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边陲重镇(补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卓虎笑嘻嘻的说:“升没升你的官我倒是不清楚,不过我却知道,这样一来,你和姐姐就可以并肩作战了,高大哥,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就盼着你能收伏我姐姐呢。”
高山被这个口无遮拦的小子说得眼冒金星,喝道:“你这个小鬼,一天到晚除了打架就是让我收伏你姐姐,我看你走火入魔,无药可救了。”
卓虎道:“刚才你没看到是姐姐和慕容姐姐一起来的么?这件事肯定是她的主意,要不然以她的性子,岂能这么容易的就让你爬了上去?这就足以说明姐姐对你不一般哪。”
高山想起临别时江晓燕脉脉含情的眼神,不由得头痛不已,叹了一口气,放低了声音:“我和你江姐姐青梅竹马,除了我之外,她不会再嫁给第二个男人。同样,除了她之外,我也不会再娶别的女人,你姐姐只不过是少女怀春,见惯了你们苗人,乍一见到我就情动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忘了我,真真正正把我当块宝的,只有江晓燕。”
卓虎从腰间解下水壶,喝了一口水,又用衣袖抹了一把嘴角,摇头道:“其实我也不想让我姐姐给你当小妾的,但是我看姐姐这次对你可是来真的了。蒙迪大哥,你说是不是?”
蒙迪“啊”了一声,将头扭向了一边,道:“我也不清楚,银珠小姐眼高过顶,轻易不会喜欢上谁吧?高兄弟如果如果没闯出一个名堂来的话,我看这事也未必能成。”
卓虎奇道:“咦,不对啊,蒙迪大哥,前几天你可不是这么说的,怎么短短几天就换了语气了?”
蒙迪的头还是没有转过来,沉声道:“本来我以为这件事很简单,大丈夫功成名就,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那天送别的时候,看到高兄弟和江姑娘两个对的歌,我才知道,如果你姐姐想要硬插到他们两个人之间,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山听了他的话之后,哈哈大笑,心里暗生知己之感。以江晓燕的个性而言,如果和高山成亲之后,高山再纳妾的话,誓必会引起天下大乱,后门失火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况且在他心里,银珠只不过是一个未成年少女,虽然长得俊俏,可是谈及男女之情,还远未达到那种程度。
卓虎想的没有蒙迪深,只觉得两个人相互喜欢,那就可以在一起,至于男女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他年纪尚幼,根本就不能理解。
高山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快走几步,追上了走在前面扭着头偷笑不已的蒙迪,问道:“刚才那个慕容兰过来,说什么让我和银珠全权处理苗兵的一切事宜,以蒙迪大哥的高见,这件事里有没有什么鬼名堂?”
蒙迪脸色一变,像看一只怪物一样看着他:“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什么真不知道假不知道?”
“我们苗人虽然不归入大宋军队,但是打仗的时候,还是要由大宋军官统一指挥的。往年都是由慕容将军的姐夫,也就是大宋年轻一代的猛将杨青杨将军领导,近年来杨将军积功而升,已经官至枢密院副使,负责边戍之防务,即使是出征,也是主帅一级的军官,不可能再统领我们这些人,所以这几年才由慕容将军为副将,接手杨将军之责。”
他心里对慕容兰的敬畏比高山还甚,高山是当面恭敬,背地里直呼其名。而这厮看似胆大,但是即使是在背后,也不敢直呼慕容兰芳名,一律称之为“慕容将军”。
高山知道宋朝枢密院是宋朝最高军事机构,负责全国的军事调动、兵防、边备之职,相当于中央军委,与中书省一文一武,并称“二府”。按照高山熟知的组织结构,枢密副使不属于军委常委,但至少也应该是军委的高级将领,根据慕容兰的年纪当可推算出杨青最多也就是三十几岁,居然能爬到军委任职,看来杨青这个人果然是有点本事。
只听得蒙迪又道:“但是慕容将军毕竟是军中主将,不可能常驻我们这里,所以一般都会委派一个亲信之人过来,和银珠小姐一起全权处置一切事宜。现在慕容将军委任你和银珠小姐一起处理事务,那就是将你当成亲信之人了,攀上了这个高枝,高兄弟何愁不飞黄腾达?”
高山惊道:“你的意思是说,那个慕容兰将我当成了亲信?”
