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意料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近看书评发现大家都觉得情节有些慢,所以之后如流会放弃用时间推进剧情的方法,改为用事件推进,时间跨度可能会比原来快上几倍,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支持!)
蔬菜大棚的事比较简单,除了路远之外并不需要费什么事,两天下来双方就谈妥了所有条件,立刻按大胡子小郑的镀锌支架设计图开工了。
乡公社的事相对麻烦些,虽然开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必须先跟乡领导把这件事定下来。
而且由于数额巨大,这次合作不同于以往,是要签份合同才能相互放心的,凌山河他们怕白忙一场,乡里也是怕耽误工程时间。
山河建筑虽然在乡内的名望如日中天,但工作模式依然是按小建筑队的程序走的,分成也是按照之前的投资自己分配的,不只没有正式去工商局注册成立,就连个正经的会计都没有。
对一家想要长远发展的公司这是完全不像话的,正巧赶上了给乡里盖楼,于是这些是很快被提上了日程,要知道不管合同签的多细,如果签约方不被法律承认的话那一切也只是空谈。
注册公司还是要去工商局的,由于他们的注册资本远不够100万,所以去县工商就可以办理。
由于乡里跟凌山河也和做不只一回了,彼此间非常熟悉,为了下一次能合作更快敲定立马给凌山河开了介绍信,还把乡里的121吉普车免费提供了出来,要知道从乡公社到县城要三十公里,骑车的话,没三个小时是到不了的。
凌山河开车的技术还是没得说的,不到五十分钟就“杀”到县工商局。
“同志!我想半个照,做建筑、股份制的”凌山河从窗口把乡里开的介绍信和自己的证件递了上去。
“先添个表吧!”当值的女工作人员头也不抬递过一张表格,要知道这时候虽然个体户已经不再被鄙视了,但是在“铁饭碗”面前还是要低一头的。
凌山河毕竟没填过这玩意儿,拿过表来看了又看只填好了公司的名字和与自己相关信息,虽然跟赵德福、小郑两个早就熟了但有些要填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只好又递给了那名工作人员:“您先看看这么添行么?还有这表我能拿走么?另外投资人的消息我还不太清楚。”
“你这表你可拿不走,而且你已经给填废了!”工作人员面带惋惜的看着这张表格,稍带厌烦的说
“怎么了?我哪填错了么?”凌山河还真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倒不是,你的这公司名早有人叫了”说着递上一张汇总表:“看这名字人家都叫了五年年多了,看!‘山河大饭店’!人家开的可是大买卖,县城里也是有一号的,想做生意名字自己取想没事尽想沾人家的光可不行!”
工作人员一阵连珠炮把兴致勃勃的凌山河噎的一愣,没想到他这名字在县里还这么吃香。
“您这话可怎么说的,我可没想沾他们的光,他们的老板名字也叫山河?”凌山河无奈的问道。
“不叫,只是店叫这个名字,你有意见么?人家不叫这名你也不能乱往上靠啊,你这号的我可见得多了,只要我跟这山河、河山之类的名字你都甭想用!赶紧自己像个了名字再来吧!还有下才来的时候把你的几个投资人都叫上一起登记,要不以后有了纠纷我们可不管!”

又是一阵抢白搞的凌山河要多窝囊有多窝囊,没想到自己兴冲冲的来了竟然让人讽刺了一个够,想发火又觉得没必要只好灰溜溜的开车走了。
临出门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觉得自己刚才好像也有点过分高声的嘱咐到:“下次来提前打电话问问,省得一回一回的跑。”
女职员认为自己又成为了一次保护品牌的女英雄,高高兴兴的清理凌山河留下的废表,准备看看这个想没事尽想沾光的家伙是什么底细,没想到刚看到法人代表一览凌山河的名字历历在目,心一下就虚了,原来刚才的大高个还真叫山河,自己还真是有点冤枉了他。再一看注册资本更是吓了一跳,那可是14万呐!这个金额不是她这个小员工能想象到的。
她也算是在这行干些了年的,县里十几万的资本的私营企业经她手办的这还是头一个,要只知道她口口声声说的大买卖山河饭店注册资本也不过三万块,虽然餐饮业的资本周转快,盈利快,可建筑业的资本周转也是不慢的。
不管怎么说虽然把刚才的大老板讽刺了个体无完肤,但也算是坚持了原则,那个名字批不下来也是正常的。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她对客人到算是热情周到,不过只维持了几天之就在一个个小商贩中迅速找回了她“铁饭碗”的威严,恢复了原来的态度。
凌山河一路回家想着今天发生的事,那种服务态度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想得最多的还是建筑队的事,山河建筑的名字是肯定不能用了,改了倒是无所谓,主要是水塔上的广告舍弃了可惜。但一时又拿不出好的解决方法,只好先找兄弟们商量一下。
“这是他妈什么事啊?你都叫了快三十年的名字让人家抢走了?”赵德福义愤填膺发泄着心中的不满。
“话不是那么说的,别人给店起名字难道还会打听全县有多少叫山河的不成?也许他们老板名字也被占了也说不定”反正现在改名已经成为必然,所以凌山河也只好这样安慰着自己。
“那咱们的塔上的广告怎么办?那可是专门为咱们建筑队做的啊”小整夜发现了凌山河担忧的重点
“要不咱们用咱们的,不签合同乡政府还能骗咱们?”赵德福明显不愿放弃塔上的广告。
“这可不行,咱们不能永远窝在乡里,以后还是要忘县里发展的,名字的是一定要解决好”凌山河的眼光还是比较长远的
于是几个人每天白天继续开工,晚上则研究重新起名字的问题。最好是既能用个威风的名字又不影响水塔上的广告宣传。
抠下来重新弄自然不行,怎么都会留下原来的痕迹,观赏性和效果都会差上很多,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全乡的笑柄。
一时间几个大男人一筹莫展,只盼着李海英这个军师早些回来想个万全之策才好,几个人的烦恼挂在脸上是满不过凌振的,很快他就加入这个愁眉不展的行列,和父亲一起期盼着母亲的归来。
(建筑队的名字本来是不想改的,但是现实中山河建工、地产、集团都有人再用了只好费些笔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