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春节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三章春节
八十年代的春节无论在百姓心理的地位,还是从庆祝的**都比现在来的隆重。
也许是农民不用上班的缘故吧,每年的春节从准备到结束都是半个月的。可到了后世假期在年三十当天才开始,还不到大年初三,节日的气氛就已经消耗殆尽了。若非是生活节凑变得太快了,人们已经没有时间享受节日的快乐了么,也不尽然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外国节日却变的越来越红火了。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民谣道出了北方的传统年俗,记载了文化、生活历史,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年文化的世俗性、广泛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北方农村过年的盛况。
农村的过年准备真的是严格按照这些程序进行的,而且不同的地方还添加了很多不同的讲究。
凌振他们这里也有很多奇怪的习俗,比如腊月二十九蒸的馒头上面点几个点都有规定,而且附近的几个村子的规定还并不统一。具体是为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也许最初本是一样的,可经过一辈辈的传承,这些意义不明的符号造成误传也是在所难免的。
凌振最喜欢的规矩是初五之前,不可以生火做饭。据说如果生火的话会很不吉利,有人说是家中会着火,还有人说是会一年倒霉。那时村民们还都是很信这些的。
不过这看似与孩子无关的规定,为什么会招来小鬼头的青睐呢?
原因很简单,凌振的家里为了遵守这个规定,每年都会提前做好大量的馒头和肉类,放到用柳条编成的籠里,然后再把籠放到厢房通风避免变质。
可小时候的凌振并不管这套,没事就跑去厢房偷吃,对象自然是那些肉食,肉食多到小家伙面脸幸福的吃啊吃的,一直吃到年尾都吃不完。
就算被抓到自然也是立刻被“无罪释放”,那时候的春节很注重“和谐”,人们会尽力压住自己的火气避免破坏过年的气氛。
那段时间就算开车或骑着撞到人,只要被撞的人能站起来,看在春节的份上他还是不会计较的,不过这也仅限于一般情况。
不只欢度春节时热闹非凡,节前的准备也声势浩大的。绝对是是一年中男人最忙,女人最累,孩子最疯的时段,不过不同的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农村的春节是离不开爆竹的,那时候自然没有禁放这回事了,而且在农村人的眼里没有爆竹的春节是不叫春节的。在那个年代谁要敢不让放炮的话,可以说就是和全国人民做对。
在农村春节的鞭炮和礼花掉两三个月工钱的事还是很普遍的,乡间传说多放鞭炮可以嘣掉穷气,让来年大吉大利、富贵荣华,因此当时很多人真的会致不惜代价大量购烟花爆竹的。
不过凌振一直怀疑这句话是从卖鞭炮的那里传出来的,因为最后的结果确实嘣掉了他们的穷气,不过却把放鞭炮的人越嘣越穷了。
凌家小两口虽然赚了钱,但也是不会花这种冤枉钱的。不过该买的还是会买,为的是图个热闹,玩的开心,每样买上几种看看效果还是很好的。
烟花每年都是凌山河夫妇带着凌振一起去买的,这些东西完全勾不起老爷子的兴趣。
目的地依然是凌振记忆里的乡供销社,其实村里很多小贩也是卖的,不过品种并不够多,只适合做为节后消遣,是不能满足节前的采购需要。

凌山河夫妇各自骑着车沿着颠簸的小路而进,出了村子一路向北,到达乡供销社大概需要三十分钟。
凌振则还是坐在妈妈的车后架上,不过在凌振的坚持下后面的小竹椅还是拆了下来,这也让凌振心里变的稍微舒服了些。
“爸爸,今年咱家买什么爆竹啊?”路上凌振没话找话
“买闪光雷,还有二踢脚!待会儿看到哪个好,咱就买哪个!”凌山河满脸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好啊!好啊!我要放二踢脚。”小凌振趁机起着哄
“每样随便买几支看看就行了!有钱也不能乱花,还有你这小东西二踢脚不是你该玩的!”李海英用手逗弄着小凌振,但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
一家三口愉快的聊着天,路途也变的没有那么远了,很快就来到了乡供销社。
那时的焰火的销售也没管制,所以供销社前有一排私人的摊位也在卖着烟花爆竹和供销社打着对台,他们卖的烟花爆竹品种也是相当丰富的,并不逊色于供销社。因此双发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只是这些私人摊位经常会虚报价格欺骗客人,所以信誉上会差些。
凌振的父母也是比较相信国营单位,所以把自行车支到供销社的院子里,开始了参观购物。
在这特殊的日子人流汹涌、摩肩接踵,乡供销社的柜台也比村里的大很多,分成了很多部分摆着不同的货物,有点像后世小型商店的雏形。
凌山河带着妻子和儿子不断的向销售小姐小姐提着各种相关问题,忙着挑着柜台上的各式各样的焰火。
在凌振看来品种还是很单一的,除了成鞭的爆竹和二踢脚以外烟花无非就是三大类,第一类只能喷不会响的,代表烟花――彩明珠;第二类是喷出去会在天上响的,代表烟花――闪光雷;第三类就是喷出去会叫的,代表烟花――蹿天猴。
其他无非是这些东西稍加改装而已,并没有任何新意。凌山河也是跳来跳去最后把闪光雷、蹿天猴、彩明珠各买了两把一把八支。还挑了三挂响鞭,又要了50支2踢脚,才算满足。
当时结帐还是在柜台直接交款,也是要稍微排下队的。前面的人也已经选好了要买的烟花正等着售货小姐算帐,
“您这些加一块一共五十一块四”当时并没有普及礼貌用语,不过服务员的态度也是真诚和气。
“要不您再买点吧,这个数字不太吉利”服务员等着对方付钱顺便贴心的提醒。
“没事,我学音乐的!”对方很风趣,而且并不介意数字是否吉利,交过钱之后很快走了。
售货小姐愣了一会才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笑了笑和旁边的人议论着刚才的事。不过凌振的振动却比她大了很多,呆呆的愣在那里想着心事。
见多识广的他自然不会因为那句看似风趣的回答而震惊,毕竟那句简单的话在后世已经被用的很烂了。而且凌振不知多少年前就已经听人说过了,不过仔细想想,第一次听隐约好像就是小的时候某年买鞭炮时听前面结帐的人说的。
凌振抬起头看了看四周,一切都好像似曾相识却又没有印象,看来在他的影响下虽然很多事变了,但是命运之轮还是在依照它自己的轨迹转动,有些该有的缘分还是会被它很自然的送到眼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