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醉心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没有想到醉心楼的开业把皇上也惊动了。看着他只带了一个侍卫,我暗想,李煜原来这么喜欢微服出游,看来我这酒楼造势是相当成功了,上至皇帝,下至乞丐,整个金陵也是街知巷闻,如果今天不拿出点特色来,被他小瞧了,从此如何在金陵立足?
雅座已经满了,我只得将他带至子澄和若水所在的灯火秦淮。
掀开橙色的布帘,我侧身请李煜入内,子澄讶异地看着我的动作,在看清楚进来人的脸时,惊得急忙下跪,“皇……”
李煜朝他做了一个免礼的手势,说道:“今天我是来做客的,不必拘礼,称呼我李公子即可。”他转头看向我道:“你总是有很多让人意外的事,子澄从不喜参加这样的民间酒宴,我真的很好奇你是如何请到他的?”
我看向子澄,他的脸上也同样充满了疑问。他定然在奇怪我是如何认识皇上的。我曾经遇见皇上的事一直忘记对他说了,看他的表情,似乎有些生气。
我坦然一笑,道:“我遇见皇上的那天,也同时遇见了子澄,因为无处可去,承蒙子澄收留,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李若离和醉心楼,人的缘分真是很奇妙,没想到今天我们三人竟然会在此相聚,真是难得啊,皇上你说是吗?”
李煜的目光射向子澄,那人正一脸感动和幸福地望着我,感觉到皇上的目光,他的脸微微一红。
李煜转头看着我,幽深的眼中抹上一丝研究的意味。
他给我的感觉不像是一个皇帝,他的身上没有威严慑人的冰冷,更象一个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一个英俊儒雅的书生。他的眉间显露着一种亲切的温情,让我不自觉地对他心生好感。
想着他的命运,更多了一份对他的同情怜惜之心,他是个才华洋溢的文人,根本不想当皇帝,他在命运的牢笼里享受着人生的乐趣,那又有什么错?我认为,他尽力了,国家的灭亡非他一己之力所能挽回,所以他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尊重他,更欣赏他的才气。
此时李煜将目光移向若水,若水急忙行礼道:“草民樊若水叩见皇上。”
“这位是我的朋友。”我说道。
李煜摆摆手,若水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
李煜随即不语,目光游移于房间的摆设。我把房间布置成仿似船上的感觉,四面墙壁挂满了灯笼,从窗外望去,便是一览无遗的秦淮河,到了夜间,这是最佳的观赏位置,无愧于灯火秦淮这个名字。右侧的墙壁上,贴着一幅诗作,正是子澄所作。
秀樾横波十里香,水光晚色静年芳,燕支肤瘦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阑。
李煜品味着诗中的意境,与子澄交流起感受来。
此时跑堂伙计木子悄悄地探头进来,小声询问能否开始上菜,我朝他点头。
这个木子年纪虽小,领悟力却很强,而且伶俐勤快深得我的喜爱。他抬眼望了一眼席间众人,目光忽然一滞,显得有些慌乱地退了出去。
我注意到了他的表情,目光停留在李煜的脸上。慧黠的眼睛,挺直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晕,难怪我看着那个少年觉得似曾相识,这两人分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木子,李,看年纪应该是李煜的儿子,怎么跑出来打工了?偏又来了我这里,事情真是越来越复杂了。我注意到站在李煜身后的侍卫脸色变了一变,他看见木子了,不过他没有动,一言不发,表情随即转为漠然。

首先上的是茶。今天我设了两种不同的酒宴标准,雅座的是贵宾宴,大厅是普通宴,茶水和菜式都不相同。
放下茶盏,芬芳的清香飄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李煜缓缓吟道: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冰销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我微笑点头,“看来没有皇上不识的茶。”
“难得的是,这是明前茶,一般人喝不出来。看来你对茶也颇有研究。”李煜黑黑的眼睛隐隐发亮。
子澄始终一言不发,面无表情,目光看向窗外。我微笑不语。
第一道菜上来了。专门负责雅座的伙计换成了2号,1号是木子,看来他是偷跑出来的,害怕被他父亲发现,真是让人头疼。
“天下第一鲜!”伙计报着菜名。
这炒文蛤是淮扬菜的名菜,状似银斧,鲜冠群菜,火候的掌握很关键。我尝了一口,果然口感滑嫩,鲜美无比。
李煜闭目咀嚼,少顷,他开口道:“不错。”
我知道这道菜宫里也有,能评得不错二字,看来他相当给我面子了。
“第二道菜,秦淮印象。”
这道菜是我取的名,鲜嫩的活虾醉倒在酒中,正如我当日见到灯火秦淮为之沉醉一般。而且这种做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虾的鲜味。
席间的三个男人对这道菜似乎很感兴趣,若水在尝过之后对着我会意地一笑。
我看着李煜沉思的表情,心想,本姑娘的菜式不仅融合八大菜系的特色,还有很多这个时代没有的菜和现代的独创菜,一定会让你这个皇帝大饱眼福和口福的。
“第三道菜,松鼠桂鱼。”这道菜鱼肉翻卷,鱼尾上翘,伙计端起相配的调料,浇在鱼肉上,只听得盘中“吱吱”作响,犹如松鼠在叫,引得三人啧啧称奇。
相传这道菜是乾隆下江南时松鹤楼酒楼所做,甜酸适口,外酥里嫩,一直流传后世,成为了苏菜中的名菜。
“第四道菜,霸王别姬。”这道菜原料为鳖和鸡,但是与传统的做法不同,我结合了傣族和哈尼族人的竹筒鸡的做法,将这道菜做成酸辣味,金陵人食不了辣,食之便会被辣出眼泪,以此诠释菜名的意境。
“好个霸王别姬!”李煜边用绢帕拭泪边说道。
子澄和若水也在猛喝茶水。
我忍住笑,叫人上酒。
看着那玫瑰红的葡萄酒注入白色的瓷酒杯中,四人面露惊异之色。我知道此时葡萄酒大多为西域进贡,民间很珍贵,极少有生产。这葡萄是从蜀中购得,我亲自酿制的。从装修那天开始制作,已经存放了一月有余,我尝过,味道虽然不及现代的,但这种用自然发酵的方法制成的酒葡萄味很重,度数也不高,口感很好。如果再放置2个月,会更醇和一些。
此时佐以酸味和鲜味的菜,味道定会更上一层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