯规定立刻退学!永不再录!
内容简单扼要,处理更是清晰明了,无一不体现着老人对传统武德的坚持。但在开始授课的时候,自然又恢复了老人家慈祥和蔼的一面。
1985年8月18日星期日的下午2:00,看起来像个黄道吉日,老爷子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整班授课。
青年班所有的学员年龄都在12岁到18岁之间,一般情况下三十个聚在一起想要安静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些本应该吵吵闹闹的孩子们却在凌老汉的盛名之下战战兢兢,在凌老当众演练了一套武当长拳后更是一脸崇拜,把老人家当成了神仙一般不敢有任何怠慢。
不过教学开始了一段时间之后,老人家和蔼态度和耐心的讲解很快让他们放松了下了,把一个个懵懂的孩子们带入了武术世界的大门。
可能是由于太极长拳比较复杂,不利于群体授课,凌老在第一次课上教了几招曾经传授阿呆不果的武当长拳。还有和凌振他们学的不太一样的武当桩功,虽然姿势不太一样不过作用大同小异。
不过为了调动初学者的积极性,直接让孩子们把桩和拳术结合在一起练,并没有像要求凌振他们先桩后拳。
不过老人家对桩功的要求依然是那么高,为了刺激这群半大孩子的好胜心,还请出了站桩达人阿呆做为“嘉宾”,给这些学员们表演了站桩一小时的“绝技”。当然这一小时里老人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给孩子们传授其他知识的,小迷糊阿呆只是孤零零的站在一旁成为了一件特殊的摆设,不过事后阿呆声名大噪是必然的,实力确实有些超凡脱俗了。
要知道自从阿呆开始练罗汉十八式之后,每天都在不停站桩中度过。原本桩功过人的凌振也要暂避其锋芒,毕竟术业有专攻和一个把站桩最为人生最大乐趣之一的人较劲是不明智的,不过有了阿呆这个巨型“压力泵”,凌振和其他几个小家伙儿的练功强度也是不问可知的。
凌老汉做法也确实让小学员们学员感受到了武术的乐趣和来自阿呆的无声挑战,对招式和桩功的重要性都有明确的认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