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章 逝者如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年弹指而过,80年代就此告别,迎来了经济继续腾飞一九九零。
在党的领导下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上涨,平均工资也从几十元达到了一百块左右,这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眼中是巨大的突破。
此时伟大的党也顺利的完成了从**主席到杨尚昆主席的过渡,在总理**同志的辅佐下全国人民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政通必然人和,社会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乘着改革开放的风帆引吭高歌飞跃式前进。
舅舅终究还是走了,走之前依然和姥姥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
临走前的李仁义依然像往常一样和凌振谈着他们厂的规模和结构,然后在自己所处的位置重重的画上了一个叉,说这是他的终点!不过此时舅舅的眼中并没有没落,失败的阴影也早已离他远去,有的只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渴望,话语里也多了“三刻油”之类的中式英文。
与原来不同的是,小家伙儿无数次的暗示下李仁义走的时候多了一项帮凌振开户体验金融投资的任务。
舅舅放弃一切带着希望走了,后来又带着财富和快乐回归,赚的钱虽然远远超过之前的固定工资,但他真的比原来快乐吗?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吧。
————————————————————
凌山河的“巨塔”也好像盖楼盖上了瘾,在附近各乡以低价建设水塔或烟筒之类标志建筑物,很快打响了广告抢占了各地的市场。
更有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承接了县里不少建造职工宿舍的工程,建筑规模也迅速扩大,说是如日中天也不为过,公司的总资产一翻再翻,早已突破了百万大关,管理上也越来越正式,分工慢慢明确起来。
凌山河承包的收割也终于在这一年到期了,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由于凌山河最后几年比较忙,收割工作主要是有黑虎主持的,现在凌山河不准备再包,顺理成章的由黑虎接管下来。
不过随着近两年乡内耕地面积大规模减少,收入也程缩减状态,实际上凌山河所占的最大的便宜就是那份时间超长的合同,也得益于合约中一成不变的低廉租金,再加上每年送出的礼品够份量才能勉强维持下来。
合约到期之后包拖拉机的价格自然会提高了几倍,要不看是凌山河面上的可能还会提的更高,合同也是一年一签了,之前凌山河五年连续承包下来产生的收益还是让很多人眼馋不以的。
黑虎其实也就准备再包个一两年,也怕麦地越来越少不够回本,毕竟凌山河包地的最后两年的成果他是看到的,虽然有师傅照顾收入的3成归在他名下,但他也清楚这里面的利润越来越低了。
不过地还是要包的,甭管怎么说虽然收入少了一半不止,但依然比上班合适的多了,而且他自由惯了,每年辛苦工作一个月就比人家一年还多出几倍这种事怎么算也是划得来的。

空下来没事还能跟凌老练练功夫,给学生们指点指点,有时也会去凌山河的建筑公司帮些小忙,也算丰衣足食自由自在了。
唯一不能释怀的就是依然不是赵大麻子的对手,而且在凌老汉进一步传授铁布衫的升级版——金钟罩后越差越远,俗事缠身的他已经完全不是那个一门心思艰苦学武的莽汉的对手。
要不是仗着硬功过人,就连20来岁的年轻后进,曾经的“美猴王”侯勇挑战都有些力不从心。他心里也明白人家还年轻,超越他只是早晚的事,不过该有的挣扎还是要的,一有空就勤加联系,希望保持住自己的位置。
凌老传授的武术以防御为先,挑出其中有资质的人从铁布衫到金钟罩慢慢推进,主要还是怕下面的弟子们品性不佳胡乱伤人,两套武功传授下来时日漫长,人品如何想瞒也是瞒不住的。
武术培训班如今依然轰轰烈烈,再此毕业的学生也已经有四届了,班级数量从上次阔招之后并没在调整,也基本上满足了各界的需要。随着到工厂上班的人越来越多,还在计划着适当减少每班的人数,增加教学质量。
但现在为止,随着学费个工资的逐渐上涨,本身条件优秀,愿意留下做助教顺便继续深造的学员又增加了五六名,由于助教足够凌老基本上已经不用亲自授课了。
赵大麻子和侯勇也因为经验丰富、本领高强,成为两个部分的领军人物,带着几个“师弟”统管着一批又一批的新学员。凌虽然凌老并没有收徒弟,但不同届的学员们为了增添培训班内的江湖味还是以师兄弟相称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众人轰轰烈烈的进步中,几个小家伙儿的小菜园却在三年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原本涨势很好的的小番茄在那一年,不只产量迅速降低,味道也开始渐渐变酸。
这一系列的变化急得小家伙儿们抓耳挠腮,负责看地的老实人李老头也赶紧澄清,他完全是按照之前吩咐的料理,没有任何偷懒的行为。
凌振知道这并不关老人家的事,主要是自己的这批种子先天不足,并不是出自种站的精品,后来的种子更是杂交而成的残次品,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好在他早就有了更新的计划,安慰了几个不知所措的小股东和无辜的老人,凌振很快就开展了下一步的计划!
说起来这些小小的果子,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已经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收获,这次投资与失败是完全不沾边的。
(回来晚些,赶得有点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