“若是不将你当成亲信,如何会对你委以重任?大宋开国至今,以兵卒身份处理我们苗人事务的,可就是高兄弟一个人,看来用不了多久,你这身衣服就得换掉了,到时候你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和你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啊。”
高山心中忐忑不安,他和慕容兰没打过几次交道,对这个丫头的脾气禀性一点也没有摸透,现在居然莫明其妙的成了她的亲信,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卓虎见高山升了官,反而闷闷不乐,心里大感好奇:“高大哥,别人听到自己升了官,早就乐开花了,你怎么反而苦着一张脸?”
“如果是因为战功升了官,我也会乐开了花。”高山长叹一声,说出了心里话,“虽然我一再跟你说,战争绝对不能成为个人功利的工具,但是积功而升,总比打了一辈子仗还是一个小卒子要强得多。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一点战功也没有,慕容兰居然把我安排到这么一个位子上,恐怕这个丫头没安好心。”
卓虎和蒙迪对视一眼,都吓得面如土色,均想:“此人不知天高地厚,直呼慕容将军的芳名倒也罢了,居然变本加厉,又称之为‘丫头’,这要是被她知道了,还不得气得暴跳如雷?”
可是军中无戏言,慕容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高山的身份立马就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变。以前他只不过是军中的一个小卒,那些苗人没有把他当成一回事,随着晚上扎营的时候,银珠将众人召集到一起,宣布了这个命令之后,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首先是住的地方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以前是和十几个士兵住在一起,当天晚上银珠就安排了一个帐蓬让他单独居住,怎奈高山这个人住集体宿舍住惯了,这种待遇他从心理上还难以接受,没办法,只好将蒙迪和卓虎也拉了进来,原本十几个住一个帐蓬,改为三个人居住,起码不用挤得透不过气来。
其次就是慕容兰再度见到高山的时候,居然嫣然一笑,平时她即使是脸露微笑,也都是冷冰冰的,不带任何感情,而这一次则是有如春风解冻。高山受宠若惊,几站连路都不会走了。而他的事情也多了起来,最让他郁闷的是,银珠这个丫头以此为借口,腻在他身边的时候明显增多。
就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中,大军终于又拐上了一条更宽的路,离天口关已经不足三十里了。
………………………………………………………………………………………………………………
刚刚接近天口关,高山立时就感觉到一种极为熟悉的战争气息,通向关口的几条道路上,一队队宋军旌旗招展的集结着。这些宋军上至军官,下至士兵,全都是强壮勇武,枪明戟亮,旗手高高挑起的战旗迎风猎猎做响,和高山以前在电影电视上见到的完全不同。
蒙迪低声解释道:“这些都是京中抽调的禁军,看来这一次要打一场大仗。”
高山点了点头,道:“你也说过了,能从京里抽调禁军的仗,规模肯定小不了,只是不知道我们的对手是什么样子的。”
蒙迪这才想起此人对交趾国的国情毫无所知,又解释说:“交趾国北部和大宋边境相接的地方,全是山地,直到过了谅山之后,才是平原,所以这些人特别擅于山林地区作战,这是大宋国的官兵所不能比拟的。”
高山嘿嘿一笑,心想这些宋军都是由中原地区调过来,很少打丛林战,又没有炮火支援,在这种地方和越南鬼子打仗,吃亏是肯定的。
不过看这些宋军一个个精神饱满,丝毫不像自己想像中的颓废,让他对宋军的战斗力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转念又想现在的大宋失了北部河套地区,已经得不到优秀的战马补充,只能凭步兵作战。以血肉之躯,居然能和辽、金的铁骑对峙多年,若是战力不行,恐怕早就亡国灭种了。
几条路上的士兵逐渐汇集到通往天口关的主路之上,除了高山等人所领的苗人之外,余者皆是大宋官兵,显然是归属于同一支部队,领兵的将领碰头之后,都是相互点头致意。底下的士兵也会偶然碰到自己熟识之人,只是却不敢公然打招呼,只是用眼神做一下简单的交流。
高山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心想想不到左天雄带兵倒还真有一套,这么多人行走在路上,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相比之下,自己在行军路上和蒙迪等人高谈阔论,可就显得太没有军事素质了。
那些宋兵见到苗人,也不以为异,只是见到上了大路之后就打马急驰的慕容兰和左天雄,脸露恭敬之色,纷纷让开了一条路,让这两位主将快速通过。
随着队伍行走了两个时辰之后,高山等人抬头望见几里之外耸立着一座城池,高大的城墙上布满了宋兵,紧张的戒备着,城门早已大开,前路的宋军鱼贯而入。
天口关终于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